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周恩侃
[导读] 美术课程的教育功能在于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周恩侃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六中学 530232
        摘要:美术课程的教育功能在于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以下对创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型教学模式;初中美术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引言
        过去,由于对美术教育认识不足,只把美术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的辅助教育,并没有纳入中考,美术教育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当然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不容乐观。如今,中考包括了美术学科,美术成绩已计入了总成绩中,美术教育已回归到原有设定中。作为教师,美术教学必须遵循新的课程要求,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角度出发,对原有的教学模式实施改革和创新,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素质全面提高。
一、转变师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美术教育教学是素质教育当中重要的科目,因此想要更好地改变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首先需要在教学的管理上不断地进行改进和提升,了解教学的基本思路,转变师生的主体地位,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美术的实践教学当中,老师还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在美术的海洋中自由地探索。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舞蹈游戏的方式来调动教学气氛,创设有趣的美术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美术课堂中不适合制定严格的规律去限制学生对于美术的感受力,相反,老师应当创建一个更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才能更有助于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和发挥,例如有的教师在学生开始画画和创作的期间,让学生保持一种自由舒适的状态,或者是播放一些音乐来带动学生的想象和灵感。而我国很多传统的美术教学需要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在画画的时候不能说话,不能左顾右盼,这就会逐渐抹杀学生的个性,无法实现美术教学的效果,抑制了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活力。
二、注重对学生美术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把教学工作做到位,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不断完善美术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感受美术课程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美术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浓厚的美术课程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初中美术课程《设计我们的校园》时,教师要通过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调动学生对绘画技术学习的求知欲,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教学活动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

在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中,主要是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想象力的优势完成以个体为单位的设计活动,更好地在其中体现学生的审美,为美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指明方向。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借助语言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校园形象,由此来激发学生的绘画灵感。接下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设计出一个美丽的校园平面图,更好地在其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和创意。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更好地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明确找到美术课程的学习方向。
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进行美术实践教学活动
        为了能够更加活跃美术的课堂气氛,带动学生进入到美术教学的快乐当中,可以开展小组间的交流活动,将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的互助学习和交流。除此之外,初中应当多举办一些相关的美术画展,并且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比赛,也能够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对学校的文化建设也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在进行美术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鼓励学生创造具有风土人情的个性化作品。
四、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意识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是生活的艺术表现。作为一个综合学科,美术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创造的,创新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首先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把“观察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作为学习美术的基本目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思维意识的形成阶段,他们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在美术教学时,美术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风景和美好的事物,发挥想象力,用画笔展示出来。在评价学生绘画作品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并着重于学生绘画的用色和布局的点评。鉴于创新思维的新颖性、独创性和发散性,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鲜艳的色彩,并通过一系列表达技巧来展示事物,表达自我内在的情感。这些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结束语
        在新课标的指示下,中学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及时对教学结果进行反思,不断丰富示范形式,杜绝形式主义,合理使用示范教学方法,在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发散性思维。所以,每一个中学教师的身上都背负着为祖国培养美术方面人才的重担,要积极制定优化课堂示范教学的策略,为学生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志恭.对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策略的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6):57.
        [2]郜伟.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9(31):151.
        [3]黄勇.浅谈初中美术课堂创新教学的有效方法[J].东西南北,2019(18):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