冯瑶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华严小学校 610300
摘要: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让我们了解到,学生学习成绩以及效率的好坏,教学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面就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引言:小学语文是一门对学生基础性认知能力培养的学科,而语文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场地,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小学时期是培养学习热情最关键的阶段,因此要想有效提升学习热情,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语文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不断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老师讲课、学生听讲,真正的教育目标是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融入到教学氛围里面。当前仍然有一部分小学语文老师认识不到这一点,不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跟着自己的节奏,自顾自的讲解知识点,为了赶教学进度,也很少去活跃课堂气氛,这对于本来就缺乏自主能动性的学生们来说,会更加觉得语文课没有意思,失去学习的热情。在课堂上很难将静下心来去认真听讲,使得教学效率并不理想。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认真准备教学课件
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并不只是单单靠课堂上就能够改变,还要重视备课内容,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备课不是单纯的对教材进行复述,而是需要通过对其进行分类整合以及加工,加强对课本内容的分析,抓住课文的重点,生动形象的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掌握具体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动向,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在课堂设计环节上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练习,及时进行教学方案的改革,使教学目标和方案符合学生的整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价值。教师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备课内容上不宜过多,因为每节课同学们集中精力比较有限,适量的内容才更能便于掌握。以《桂花雨》一课为例,本篇课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生字,并能够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通过景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做好课前备课准备,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图片和视频,结合同学们的具体学习情况,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1]。
在上课时,提出问题:“想起桂花,你会想到什么?”让大家结合生活实际或者所积累的古诗词展开想象,以此来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多在课堂上设疑,比如:“在作者的美好记忆中,桂花雨是什么样子的?课文哪句话点了题?”,引导他们多去进行自主思考。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加强课堂上的参与度
教师要不断告诫自己,要用百分百的努力去点燃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要学会从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爱好上入手,长期坚持,直到他们爱上学习语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能否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只有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才能够吸引注意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小学生的心智还尚未成熟,无法做到高度集中,这时教师的态度很重要,要尽量采取引导式进行教学,营造放松的课堂氛围,减少大家对于教师的畏惧感,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四季之美》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激趣导入的形式:“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大家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题。通过出示问题,引发大家思考并解决,用这种方式提高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小组形式进行阅读课文,小组成员一起找出文中觉得优美的词段,派出一名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让他们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感悟,在提高自学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参与度[2]。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学科的内容综合性非常强,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够将课本中一些文字转变为更加清晰直观的图形形式,更加便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满趣味的课堂活动能够更好的传达知识,让他们自主学习,更加愿意去学习。以《鸟的天堂》一课为例,教学重难点是通过阅读,理解内容,领悟作者的描写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榕树下不同角度的图片,走进榕树,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榕树的美,同时要引导大家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分析。经过详细的讲解后,可以进行迁移教育,将读写相结合,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描写方法进行仿写,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这需要教师不断的去探索教学方式,总结教学经验,将知识讲授的更加生动,让学生带着信心,带着快乐去学习,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从多种角度和多种途径去考虑,总有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先云. 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 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3):78-87.
[2]付海英.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9(S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