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探析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王鸿泽
[导读] 摘要: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却是图书馆管理水平的缩影。
        佳木斯市图书馆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摘要: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却是图书馆管理水平的缩影。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图书资料管理变得更加先进,因此在信息化的时代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成为当前人们有待解决的问题。有关单位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图书管理工作进行得更好。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创新进行了综合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创新
        引言
        近些年,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图书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设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化建设作为图书资料管理的基础、技术支撑,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图书资料的采集、加工、保存、利用等各个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客观性、快速性和系统性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图书资料管理朝纵深发展。当然,信息技术在图书资料管理中的应用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图书资料管理者长期管理实践的延续,是对信息真实、准确、全面的保存和再现。基于此,本文将围绕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展开研究,并探索工作创新的可实施路径。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不断地推陈出新,与此同时图书管理模式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变革。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图书馆都已经或多或少使用信息技术,继续沿用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图书资料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创新,因此图书管理向着新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图书馆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是接收社会信息的重要场所,一直影响着许多人的阅读、学习和生活习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重视图书管理、变革管理模式、促进整体管理的思想、理念创新,势在必行。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及方法落后
        在图书资料管理的各种影响因素中,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及方法属于关键的一种,因而保证图书资料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在目前信息时代背景下,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需要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然而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图书馆仍旧应用传统人工管理模式进行图书资料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效率比较低,并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于图书资料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无法及时发现,图书资料的更新也不够及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及要求,最终会影响图书资料管理效果。有些图书馆内虽然对信息技术有所应用,但也只是处于形式层面,并未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作用及价值,也就影响信息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最终会影响其效果。
        2.管理制度的缺失
        目前,虽然许多图书馆已经有了自己的规范化管理体系,然而,一些图书馆在图书资料管理体制上仍存在秩序混乱的情况,许多管理者不重视图书资料的管理,管理者要么不重视图书资料管理的价值,要么根本不重视图书资料管理,从而导致所有的工作改革和创新都是形式化的、流于表面的,导致了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在制度或组织建设不完善、重视程度不高、图书资料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对图书资料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
        3.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就目前信息时代下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而言,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思想仍旧比较落后,缺乏现代化信息素质,未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管理工作,同时缺乏良好的服务意识,这对于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致使其效果比较差。此外,有些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中缺乏较强的责任心,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未投入充分的精力,这对于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必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
        1.创新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及方法
        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由于图书资料管理中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及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而需要对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及方法实行创新。在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及方法创新方面,管理人员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应用,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图书资料管理,使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更好实现,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图书资料管理的基础上,对于图书资料可以更加快速地进行检索及查询,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同时,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平台及数据库,将这些图书资料储存在数据库中,也就可以更好实现图书资料的存储与应用,并且利用信息化数据库可实现图书资料的及时自动更新,将最新图书资料提供给读者,满足读者需求,也就可以使图书资料管理得到满意的成果。
        2.图书资料管理制度创新
        在21世纪的今天,图书资料管理也应该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尤其在信息飞速传播,科技不断创新,互联网不断普及的背景下,对图书资料管理的变革和创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我们可以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上加入新型的信息资源,不断地扩展平台内容,实现资料的丰富和完善。针对新型的图书管理技术,我们也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引进相关的技术,确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原则,避免工作中出现失误,提高图书管理的质量水平。对于图书馆来说能吸引读者的只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因此图书馆要注重形成自己的特点,收集更多的图书资料,让图书资料具有更高的集成度。最后,读者们也注重读书的环境,安静温和的环境能帮助读者们提高阅读质量,所以图书馆要不断加强建设,创设更好的硬件设施,同时借用电子平台丰富图书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帮助图书管理行业更上一层楼。
        3.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
        在信息时代下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创新方面,除上述两个部分之外,还需要实现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创新。对于这一点,需要在图书馆内部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实行教育培训,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就是对信息化管理手段及方法的掌握,通过培训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及信息技术水平,以促使其更好落实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促使其为图书管理人员提供更理想的服务,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
        4.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在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过程中,通过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图书馆信息管理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图书馆信息管理建设体系的发展。其中,在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图书资料管理的实施,有效避免影响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水平。从图书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入手,构建了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平台,优化了图书资料管理模式。首先,在建设信息化图书数据管理平台的过程中,要建立图书数据处理系统;其次,要建立图书数据管理信息存储系统;最后,要建立图书数据安全体系。在图书资料管理中建立加工系统的过程中,应根据图书资料的实际情况对加工系统进行优化。
        结束语
        在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中,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属于关键内容及任务,因而需要有效开展这一方面的工作。在目前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需要意识到信息技术对图书资料管理影响,针对图书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有效策略对图书资料管理进行创新,从而使图书资料管理得到满意的效果,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孙云.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及创新服务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0(3):57-58.
        [2]邓玉芳.图书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2):145-146.
        [3]刘炅婉.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创新[J].智库时代,2020(1):220-221.
        [4]袁淑芳.图书资料管理优化与创新策略探析[J].办公室业务,2020(8):67,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