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孙张
周宁县第二中学 355401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思维导图指导高三语文阅读复习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复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信心的重要手段。教师在高三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基于此,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阅读复习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三语文;阅读复习;应用探究
引言:语文阅读在高三语文中占据着重要部分,教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跟随作者脚步,走进作者情感世界的过程,不仅考验着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而思维导图是贯穿高中语文阅读知识,帮助学生整理语文阅读知识的重要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高三语文阅读复习中的教学现状
(一)阅读知识的特点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高中语文教师在对阅读知识进行复习时遇到的重要问题就是,学生对复杂的高中语文阅读知识难以掌握,面对复杂的阅读知识时表现出学习动力不强的特点。第一,高三阶段是决定学生从基础教育升入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而且高三复习阶段的语文阅读知识涵盖了高中语文的所有相关阅读知识,所以高三阶段复习的语文阅读知识呈现出比以往更强的繁杂性、零碎性,既包括文言文的相关阅读知识,又包括现代文的相关阅读知识。首先,高中语文的文言文相关阅读知识中包括了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断句、翻译等方面内容,其中,实词还包括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用、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中包含了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疑问句式、祈使句式、陈述句式等等,断句中又考验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翻译又考验了学生的日常零碎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其次,现代文相关阅读知识包括了划分内容结构、理解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情感、从作者情感中获得的启发等等,在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共情能力、鉴赏能力的考察。
第二,高中的语文阅读知识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高三阅读复习阶段,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更高[1]。高三阅读复习以过去学生的两年语文阅读为基础,需要学生在掌握过去两年所学到的阅读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高三语文阅读知识的学习,所以这就需要学生把零碎的语文阅读知识内容通过利用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总结。所以说,学生在面对这些繁杂的高三语文阅读知识时,不加以系统科学的复习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感,从而阻碍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由此可见,高三阅读知识的复杂性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师的复习策略不灵活,课堂教学质量低
教师的语文阅读复习策略不灵活是导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教师的语文教学质量变低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教师的复习策略不灵活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复习时往往按照章节对阅读知识进行复习,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律进行,但是各个语文课文和章节的内容中包含的阅读知识都是不同类别的、零散的,不利于学生阅读知识进行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语文教师在对人教版高三必修下册语文进行复习教学时,往往按照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的顺序进行复习,但是第四单元中既包含“自然选择的证明/达尔文”这一类现代文,又包括“古诗词诵读”等古代诗文,所以教师如果按照单元的顺序进行复习就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产生混乱,不利于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在脑海中形成系统的体系。其次,教师的复习策略往往采用口头讲授的形式,这样的形式会导致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产生反感,使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乐趣,而且这种单方面的讲授法会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
(三)学生在高三阶段的学习压力比较大
高三阶段是学生学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学生在高三阶段面临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是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复习教学中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就会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效率给予过高的期望,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过高期望往往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学生的期待和实际努力情况之间的差距会使学生产生落差感、自卑感,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效能感,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信心,进而丧失学习的动力。此外,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往往让学生产生了更多的压力感,家长和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关怀,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时产生孤独感、无助感,进而影响了自身的学习效率。许多高三学生都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具备对抗压力的毅力和能力,再加上不会利用有效手段适当释放自己,常常在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仍然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仅效果不好,还会使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焦虑感和对未来的恐惧感。所以说,教师在学生高三阶段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建议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指导就像是明灯,学生在迷茫的学习道路行走时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引。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明确高三阶段的复习方向,对语文阅读知识有一个系统地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制定长远、科学的学习计划。
二、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阅读复习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导入,理清学生学习思路
课堂的开始往往是决定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环节,仔细规划导入环节的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师可以在对语文知识进行复习以前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导入,理清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知识的思路,保证学生能够在充分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框架以后,再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骤进行有规律的语文阅读知识复习。例如,语文教师在对人教版高三必修下册语文阅读知识进行复习教学时,教师要先对学生们阐述复习的三个方面包括现代文阅读知识复习、文言文阅读知识复习以及古诗词阅读知识复习。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复习任务和复习方向以后,再针对某一部分的阅读知识进行复习。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基础都比较好,教师可以利用好学生的这一学习情况,优先对现代文部分的阅读知识进行复习,培养学生学习信心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此外,为了帮助教师提高对教学时间的利用率,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把多媒体教学技术与思维导图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观看PPT中放映的思维导图图示进行阅读知识复习,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也帮助教师节省了不必要的教学时间,方便教师打造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导图应用效率,传授语文阅读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次使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知识复习,先让学生掌握整体思维导图的框架,再与学生们一起回顾曾经学过的阅读知识,共同丰富思维导图的框架,最后教师进行科学的教学总结,对思维导图中的知识内容进行适当评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知识中的重要作用,也同时启发了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其他语文知识内容进行复习,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学习效率,学生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时也使得繁杂、零碎的语文知识变得系统、具体,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总结能力,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清晰图示中找到自己在语文阅读知识中的优势和缺陷,方便学生发扬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学习缺陷,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例如,语文教师在对人教版高三必修下册语文阅读知识进行复习教学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共同回顾思维导图框架中文言文阅读知识的内容以及现代文阅读知识的内容,让学生自主思考曾经在具体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到的文言文知识,回顾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内容,再从这几个方面分别回忆其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连词包括“之”、“而”,疑问词包括“乎”、“哉”等,句式包括被动句式、祈使句等等,被动句式的主要标志是“于”,教师通过对每个框架内容进行一次细分,从而丰富文言文阅读知识的内容框架,填补学生在语文知识方面的空白和缺失[2]。
(三)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辅助思维导图教学
由于高三语文阅读知识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语文教师在对高三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注重把复杂抽象的语文阅读知识转化成为形象具体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增进对阅读知识的理解,有效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充实自己的教学过程,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包括PPT教学、微课教学等等,对于思维导图中比较难理解的语文阅读知识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跳脱出语文教师的教学思维,去领略其他高校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而增进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而且,微课教学一般在10分钟以内,教学内容也十分的精炼,师资力量也十分强大,学生能够在保证自己保持专注的学习态度的同时利用好10分钟的微课教学视频,从而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知识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例如,语文教师在对人教版高三必修下册语文阅读知识进行复习教学时,学生通常很难理解文言文阅读知识中的特殊句式,而且特殊句式中的被动句式是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重点,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教学内容向学生们传授有关文言文被动句式的相关内容,方便教师进行下一步的思维导图教学。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数字化教学资源中选取微课教学视频时,要提前仔细分辨微课视频的质量和内容是否符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注意选取适合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优质微课视频[3]。
(四)在阅读复习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是息息相关的,教师进行阅读知识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知识复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例如,语文教师在对人教版高三必修下册语文阅读知识进行复习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选取现代文阅读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们进行学习,同时要嘱咐学生们现代文中包含的描写方法、抒情方式、结构排版都可以应用在平常的写作中,尤其是要注意现代文中的议论文书写方法,总结议论文中的写作结构,把议论文中的写作结构合理安排在平常的议论文写作当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阅读复习中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运用,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知识积累量和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富有逻辑的思维导图法指导自己的日常学习。
参考文献
[1]涂玲.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8.
[2]巴菁.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3]安鑫. 思维导图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