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哲 夏余平 杨文佳
(湖南科技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永州 425199)
摘要:工程教育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工程专业与国际接轨的主要手段,课程思政是我国高校教育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重要保障,机械制图是工科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本文为响应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一目标,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这一时代背景,探讨了《机械制图》这一专业基础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方法与课程思政实施步骤,以期为后续其他工程专业各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有效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课程思政;机械制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重要保障[1]。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其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剧,工程技术人才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国内各工科专业正积极开展工程教育认证[2]。在广泛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同时,我们更应当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梳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进一步探讨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充分挖掘,以及探讨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本文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分析专业课程思政内容引述方法以及实施策略,为其他专业课程有效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2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案例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机械制图》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思路与实施方法,下面就《机械制图》课程中“制图基本知识、三视图、剖视图”三部分内容开展思政案例分析。
2.1 制图基本知识思政案例
制图作为工程界共同语言的图样,是用来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国家标准对于图纸、图线、字体、作图比例以及尺寸标注等均作了严格规定,并要求每位制图者都必须严格遵守[3-4]。制图基本知识的讲解主要是让同学们了解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并严格遵守国标的有关规定进行制图。制图作是设计者表达设计意愿与想法的重要枢纽,因此懂得并掌握制图的相关方法,对于同学们未来更好的从事设计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制图基本知识方面,可通过国家标准的论述,引出为人处世应当遵纪守法,懂得守规矩不逾矩等思政元素。通过将制图与生活进行联系,便可产生较好的衔接。在机械制图过程中,只有在国家标准规定的画法下进行制图,所画的图形才能够得到行业的认可;这就与人们生活中,只有在遵守法律法规下工作生活,才能够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上述思政引述,可有效的将制图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进行有机集合,形成良好的思政效果。
2.2 三视图思政案例
所谓三视图,是能够正确反映物体长、宽、高尺寸的正投影工程图,常用的三视图包含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这三个基本视图。三视图是工程界对物体几何形状约定俗成的抽象表达方式。三视图的构成主要是观测者从上、左、正面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空间物体结构而画出的图形。由于一个视图只能反映出物体一个方位的形状,不能够完全反映出物体的实际结构,因而通过三视图从三个方向对同一物体进行投射,再综合起来得出物体的实际情况。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导同学们懂得辩证的看待事物。我们对于事物的观察不能够只是片面的,或者是道听途说的,而应该是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从而综合得出结论。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因为人云亦云而陷入偏见之中。通过三视图的讲解,可以有效的引出换位思考以及综合思考等思政内容,对于引导同学们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十分良好的作用。
2.3 剖视图思政案例
剖视图在《机械制图》中主要用于表达机件内部的结构形状,它是假想的用一剖切面(平面或者曲面)剖开机件,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除,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上进行投射所得到的视图。剖视图可以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三种。全剖视图是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物体所得到的剖视图;半剖视图是将物体通过假想剖切的方式,一半表达为实体视图,一半表达为剖视图;局部剖视图是假想将物体局部剖切后所得的视图。从剖视图的形成到分类,我们可以引述出的思政元素有正确分析事物的方法与态度等。当我们处理任何事情时,都应当对事物进行剖析,并寻求解决方法,剖析的方法可以是全面剖析分析整体,也可以就某一突出问题进行局部剖析,也可以利用事物的相似性,采用对比半剖的方式进行分析。这些剖析的过程跟《机械制图》剖视图的意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更好的看清事物的本质或者说看清楚隐藏在事物外表下的内部结构,从而更加准确的将事物表达出来,进而全面掌握。
3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推进策略
通过上述《机械制图》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的挖掘与分析,可以大致分析得出《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推进的策略与步骤为:
(1)首先系统梳理《机械制图》课程的各个理论知识点,并广泛研究其他专业在制图类课程中教授的具有同一性的知识点,以这些知识点为契机,与思政教学建立起紧密联系,分析这些切入点,建立《机械制图》课程思政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2)以“点”为契机,进行“点、线、面”延展式拓宽,将这些切入点有机的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线,实现《机械制图》课程面的覆盖,并对其他各专业的不同教学模块进行课程思政推广,使得各专业在制图类课程教学中相互之间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课程思政中心引领。
(3)在教学过程中要广泛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在授课过程中将素养养成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使同学们在理论学习、思政熏陶、素质提升的同时拓展整体视野,增强自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
4 总结
课程思政的提出是习近平关于教育工作论述的重点思想结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有力抓手,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加剧,工程人才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为贯彻保障我国高等教育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指导方针,详细分析各专业课程可供挖掘的思政元素,并将之贯穿到教学的始终,为全员全程全方位课程思政育人提供机制保障,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洪丽,李婧,李亚静,李洪彦.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方法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0,43(03):86-91.
[2]李剑光,王霞,孙双双,刘宝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审视[J].化工高等教育,2020,37(04):49-53.
[3]徐泉,李叶青,江皓,周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机械制图”课程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26):98-99.
[4]吴炳晖,刘颖慧.“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课程思政[J].教育教学论坛,2020(38):52-53.
作者简介:
罗哲(1988-),男(汉族),湖南省永州市人,硕士研究生,湖南科技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优化算法与智能制造。
项目基金:
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高厅函〔2018〕17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湘教通〔2016〕276号);湖南省普通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湘教通〔2016〕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