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梅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金甲初级中学 四川 南充 637800
摘要:初中生正值重要的人生阶段,正是道德发展、品格锻造、知识跨度和提升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学生展现了人生轨迹行走路程的正确引导,为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怀着对法律的遵守和崇敬,有足够清晰的判断力、明辨是非的辨别力,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把握正确的思想,在法律制度下严格要求自己、引领自己的前行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因此,教师要在这个重要时期对学生做好积极地道德法制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法律素养;培养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思想上都在发生着人生的转变。现代社会中社会形态的多样化、网络发展的现状下,新闻热点的曝光,都充斥着学生的眼球,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就没有正确的预判力和辨识度,甚至会失去人生的方向。因此,在这个重要阶段,教师应当侧重对学生进行品德素质方面的培养,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之中积极开展法律知识传授,让学生充分学习到更多的法律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法律思维和法律素养,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支配,有思想的言行,促进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发展。
一、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道德是对学生内在的修养进行修炼和加工,而法律是每个人不能逾越的红线,逾越红线就等于预警,就等于在危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破灭了自己的自由和梦想。因此,教师要在课程中讲解和传授的主要目的就是,每个学生都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能正视他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如果只是将这些语言文字叙述出来,学生就会觉得苍白、没有吸引力,也没有说服力,会感到疲惫。在现代化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教学也带来了穿透性和活力。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法治宣传,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教学模式,用图像和声音刺激学生的感官,教师也可以制作微课,将具体的场景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触犯法律的形式、后果,充分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亲临其境的感受。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传授很多实际案例,还可以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查阅,对新闻的浏览,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做品行端正的好学生。
道德与法治课程最基础的就是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遵守法律,学会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利益,懂得自己的努力是人生收获的正确途径。这些道理和法律宣传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微课形式融入到教学中。比如,在学习《走进法制天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中国进程发展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看到祖国在法治进程中迎着困难前行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促使学生遵守国家公民的规定,履行义务,遵守法律,共同为祖国创造更好的明天。
这种画面式的冲击效应,给到学生震撼,是文字不能达到的意境。
二、以案例说法,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注重用案例来解说,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得到启发,也是以学为主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经常出现的举例。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创新式学习模式中,教师将一些因为没有尊纪守法而走向迷途的青少年的案件事例做以警醒,提醒学生注重按照法律思维考虑实际问题,生活和学习中与人的相处要尽量互相体谅,尊重对方的个体,包容他人的特点,要学会友善、和谐的处理事情,要懂得平等和善待。教师在小组讨论中要注意设置与法律相关性强的案例和问题,让学生懂法、知法,学会用法。保护好自己也不侵害他人。成为社会中和谐的一部分。在这种小组学习中,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加深对法治的了解、对法律的虔诚,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
比如,在进行《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前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一些关于法律知识的小案例,集中到小组中进行宣导和分析,让学生看到其实所有的案件都可以避免,只需要做到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对法律的认知,哪怕受到伤害,也是要拿起法律的武器,而不是拳头,这只能有不好的结果,可能会因此失去自由。因此,要注重管理自己的情绪,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不要任性,要将这些小案例作为前车之鉴,学会退让。
三、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理解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道德品行的良好,是锻造和谐社会的基石。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教程中,首先要学会自己以身作则,在自己的生活和周围,要懂得用理性和智慧、道德和法律约束自己。那么,教师在教授课程时,也要注重学生实际生活的为人处世和如何做好自己。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在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要注意对其中的相关的学生的表现进行叙述的时候,切忌指名道姓,注意鼓励和引导,做到亲切浅显的意思表示。教师并不需要凸显法律的高大上,而是应该将法律教学积极地融合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让学生明白法律知识有时候可以帮助他们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 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
结语:综上所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程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为学生推进法律思维和法律素养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在正确的而轨道上前进。学会用法律思维思考问题,有正确的判断力和辨识度,人情事态的性质,不被外界的诱惑误导和带偏,走正确的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自己在人生转折期稳步向前,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江建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8(11)
[2]刘艳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思想品德分析说明题教学策略探究[J].速读.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