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挺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中学 325608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更显重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将课堂教学活动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将更加形象、直观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以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同时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运用
引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时期,高中生要面临更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压力,高中生学习的文化知识更加复杂难度更高,同时高中生学习时间更长、更紧迫,使得高中生学习过程中较为枯燥无趣。在高中各个学科中,数学作为最基础的应用类学科,是高中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对高中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高中数学,本身就是非常抽象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模拟场景理解能力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影响着高中生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只有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才能集中于课堂,并且跟随教师的引导深入探究和思考。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数学知识,增强数学教学的生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维持长期的学习热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兴趣贯穿于课前导入、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三个阶段,要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和学习,在课前导入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够深入探究和思考,在课后复习过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复习的效果。以高中数学“集合”相关知识点为例,教师在课前导入阶段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一组天体系统包含关系的动画,由近及远为学生展示了地月系统之间的包含关系,在展示了地月系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再向前深入,展示了地月系统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最终延伸向总星系的位置。通过这组有趣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教师提出了问题,如何运用数学中的知识概括的天体系统的包含关系。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引入集合的概念,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信息技术融合下生活化教学实践
教育要面向生活,要为学生参与社会和生活做准备,这
个理念早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中就提出了。但是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之间的竞争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激烈,所以我国的教育发展必须要加快步伐,在快节奏的发展过程中,就会造成一些极端的影响,比如,过于注重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教育,忽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脱离生活完完全全以知识教学作为主线。因此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学走进生活,知识要从生活中来,同时也要应用在生活中。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二数学《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这节课时,本节课主要是学习如何在立体几何中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且将立体几何图形相应的点的坐标标注出来。该节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制造行业中设计某个零配件,需要通过坐标让模型更加精确,在建筑行业中也需要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设计出具有立体感的建筑物。空间直角坐标系很难在黑板上画出来,所以信息技术的作图软件成为了本堂课教学的首选工具。围绕现在农村建房子教师可以设计这么一个问题:如果利用坐标来表示房屋每一个顶点的坐标。实际上房屋也是由不同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房屋中不同的立体图形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坐标系求出各点的坐标。教师还可以穿插空间向量知识,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在讲授人教版高二数学《数学归纳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米诺骨牌动画实验。便于学生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本质,而不是机械的记住其步骤。高中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生活中很多复杂的现象都可以通过数学建模的形式来化解。作为一名新时代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要多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在生活中获取知识,以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3丰富教学形式
3.1微课
内容高度集中、时间短等是微课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高中生可以通过微课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有效掌握,从而显著提升自身的学习成效。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这一知识时,就可以利用微课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微课中,教师可以先播放潮汐上涨与回落的视频,再让学生根据视频思考“潮汐涨落是否有规律”。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某天港口水深和时间的关系表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根据关系表尝试列出相应的函数表达式,画出相应的函数图像。学生对函数图像进行观察就会发现,港口水深变化并不是一个随机过程,而是具有一定规律。通过观看微课,学生对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掌握了三角函数模型解题的基本步骤,提高了学习效果。
3.2翻转课堂
这种教学模式也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在课前通过平板提供的课件资料,自主学习新知识,并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进入课堂后,学生需要与同学共同合作解决自学中的问题,最后由教师引导,总结归纳知识。例如,教师在指引学生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时,可以将提前制作好的学习课件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课件和教材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并记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概率的统计定义、概率的性质、随机事件发生呈现的规律性等。在进入课堂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并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而教师则需要融入学生讨论活动中,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疑惑。课后利用平板把课件及资源拓展资料分享给学生。
3.3慕课
这是一种大型的网络教学方式,是指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中学习新知识。特别在今年的疫情无法线下教学下,慕课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做到在家学习,使学习不再受到地点限制。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能利用慕课将其他地区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展现出来,资源共享,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4 进一步提升精准课堂教学
利用一体机,借助《畅言智慧课堂》平台,可以有效的与学生互动:比如随机提问学生、课堂练习的及时反馈;特别是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再者通过资源拓展使新知识得到落实。
总上所述,高中数学的学习对于高中生提升数学素养和今后的综合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科技时代如此先进的今天,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也应该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丰富学生学习数学的途径和资源,利用计算机技术展现复杂的数学图表图像,加强与学生的线上互动和交流,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伟.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效融合的具体策略[J].考试周刊,2018(06):91.
[2]冷秋君.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的实例[J].新课程,2018(36):119.
[3]林菀丛.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河教育,2018(07):20-21.
[4]张守杰 .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教学法的五大优势[J]. 考试周刊,2018(0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