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的发展迅速。景观规划设计中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对于新疆的景观设计更是出现千城一面的尴尬局势,基与这样的现实,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探究新疆公共景观规划设计也就极为必要,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新疆的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只有充分做到不断创新与新疆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地域文化相融合,把历史艺术与文化多因素融合,并在设计过程中表现出来,探究一条符合当下新疆特有的景观规划设计之路。
关键词:现代公共景观设计 地域文化 绿化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各大城市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迅速的发展。中国逐步迈向了国际化的大舞台,现今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令全世界都为之惊叹,不仅让相当一部分地区快速实现小康,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新疆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城市规模,人文和生态的相互融合。在当今城市公共建设中,要使公共艺术的景观设计更多地深入市民百姓的生活空间,并以亲和自然愉悦的姿态与公众对话,引发共勉,设计有新疆历史有哈巴河地域文化的公共艺术景观,与城市文脉,是每个设计师应有的责任。
前言:
1.公共景观艺术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对于公共景观艺术来说首要任务仍然是对受众明确解释这个名词“景观”。景观的本意等同于“风景”“景色”。而公共景观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景观艺术形式被称为公共景观艺术[1]。公共景观需要与城市大环境、整治、经济、历史、地域文化相适宜。
2.哈巴河文博中心广场景观设计的目标是为了哈巴河市提供一个多功能城市休闲文化生活平台。公众参与的程度是公共性景观的重要方面,文博中心的建筑、广场、雕塑、岩画等是具有大众性的艺术,他们直接向大众展开,不论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它们都与所有参与者构成了一个共同的公共景观空间。在公共景观艺术领域,作为公共景观的设计艺术面对公众的反应,它是大众的通俗的这样正好印证了格林伯格的说法,任何古典的艺术都是通俗艺术。哈巴河文博中心广场景观位于“山水画卷,生态边城的哈巴河县”自然资源丰富,拥有“西北第一白桦林”及国家级大型富铜矿。项目区包含四大主题建筑,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影剧院是哈巴河县的重点建设项目,整体景观规划包括一轴、多点、三片区分为中心轴线惯穿前后,前树阵广场,中心庭院,后入口广场,两片区休闲林带和前运动场。中心区以阿勒泰独有的岩画景观组成了哈巴河核心区。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有机融为一体,为哈巴河县的百信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休闲舞台。
一.文博中心景观规划设计
1.设计理念
以现代风格为主要设计基调,从山水画卷、生态边城中汲取灵感,以山为脉,以水为形。以简洁和奔放的思想为指导,形成整体哈巴河文博中心景观规划设计。
基于对场地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调查,通过对文博中心广场的功能性,地域文化性,以及观赏性等综合考虑,将整个空间分为草原文化展示区、滨水休闲区、树阵广场休息区、生态停车场整体形成了以草原文化为特色,以地域文化结合现代元素形成了一个动感活力、开放共享、生态和谐的边疆地域特色的共享文化广场。
1.2功能分区
1.2.1中心庭院
哈巴河文博中心展览陈列着很多阿勒泰地区的岩画碎片,而这些碎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的科学、宗教以及生活方式,它包括,动物,生殖崇拜,太阳,祭祀。为现代人们了解当地的史前社会变迁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这些地区岩画内容丰富,这是生活的人们经历了狩猎时代,原始农牧业时代,最终进入了游牧文明。
中心庭院以现代的设计手法融合古人舞蹈狂欢节图案。
游牧民族手印图,抽象简洁将故事性的图案刻画在地面石刻上,让人游走于历史的海洋,庭院中心是哈萨克族游牧民族狩猎的雕塑。老人与鹰展现了当地民族在游牧过程中为谋生而狩猎的活动场景。庭院整体设计现代简约通过雕塑和线条感的铺装体现了具有现代感的文化气息。
1.2.2滨水休闲区
滨水休闲区在场地上贯穿南北有一条小渠流过。将小渠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从新规划,形成一条滨水景观,它象征了绵延不断的生命之河。整体河流与自然结合不间断的休息平台和台阶形成了有节奏的共享平台,结合围堰形成水位差以点结合线的形式。达到有紧有松,动静结合的意境。
1.2.3楚河汉界
楚河汉界景观区设置对弈棋盘,棋艺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整理智慧与思辨意识形态的结晶,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遗产。作为一个公共空间能够让市民在对弈文化中领略淡雅风情,豁达有度,理智并存,从中感受棋文化的魅力,学习为人处道的人生哲理。
1.2.4体育运动区
园区西南角设置体育运动区,随着经济生活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体育文化越来越重视了,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设计中要做到充分的地域性关怀,融合功能不仅处理好空间布局,注重当地文化内涵和参与性。当地本就以热爱运动的哈萨克人居多,本就是马背民族,热爱运动。因此在空间功能上设计亲民的运动场地例如篮球场、排球、羽毛球、运动场地。在人文因素考虑上需要景观不仅仅是造景,更多的是把当地文化亲民的思考通过设计不同的因素,巧妙融入到现代的公共景观艺术设计中。
1.2.5树阵广场及生态停车场
现代的公共艺术景观与城市,文体中心的公共建筑密切联系在一起,它属于整个城市,因此设计师的责任通过自己的设计将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融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树阵广场作为一个公共空间领域以绿色生态、开放地域文化为特色。结合阿勒泰地区草原石人文化,以绿地为底。竖立着高低错落的草原石人,它反映了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生活文化,局部设置哈萨克文化气息的休息座椅及附属设施,因此公共空间的设计如何体现其“公共性”“实用性”被广大群众接受是我们不断提高和思考的内容。
1.2.6公共艺术绿化设计
现如今城市绿化已经开始结合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相互融合延伸。上海世博会上的多处展馆就是呈现出不同形式绿化空间形式,各具特色,展现出及佳的视觉效果。而文博中心作为公共空间因地制宜,合理设置绿化景观最佳位置和最恰当边界是绿地功能与场地空间相互弥补,从而形成庭院绿地-组团绿地-中心绿地景观结构。通过不同区块的组合,把广场的每一处林地,绿地河道,停车场都纳入到景观结构中实现绿地面积上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品种丰富,功能从单一到综合,满足不同的使用者需求。对于新疆选择合适的树种,才能够确保在种植期内健康成长。尽量做到四级有景,色叶搭配,以本地树种为主要树种,外来为辅,乔灌木层次组合。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至高境界,如何把绿化和空间融合在一起,达到绿化与建筑,与公共空间完美结合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
结语:
城市公共景观艺术设计不仅要体现不同城市的风格特征,也要体现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性设计不仅体现了对城市特色的重视而且也表现了对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关怀[2]。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不仅强调了对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更重要的是在其功能上结合景观体现地域文化。让当地更多人参与其中,创造符合当地更加优秀适合新疆的公共景观艺术作品,才能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尤其是,新疆多民族融合的地区要考虑到多数人的心理需求。在以后的设计中作为一个景观艺术设计人员不仅考虑公共空间的地域文化,而且要在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中更顺畅,更具有特色。
注释:
[1] 施惠:公共艺术设计[J] ,1977
[2] 刘曼:景观艺术设计[J] ,环境艺术设计丛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