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明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第四小学 516100
摘要: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行为素质都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当然,如何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学生是教育领域是一个难点,要重点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需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指导。
本文主要分析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希望能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带来帮助。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教师不但要注重智育,更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心理教育与品行教育是存在着紧密联系的,相辅相成的,少年强则国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说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重点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一、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首先,两者的理论依据不同,分属不同学术领域,理论的基础也不同,心理教育以心理学的论证为基础,德育以马克思论证为基础,其次是两者的评估标准和目标不同,德育教育以社会共同的品德和行为标准作为参考标准,以德育教育的学生为参考标准。而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的个体心理条件为参照标准,以学生的心理条件是否健康,是否积极为参照标准。德育教育是根据社会需求,把受教育人培养为对社会和国家都有用的好公民,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使受教育人员自身发挥最大潜能,使个体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达到个体幸福的目标,再次,两者工作方法各不相同,心理教育注重宣泄和疏导,主要是对社会有用。通过心理培训、心理辅导和咨询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实现,是一个自我教育过程,注重学生个人的价值表现,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德育工作强调教育与灌输,注重讲服言传教,很容易引起学生抵触,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强制性,最后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两者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会更高,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一定资格才能胜任。
二、浅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效整合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实施
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发展是以我国传统教育为基础的,大多数老师都是以讲教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且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不利于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在目前阶段,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活动相互有效地整合,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感宣泄、注意力转移等教学手段,积极推广到学校的德育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科教育活动教学形式的同时,有助于加强教学活动趣味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德育活动的发展。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极具实际意义。每一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与出现的问题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和健康引导。
心理健康教学中起至关重要的是教师对于学生做出正确的心理引导以及疏通。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心理健康教学可以改变以前的传统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让课堂不那么地无聊死板。教师可以去针对每一个学生学习反映的情况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小学思想品德中有关“规则”的相关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并遵守规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帮助学生明白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并列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交通规则、游戏规则等,以及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三、探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方略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随着小学健康德育素材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为真正丰富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小学德育素材教学之间有效的有机整合,教师可以从不同教材的具体内容特点入手,基于各个学科的不同教材内容特点进行小学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小学德育素材教学的有效有机整合,从而有效促进小学德育素材教学结合现实应用价值的同步发展。
(二)家校联合情形下,心理教育与德育教学资源的机整合全方位教育学生促进德育效果的提高
在小学心理健康的教育过程中,不能单单地进行学校教育,还要进行家庭教育,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良好的家庭氛围决定孩子对待事物的态度,所以在进行活动的通知必须做到家校联合,合理地进行心理教育,学生在学校遇到问题教师需要及时跟家长进行沟通。
在我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不应该只是进行简单的教育管理,主要还是要去强化学生的心理意识,要让学生去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就目前而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得到重视,需要学校强化学生的健康意识,在精神和观念上进行培养调整以及保持。让学校有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体系。这样学校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三)建立小学生心理档案
小学学生正处在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阶段,在这个过渡期中会或多少地出现心理上的问题,学校应建立一个小学生心理档案,对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认识,做到心理上有数,及时发展在小学生的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辅导,做到预防不患,提高治疗水平,提高心理辅导的效率。
(四)成立心理辅导网站,开设咨询室。
学校在开设校医室同时,也开设了心理辅导站,由专业的心理教师针对小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思想、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为学生提供单独的辅导、心理疏导,但在辅助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他们的隐私,鉴于部分学生在心理方面会比较羞涩,学校还可以设立咨询专线或心理教学课程。心理咨询信箱,由心理辅导人耐心回答,帮助小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
结语:学生的心理健康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要教育好小学生,更加需要做好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上其他学科的时候可以进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且还需要与家长进行配合,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双双.做好德育工作,筑梦美好明天——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12):80-81.
[2]黄玲.春风化雨 润德无痕——以“坚持才会有收获”一课为例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科育德[J].教育界,2020(4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