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官
单南宁市三塘镇同仁小学 广西南宁530216
摘 要:德育教育即是对学生进行除了基础知识之外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综合性教育,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的关键工作部分,其致力于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与能力共同提高,是当下小学体育和整个小学教育需要予以充分重视和政策落实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通过简单阐述小学体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渗透的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分析当下教学现状和原因,思考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强化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 德育教学 因材施教 科学对策
小学体育使小学生获得体育锻炼、运动生理与安全知识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学科,其对小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完善相关规定与保障制度,结合实际工作现状,以尽可能地加强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发挥德育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的积极作用至关重要。
一、小学体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及渗透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
1、小学体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一方面,体育教育是实现德育教育的载体。素质教育要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德育教育即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对于小学体育来说,由于其有着丰富多彩的室内或室外活动,小学生也普遍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足够强烈的热情,大部分体育老师与小学生也有着健康和谐而相对自由的师生关系等,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使得在小学体育中更加具有实现德育教育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2、小学体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具体方面:第一,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合作探究能力。平时的其他课堂的讨论活动往往最多在一个人数有限的小组中进行,而体育活动则可以通过体育比赛等以班级为单位的竞争模式,以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合作能力。第二,有助于让学生学会遵纪守法,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在具体的标准与规范下实现最大化的自由。体育活动相对于其他科学知识,有着更为明确和准确的标准与规范,在具体的体育活动中,让小学生通过严格遵循体育活动中的规则,以此强化自身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遵纪守法的意识非常重要。第三,体育活动包括耐力训练、爆发力训练、接力训练等种种内容,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促进其养成迎难而上和坚持不懈等的优秀品质。
二、当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与原因
首先,有一部分教师体育专业知识水平不够,缺乏将德育知识与体育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相关训练和意识。小学体育是实现德育教育的良好载体,然而如果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难免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消极效果。其次,教师对教材内容掌握和相关运动的了解不全面,不能将德育教学和基础知识充分结合起来。在运用教学方法时,不能充分有效地落实“生本理念”,不能深入了解学生,不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另外,小学体育知识除了包含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更涉及到许多常识性的体育生理知识、体育安全知识、意志力和自制力的锻炼知识、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以及社会道德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加强这些知识的渗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最后,学校和相关单位对德育教育的管理水平不高,相关制度和标准不健全,缺乏具体的工作借鉴和参考。
三、强化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科学对策
1、加强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我们知道,具体的体育活动或体育知识的讲授仍然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教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实际引领者。
只有充分加强教师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其才能在教学时更好地言传身教。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通过体育教师学习座谈会、德育教育讲座、体育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以实现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
2、完善科学评价和监管机制并积极借鉴优秀经验
一方面,没有相对严格的管理规范和标准明确的要求,一项事情很难获得具有科学性和高效性的积极的工作效果。具体的教学单位乃至地方政府,应当积极结合实际工作现状,结合教师、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的反馈,积极设定一定的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鼓励积极落实德育教育的班级或教学单位,并给没有或不能够有效发挥德育教育工作意义的对象给予实际帮助。另一方面,德育教育要求自从提出以来,就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学单位的广泛重视,在相对长久的工作时间里,必然有一些取得了良好工作效果的教学单位和掌握了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技巧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加强知识借鉴以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尤为重要。
3、通过多种方法增加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合作性
小学生有着天真烂漫的性格和异于成人的对事物的好奇心,因此应用多种方法增强小学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合作性,有着影响深远的积极意义。第一,言传身教法,比如教师通过严格要求自身在户外活动中注意穿着、言谈举止和行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正确的体育运动着装、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以及团结友爱的处事风格的重要性。第二,游戏竞猜与鼓励法,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当积极参与进来与学生们尽可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积极通过暗示、示范、口头和行为表扬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和潜能。第三,榜样激励法,在有限的课堂和课外活动时间内,给学生适当讲解耳熟能详的体育英雄,比如“铁榔头”郎平带劲女排姑娘多次夺冠并打造中国女排的辉煌盛世;飞人刘翔通过田径场上的飞跃告诉世人中国人的能力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4、加强体育设备的使用和爱护,提高学生公德意识
在相关体育教学或娱乐活动中,难免要用到一系列的体育器材。首先,教师应提前将使用具体器材的规范而严格的说明告知学生,并让其在熟练掌握使用说明和充分重视安全操作规范的前提下,保障自身安全并适当注意爱护所使用的体育设备。公共设备的恶意损耗在我国中小学乃至大学中都屡屡出现,可以说,在小学阶段就做好学生加强体育设备等公共内容的使用和爱护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公德意识,可以从根本上优化甚至解决上述不良情况。因此,单单从加强体育教学设施和体育锻炼设备的科学使用和保护方面,就可以充分提现出德育教育有效渗透的积极作用和长远意义。
四、总结
综上所述,加强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科学渗透,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相关学生应当积极配合教学措施,相关体育教师应当积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借鉴相关优秀经验,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从而落实和发挥自身作为德育教育实行者的责任与义务。另外,相关工作单位乃至地方政府都应当积极重视起来,共同为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实和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做出积极的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冠廷.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6.
[2]卢亚南.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3]彭智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2):162-163.
[4]杨静.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报,2018(12):387.
[5]周兴华.探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德育培养的途径[J].华夏教师,2019(2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