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改叶
陕西省神木市第四小学 719399
摘要:数学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学科,也是其中的重点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新时期,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完成数学知识教学,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兴趣,形成逻辑性思维,注重知识与生活的关联,使学生能将学习的知识回归生活,完成小学阶段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能力提升;
1.信息技术下的核心素养培养原则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关注培养重点,培养重点是教师应当遵循的原则,让学生在数学知识探究过程中具有严谨及认真的思维,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深度认识,从而构建丰富的数学认知体系,让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及数学意识充分确,从而将数学问题有效解决。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还需针对性指导学生,使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双向培养,避免教学内容本末倒置,从而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树立综合性培养原则,该原则是需要教师认识到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并非培养一种能力,也并非一种单纯的素养,而是让学生将技能与素质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对两者进行综合性培养,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具有较强的核心能力。
2.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课堂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完成辅助教学的方式,其中蕴含新时期对教学的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前应当立足时代发展角度,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案合理优化,保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行培养,关注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供全新的渠道。比如,学习“数和数的运算”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树,以此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比如,计数单位在学习过程中,单纯理论讲解无法让学生有具象化的认识,通过多媒体工具进行生动演示,让学生分清每个单位0的个数,避免发生混淆问题,在前面知识学习后,结合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数位内容及整数的写法,最终,让学生掌握数的计算方式,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知抽象知识
若想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需要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具有浓郁的学科知识学习动力,在动力的作用下掌握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没有足够的兴趣是导致思维能力无法调动及学习成绩无法提升的主要原因,多数数学教师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多数学生均想获得理想的数学成绩,掌握更加丰富的数学知识,但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需重视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意义,为学生构建舒适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掌握数学知识,避免自身情绪受到压抑,兴趣非天生存在,而是后期引导形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认识到数学知识特点。
数学是逻辑性内容丰富的学科,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丰富的教学手段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比如,一些抽象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图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习“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知识点中,教师可通过图形拆分及重组的方式为该理论提供实际证明,让学生数学知识探索更加顺利。通过这种神奇的转换方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被调动,也能引起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使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展示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并一步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真正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在这种情景下,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兴趣将进一步提升,为后续的数学知识探索奠定基础。
(2)优化教学方法,培养逻辑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新时期,信息技术进入人们生活,信息资源也能有效处理数学问题。在信息化技术平台,教师可观看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分析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设计教学方案,以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声像技术能让学生保持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多媒体课件也能对学习知识点进行梳理,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提供帮助。比如,数学教师可借鉴优秀的微课内容,对既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在讲解“百分数”知识过程中,可让学生利用微课掌握百分数知识,认识百分数与分数的差异,掌握百分数的读法,以微课先读百分之,再度前面的数字,读数过程中根据读法读取,随后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写法,教师在多媒体工具上显示%,学习百分数与折数、成数的转化方法,比如,三折就是30%,教师可在多媒体上绘制一个饼,将其划分成十份,每份代表10%,让学生认识到百分之三十的写法。针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在将知识讲解后有效处理问题。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学生也能独立对问题进行思考,找到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收集数学信息,将学习过的知识融会贯通,教师也可让学生自行探究问题,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更高,课堂学习质量也会随之提升。
(3)回归生活实际,强化想象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情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直观认识。首先,教师需要分析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联,从而找到生活中的数学元素,使学生让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将数学知识真正回归生活中。
3.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必然要求,核心素养也成为学生素质及能力的一种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并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联,保持数学学习的体验感,为学生未来的强化性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安小云.谈微课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与思考[J].学周刊,2020(20):107-108.
[2]高彦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N].白银日报,2020-06-27(03).
[3]沈开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追问”策略——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追问方法与途径[J].小学教学研究,2020(18):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