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和抚育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张文浩
[导读] 摘要:林业资源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维护生态平衡、净化空气、预防风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必要对林业生产中的造林与抚育技术进行讨论分析,这对于推动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林业和草原局  内蒙古赤峰市  024500
        摘要:林业资源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维护生态平衡、净化空气、预防风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必要对林业生产中的造林与抚育技术进行讨论分析,这对于推动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林业生产;造林;抚育;技术要点
        1林业生产过程中的造林技术
1.1做好造林地清理工作
在造林地清理的过程中,主要有全面清理、团块清理和带状清理3种类型,不同的类型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全面清理主要是在造林地上开展全面的杂物清理工作,此种方式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在造林地植被清理中,可以避免水土流失发生,通常在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区域使用。对于团块清理模式,要以种植点作为中心,对周围植被或者剩余植被进行清理,此种清理模式主要使用割除法和化学药剂方式,此种方式通常在局部造林中使用,可以以清理团队作为中心进行一定半径的清理工作,具有成本低的优势,但是清理的效果比较差。带状清理主要是以植被作为中心,以带状方式做好两侧植被清理,将采伐剩余物或者清理植被堆成带状。此种方式具有非常好的清理效果,能够有效避免水土流失,通常在幼苗较多的林地使用,保证幼苗的生长。
1.2做好科学整地
整地工作是植树造林的首要环节,整地的时间、标准以及方法都影响着造林质量。在整地技术中主要有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两个方面,在全面整地中,需要做好林地的全面翻耕作业,深度不得低于25cm,通过这样的整地工作,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营养结构,其一般在地势平坦、面积较大的林地使用,但是耗费人力和资金成本较多;局部整地主要采用对局部翻耕的方式,通常适合各种立地条件。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两种方式,带状整地主要是长条状翻耕,翻耕部分之间需保留一定的植被,有着非常好的保水留土效果;块状整地方式较为灵活,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省时、省力、低成本,水土流失较小。
1.3植树造林技术
1.3.1直播造林技术
直播造林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原始造林技術,造林技术操作非常简单,技术难度比较大,使用的范围比较广,通常在地势平坦区域使用。直播造林技术对种子和土壤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要保证种子源头充足、土壤肥力充足,还要有非常好的蓄水能力。
1.3.2植苗造林技术
在植苗造林技术中,通常利用植物幼苗作为苗木的造林方式。此种造林方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在不同的造林环境中使用,具有稳定性强的优势。在造林中使用的苗木需要从苗圃直接移栽,但是在移栽和运输中容易被不良因素影响,使得根系出现失水问题,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同时,此种造林技术周期较长,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比较大,成本比较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应当做好苗圃自身的水分平衡,加强整个过程的管理,保证苗木不出现失水问题,确保其根系湿润。
1.3.3分殖造林技术
分殖造林技术主要是利用能够繁殖的树木营养器官或者地下根茎开展造林的技术方式。此种技术可以省去育苗环节,过程简单更加容易操作。利用此种方式可以保证其成活率,定植成功后生长速度快,但此种技术要求比较高,应当保证土壤湿度和养分充足。
        2国内林业生产工作中的造林及抚育技术要点
2.1适地适树技术的应用
适地适树技术是近年来常用于林业建设的一项技术,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所选用的林业种植树木种类应该和当地的生态、生物学等相协调、匹配。在植树造林工作开展之前,技术人员应当深入造林地区,对当地的地质条件、生态环境及生物学等特征进行研究和确定,以选用相匹配的树种,使植物能够在当地环境下健康生长,实现林业种植部门的生产目标。
2.2良种选育技术的应用
品质不好的树种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发育,因此采用良种选育技术,筛选和造林地气候、地质条件等相符合的树种,通过选择质量好、品质优良的树种进行容器培育。

在进行林业苗木筛选时,要剔除生长发育滞后、萎缩的苗木,只有选用好的苗木,才可以提升林业生产的质量,使苗木的整体成活率得到有效保障。
2.3整地技术应用
在林业树木种植前,首先要对土地进行整理。作为营林人员,先要了解树种的习性,对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充分了解后,合理选择整地的方式,使林地的水分、养分以及光照强度得到有效保证。这样不仅能使土地的營养成分被树木充分吸收,还能提升植树造林的整体成活率。
2.4栽植技术应用
造林工作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季节进行,在进行树木栽植前,要对树木的根部和枝叶进行处理,保证苗木的根部能够舒展开,这对于树木今后的生长非常重要。同时,需要通过分层围土法进行苗木的栽种,栽种后要将周围的土壤夯实。
2.5做好苗木的遮阴处理
夏季气温高,光照度强,很容易影响幼树生长,做好遮阴能够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实际进行遮阴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苗木的生长习性、植物种类等因素,同时结合当前苗木的长势,做好遮阴程度的合理选择。注意,遮阴的目的不是让苗木得不到丝毫的光照,严禁选择遮阳伞或其他一些遮阴材料,可以选择在林地中搭设支架,然后在支架上覆盖遮阴网,从而能够起到遮阴的效果,降低树冠温度,还能够确保苗木能够正常机械能光合作用,减少水分蒸发,使得苗木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2.6及时进行除草松土
除草松土能够避免苗木与杂草出现养分竞争,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更有助于苗木营养吸收。可选择在每年4至5月份对苗木进行一次除草松土工作,在将苗木周围杂草清理干净后,再进行松土,松土深度控制在10至12cm,在次年7至8月份再一次全面的除草松土,从而不断的压缩林木害虫的生长繁殖空间,防止其在杂草中产卵,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还有助于根系营养吸收,使林木生长更加旺盛。
2.7加强肥水管理
在施肥过程中,每株苗木可以施200g磷酸二氢钾、2kg农家肥。同时还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林木施肥方法,比如在实际施肥时,可在林木生长的上坡,开挖一条弧形沟,沟长35至45cm,宽15至25cm,深25至35cm,弧形沟距离树干60至75cm,在完成弧形沟开挖后,将肥料倒入沟并立即做好覆土处理。在实际进行灌水时,可选择在每年天气比较炎热的7~8月份,在天气较为干旱的情况下还应注意适当增加浇水频率,通常每隔20d需要交一次水,结合实际天气情况及降水量而定,确保苗木健康平稳生长。
2.8做好林木透光间接伐工作
林木在进入郁闭期两至三年的时间后,在不同的林木间,彼此的生长强弱便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从而会出现“压木现象”,这种现象会对林木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需要采取抚育透光间伐方法平衡不同林木的生长,使得整体林木生长更加协调,有助于提升整体造林经济效益。在具体实施抚育间伐过程中,主要目标是间伐林木的下层,应注意要砍小留大,砍弯留直,砍密留疏,将林间的枯死木、病腐木等及时的清除,从而能够避免虫卵寄生以及各种林木细菌、病毒的传播,砍伐下的树枝需要集中运出作焚毁处理。应注意保留健康通直的林木能够有效缓解压木现象,提升林木生长的透光性。在具体进行透光间伐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郁闭度,一般在0.6至0.7之间。在完成第一次间伐后,如果在四至六年之后仍出现压木的现象,则需要进行二次透光间伐,本次抚育间伐的目标是培育好中径木材。其中对于轮伐期14年以上的林木而言应注意保留数量在1100至1500株/hm2,而对于轮伐期14年以下的林木应保留株数在750至1900株/hm2,更有助于林业生产效益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快推进林业生产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林业生产中,相关部门、人员应立足当地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科学规划林区与林区土地的养护工作,并采取专业技术手段,做好林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培育与养护,从而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确保林业生产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张秀娟.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及抚育技术[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12):10-11.
[2]高俊森.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及抚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15):153,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