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兰梅
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中心小学,广东广州510920
【摘要】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而“爱种子”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通过明确任务、统筹规划、整体设计来谈怎样基于“爱种子”的教学模式落实语文要素。
【关键词】“爱种子”教学模式 落实 语文要素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而“爱种子”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非常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与重组,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它要求教师要慢慢学会“闭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此理念下落实每单元的语文要素,事半功倍。下面笔者结合本班实际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谈谈如何基于“爱种子”教学模式落实语文要素。
一、明确任务,了解语文要素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落实“批注”要素,指导学生利用批注进行阅读,让学生跟文本进行深度对话。
二、统筹规划,解构单元内容
统编教材编写的最大特点是按双线结构组织单元,即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相结合。内容在编排上有一大特点就是把单元语文要素分散到单元中的每一课,每一个教学内容。语文要素虽然一样,但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却各有不同,知识体系层层递进。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笔者根据课后习题,梳理出语文要素如何落实到每一课。
《18.牛和鹅》: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想想可以凶哪些角度给文章做批注,和同学交流。
《19.一只窝囊的打老虎》:默读课文,在你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和同学交流。
《20.陀螺》:默读课文,在你体会比较深得地方做批注。
从上可见,第一课是让学生掌握批注可以从哪几个角度进行,让学生初步掌握批注的方法,到第二课让学生实践,先从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批注,再到最后一课在体会深得地方做批注,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用批注进行阅读。
三、整体设计,落实语文要素
“爱种子”的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是以“目标先导,任务驱动”,教师通过研读教材教参,把一个单元不同知识点进行整合,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从而习得知识。
批注式阅读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阅读方法,为了促使“批注阅读”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情,把语文要素安排到每一课中去落实,通过创设相应的学习任务,实现语文要素的达成。
(一)基于学情,创设实践性活动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初次接触批注阅读法会有一定的难度,教什么,怎样教,这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应的指导。
如在教学《牛和鹅》时,为了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批注阅读的方法,我在第一课时自主学习课型中,就做了如下设计:
1.默读课文,找出本课共有多少处批注?并把它们标出来。
2.观看微课:《牛和鹅》批注视频。
3.出示文中的批注,读一读。思考:这些批注分别是从哪些角度进行的?
4.小结批注的方法。
5.学生初试身手:给课后的“阅读链接”用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批注。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自我发现、自我尝试,如果一开始就直接告诉学生批注的角度,没有经过学生的思考,对于学生来说这就只是被动接受,不会有深刻的印象。而我在教学中通过学生找出本篇课文与平时课文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自己发现有留白处,写有一些简短的文字,再告诉学生这段简短的文字叫做批注,批注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产生对批注的兴趣。再通过直观生动的微课,讲解《牛和鹅》这一课的批注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的,直观诠释批注,让学生明晰批注的几个角度,最后进行实践,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角度给课后的“阅读链接”进行批注。从理论——认识——实践,层层递进,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批注,初步落实了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初步认识批注。
(二)立足文本,巧用阅读策略
结合“爱种子”教学模式互动探究课型提出的“有用、能用、会用”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文本,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策略,深化语文要素的落实。
如《牛和鹅》是本单元的开篇课文,目标是“能结合课文中的批注,学会从不同角度给文章作批注”,强调的是认识批注及批注的几个角度。到了第二篇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目标则是“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这就提供了让学生实践的文本,从浅入手。最后一课《陀螺》则给了学生更明确的教学目标“默读课文,给精彩片段、句子、词语等做上记号并在旁边批注”。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陀螺》的阅读任务,正是检验学生是否已经掌握阅读策略的好机会。
(三)关注课后,侧重“个体性”要求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除了“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还有“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在教学时,既要关注整体性的单元目标,还要关注“个体性”的要求。
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课后习题除了要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还要结合课文中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说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那样的变化。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活动二】阅读与鉴赏
1.根据提示,边读边画出“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2.学生汇报。
3.小组合作,探究“我”心理变化的原因。
(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学习单出示)
除了要求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本课还要求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在教学时,切不可将这两者看成“两张皮”,机械性地把它们分开教学,引导学生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批注,根据学生交流,自然过渡到体会“我”的心情变化上,让大家先依据“我”的心情变化作批注后,再填表格进行汇报交流。
四、有效评价,检测目标达成
“爱种子”教学模式中,“元认知评价”是一大特点。通过元认知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反思自己学习的优势和差距,再调整之后的学习。也能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后段的教学。
我们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过程中,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互动探究课型,都要充分利用好这样的评价工具,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目标的达成度,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
综上所述,基于“爱种子”教学模式下落实语文要素,是通过借助这样的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互动探究的形式来习得方法,让学生通过反复运用,从而达到单元教学目标,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参考文献】
[1]林君芬。《“爱种子”模式 广东省互联网+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行动》[R].2018-08-28.
[2]孙亚杰,徐云知.近十年阅读教学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3,6:31
[3]张明明.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2:2
[4]刘羡华.“批注式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9,03:3-4.
[5]崔新月.多重对话深度批注——谈批注式阅读教学[J].语文建设,2016,0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