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崔明星
[导读]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知识载体,也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很多地理知识的教学都是在地图上开展的
        崔明星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四中学校  661600
        摘要: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知识载体,也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很多地理知识的教学都是在地图上开展的。由此可见,读图能力的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纵观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存在着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未得到重视的问题。学生读图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高中生地理学习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读图能力培养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教师找出制约学生读图能力提升的因素,通过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读图原则,以及优化读图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提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教学现状
        一方面,在当今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相关数据表明,大部分高中地理老师对于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在许多老师的认知下,认为只要学生能够将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背下来,就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地理学习,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读图能力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其实,地理图标作为地理语言的一部分,可以清晰地对地理知识进行概括和表达。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缺乏重视,将地理学科划为副科范畴,没有给予重视,受这样的思想影响,学生不愿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进行地理学习,对于地理读图分析也缺乏练习,由此一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活跃,不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提升。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加强绘图指导,创新地理学习
        在地图教学当中,读图技巧和习惯之外,还需要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指导学生学会绘制地图,并在绘图过程当中巩固所学知识,实现对地理知识的合理利用。绘图和读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也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虽然高中生的独立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绘图水平上也有了大的提升,但是对于欠缺一定读图能力的学生来说,加强绘图指导仍然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在地图绘制的初期阶段加强指导和示范,通过教师的展示为学生提供学习效仿的榜样,增强学生参与绘图的热情。在这之后,教师就要让学生握有地理学习和地图绘制的主动权,用绘图促进地图分析。例如,在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时,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掌握天体与天体系统的概念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地图指导,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本课涉及到的天体系统示意图、太阳系模式图等,在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之后,让学生自主绘制太阳剖面示意图,并借此机会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结构、太阳活动,知道太阳可以发光发热的原因。
        (二)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提升学生的读图技巧
        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相关课堂教学活动时,应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提升其读图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熟练掌握教材中与地图相关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对一些较为常用的图例进行识别、记忆。

学习地图是学习高中地理这门课程的基础,对地图中相关信息的解读在地理综合测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识别并记忆地图中一些较为常用的图例,并对相关的地图基础知识充分理解与把握,例如,引导学生对比识别与记忆一些分布图、地形地势图、统计图以及景观图等。与此同时,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相关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识图习惯,逐步树立识图意识,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将地图作为学习工具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逐步使用图例、比例尺、指向标等相关要素,并对地图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标注。通过这样的方式,高中生可以逐步养成学地理这门课程的习惯,从而不断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三)培养学生分析地图与解题的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指导学生辨识地图,分析地图中的内容,结合辅助性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地图内容,指导学生根据各种辅助信息和已学知识,动态地分析地图,从而更好地解答问题,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地图解题能力。
        例如,“印度尼西亚人口分布示意图”,教材中一个的问题是:从气候和土壤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角度,分析爪哇岛人口密度特别大的原因。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人口密度,得知爪哇岛每平方千米的人口密度在100人以上,并让学生根据北部的赤道分析气候因素,根据“岛上分布着肥沃的火山灰土”分析土壤因素,两个因素结合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对于教材中的“中国人口分布(2017)”地图,其中标出了黑河—腾冲线(胡焕庸线),其中第一问是:分析和归纳该线西北一侧人口稠密区域的地理分布特点,以及其中的原因。第二问是:该线的地理意义,以及它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内在联系。对于第一问,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该线西北一侧人口分布较为稠密的区域,可知主要有河套平原、黄河沿岸与湟水谷地、河西走廊、北疆地区等,之后让学生根据地形图分析和思考。对于第二问则指导学生从400mm等降水量线、干湿区域、农牧区域等方面分析,在学生试着分析之后进行总结。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提升地理学习能力的基础。广大教育者应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图文知识的分析对自己地理成绩提高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绘图,培养他们的读图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明香.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几点思考[A].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六)[C].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3.
        [2]田金红.高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A].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十期“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19:5.
        [3]谷力娟.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J].祖国,2018(05):253-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