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维民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横河中心小学 516142
摘要: 在小学阶段数学课程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学习方式。随着新课标的引入,小组合作的方法也越来越受欢迎。但是,目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主要是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的误区以及解决的策略进行展开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
引言: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很多知识并不了解,而且一般情况下,他们之前的饮食起居都是由父母亲人来照顾的,自理能力相对比较差,自控能力也弱。所以,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最佳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会人沟通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但是,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误区,这些误区导致无法真正地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所以,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以及解决其误区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
(一)学生没有真正了解小组合作的内涵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当中,很多老师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堂,但是这时候往往存在着一个误区,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明白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有些学生并不愿意参与小组合作的活动中,有的学生只知道自己是哪个小组的,而不清楚自己该干些什么,还有的学生在小组中保持沉默,就如同小组中没有自己一样,其实,发生这种情况的本质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的了解小组合作的内涵,他们的脑海中还没有小组合作的这个概念,所以,自然不能真正地参与小组合作的学习当中。
(二)教师没有合理的分配任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己是很难把小组合作学习处理得很得当。由于学生自己刚刚接触这一类事物,逻辑能力【1】,管理事务能力方面都有些欠缺。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发挥作用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引导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学会如何管理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老师就如同方向盘,如果教师没有起到的指引作用,学生就可能偏离目的地方向。例如,某小学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组合,进行小组比拼,每组五人,但是班级有32个人,恰好剩余俩人,而且老师要求的是自由组合导致学生在课上到处乱跑,使课堂产生一片混乱,学生的选择往往是愿意和平时玩得比较好的伙伴一组,这样反而造成他们在一起光顾着玩耍,却忘记了主要目的,而且自由组合往往一些内向的学生会被孤立。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合理分配任务是很重要的。
(三)课堂的小组合作太过于频繁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加入小组合作学习自然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目前出现了另一种现象,部分课堂的教学主要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进行的。其实,过于频繁的小组合作是不利于课堂地进行的,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讨论是不易控制的,所以,在教学时间的利用方面可能会不利,而且,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完成的教学内容,频繁的小组合作学习,可能会影响到教学任务的按时进行。另一方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会变短,还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小组合作学习要合理应用,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解决小组合作学习误区的有效策略
(一)协调小组合作的结构
在小学数学的小组合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小组更好的合作,达到最终的合作效果,老师就要制定明确的小组合作的目标【2】,制定清晰的小组结构。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才能带有目的性的进行研究,但在想要让小组合作达到最终目标,最重要的是要协调小组合作的结构,作为老师,要让学生指导小组合作成员的结构成分,小组中需要一个小组长、副组长、以及几个组员这些事物都需要老师做好安排。只有老师提前做好这些安排才能让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合作。
(二)教师规范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过于随便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难以让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让他人接受。而且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很难控制自己学习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当规范小组合作学习过程,通过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与小组学习【3】,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对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明确小组成员个人应首先进行独立思考,先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再进行讨论。同时,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提醒学生注意听取他人的观点,不要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通过结合他人的看法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对自己观点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正,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并培养和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规范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有利于让小组内每一个成员进行独立思考,培养他们形成并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与素养,对于其他学科能力的培养同样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合理的安排小组合作教学任务
合理安排小组合作教学任务是小组合作中的基础条件,课堂上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要适度的合理的安排才能起到效果。虽然现阶段教育界鼓励学生要加入小组合作,但并没有提到越多越好。凡事要有度,小组合作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小学5~6年级阶段,是学生的一个过渡阶段,在之前的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轻松,但到了5~6年级,为了学生更快地适应初中,往往会对课堂的任务做一些调整,这个时候如果课堂上安排太多的小组合作,会影响到学生上课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无法完成课堂任务,从而就无法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结术语: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市小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仍然存在着较多的误区,阻碍了我市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进一步推广。因此,我市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当前出现的问题,积极吸取他人教学成功的经验,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修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紧密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学习目标与引导性问题,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曹英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J].教师,2018,(23):85-86.
[2]陈文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与对策[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4):117-118.
[3]唐青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J].新课程·上旬,2017,(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