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云
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七一小学 广东梅州514400
摘 要:小学时期是学校培育学生身心共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极为重要,能够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行为习惯以及学习成绩,与此同时对学生的德育健康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对小学生悉心照顾,成为小学生未来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本文通过对现阶段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实践
引 言
班主任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氛围和他们的心情,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应顺应时代的趋势,不断实现突破和创新,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实践中总结经验,针对当前阶段小学生学习内容的不同,和孩子们的个体差异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经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在教师行业,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极为丰富,工作尤为突出。他们的工作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转移者,小学,在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班主任应特别注意学生的学习。同时,学生应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和优势,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思维和学习技能。
(2)班主任应加强班级组织,加强班级纪律,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作为思想的启蒙者,小学教师必须首先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班主任管理观念滞后
在现实中,许多小学班主任自身素质低下,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身的班级管理观念和班级管理能力极其欠缺。这一现象在农村偏远地区格外明显,部分教师特别是老教师没有跟着时代前沿不断学习最新的班级管理相关知识,而是固步自封,自己那一套陈词滥调一用就是几十年。还有部分教师是非教育方向出身,没有具备班级管理的相关背景知识和技巧,自身也没有主动学习的这种意识。
2.2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很多班主任教师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成长需求,只是依照自己对学生的观察制定相应的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严格按照自己所制定的制度接受管理。这样的班级管理严重地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无法让管理效果达到最佳,而且会影响到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严重阻碍到班主任教师今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3班集体管理制度缺乏
一个班级的管理离不开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的条条框框的规则与制度。这些规则与制度对学生自身行为的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班级制度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但许多班主任还是没有在自己的班级中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或者是没有把班级规范执行到位。班主任在班级建立之初,就应该与本班学生就学习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各类班级规则。只有每个人都遵守了班级管理规则,班级的班风、学习氛围才能好起来。
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与实践措施
3.1创新班级管理,加强师生关系
小学班级管理中需要班主任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同时小学生积极的配合班级管理工作也极其重要。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加强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重视,令班主任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主动进行班级管理方法的改革,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创新班级管理策略,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班主任应注重与学生的感情培养,令学生能够与自己敞开心扉,形成师生间的朋友关系,为形成和谐、快乐的班级氛围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开班会时班主任可以设定“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交流班会”主题,让学生将桌椅围成圆圈,班主任可以选择积极的学生将班会主题写在黑板上,写好以后令每个学生对黑板上的主题进行交流与沟通,然后令每位学生都在桌椅围成的圆中间进行个人发言,同时班主任对学生未表达完全的内容进行补充。之后班主任进行听讲内容接龙游戏,检查学生对于班会的认真程度。每位同学接力在6秒内说出与今日班会主题相关的内容,未回答上来的学生进行唱歌表演。如此班主任就可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令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
3.2因材施教,保证班级整体学生的健康成长
每一个小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鲜明个性特点。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发展创新过程中,班主任教师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他们之间所存在个性差异,摒弃传统一刀切式的管理教育理念,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深入地去发现学生的各种问题,对学生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因材施教,尽可能地去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所创建的和谐学习与成长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例如,在日常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时,就可以先与各科的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然后再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管理引导。如对于一些因贪玩而导致学习成绩下滑的学生,班主任教师就可以先指出他在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再给出他们一些中肯的学习建议,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改正;对于一些性格内向,在课堂上不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的学生,班主任教师就可以先与各科教师进行沟通,让他们在课堂上给这些学生创造相应的表现机会,并进行耐心地教导,然后再通过私下的交流与沟通来鼓励他们大胆参与课堂探究,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他们参与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则可以直接对他们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让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突破自我。通过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学生实施有针对性地教育管理,班主任教师可以切实地解决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以此真正地实现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创新。
3.3用真诚和爱去关心呵护学生
都说爱是相互的,虽然班主任和小学生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年龄上的差距,但是,只要教师用真诚和爱去呵护学生,孩子们一定能够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当前的小学生由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他们多为独生子女,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应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班级管理涉及学生生活管理、纪律管理、卫生管理、学习管理等多个方面,班主任可以组织班内的一些集体活动,例如学生之间在学习上的相互帮助,或者是一帮一的教学模式,在学生的日常卫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将班内的学生调动在一起,给学生们分工,分别负责扫地和擦窗户,在这个过程中也加强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增进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
3.4班级管理要注重对学生的激励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地表现自己的欲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来对班级进行管理,面对课堂表现和日常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改变传统管理方式,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在管理中我们发现,虽然有些同学的成绩较差,但是有着其他方面的特长,因此教师不能仅凭成绩不好,就对学生进行全盘否定。如: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但是喜欢画画,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参加一些绘画竞赛,然后引导其可以把绘画的精神用到学习上,可以制定一些小目标,当学生完成的时候,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就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个人卫生方面、成绩方面、积极回答问题等实行奖励的措施。
3.5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小学班主任是家长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情况的桥梁。因此,除正常工作外,班主任还需要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表现,了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许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有一个很好的起点,但方式是错误的。他们不能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要求孩子做家庭作业或其他学习,增大学生的压力。因此,班主任应及时与家长沟通,引导他们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健康成长。
3.6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与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密切相关,班主任应该更加注重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班主任应学习其他有经验教师的管理经验,相互学习,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制定自己的班级管理制度。学生随时为教师和班干部的工作提出建议,在制定管理制度时,班主任应该听取全班同学的意见,一起讨论,共同决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学生取得进步时,班主任应该奖励他们,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当孩子犯错误时,班主任也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惩罚,以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组织者,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以促进学生良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质量的策略[J].郭金燕.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
[2]试论小学班主任提高工作质量的主要途径[J].冯具元.才智.2017(30)
[3]谈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J].郑勇.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4]如何做好一名小学班主任[J].钟翠莲,鄢力.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1)
[5]班级管理策略研究.赖旭.时代报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