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陈俊华
[导读]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陈俊华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玉河小学  四川成都  610405
        摘要: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够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入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需要探索有效性问题设计的策略方法,在课堂中有效的落实有效性提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去进行知识的探究,全面的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提问;数学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发展,提问这种教学模式目前逐渐受到了教师的关注,教学手段逐渐的广泛起来,通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有效提问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目前很多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没有认识到和学生进行问题互动的重要性,课堂中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所以导致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方式和方法,落实科学的教学原则,落实多样化互动,全面的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不足的表现
        (一)课堂问题提问目标相对模糊
        课堂提问是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中肯定都会通过提问的方式落实教学活动,但是想要发挥出提问的功能,肯定需要做的就是有效提问。但是目前很多教师针对如何更好地做好有效提问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另外在具体课堂提问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因为受到了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所以设计的问题情境无法趣味性,深度不够,而且在问问题的时候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还有的时候教师提出了问题然后自己回答问题,这样一来超出了学生自己的认知能力,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一个很好的引导。比如在数学练习课堂上面,很多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为学生会不会或者对不对,这样的提问根本无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形成有效的引导。
        (二)课堂中问题提问缺乏新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课堂提问也并不是为了服务好教师的教学过程,而是要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但是很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采取一人授课的方式,创设的问题过于依赖教材,所以提出来的问题缺乏新意,也缺少一定的趣味性,那么学生投入到问题思考和探究中的热情度不高,这样也很难以保证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另外无论是教师提问的问题数量还是问题情境创设使用的手段都存在问题,教师提问的策略很多年都没有变过,这样也就使得当前很多小学数学课堂缺乏一定的活力。
        (三)课堂问题提问缺乏互动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出问题最终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高效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要能够借助问题来达到互动。但是很多教师虽然创设了问题情境,但是没有发挥出教学的创造性,提出的问题无法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的时候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压缩问题,没有给到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还没有很好的互动,教师就给出了答案,还有一些问题浮于表面,这些也都影响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一)注重把握课堂提问时机,控制好课堂节奏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够进行的,教师必须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这对于提高提问有效性至关重要,恰当的提问时机可以帮助教师很好的控制课堂整体节奏,还可以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整个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很多教师不看提问实际,提问比较的随意,这样可能会给学生学习带来一些困扰,也会影响到学生接下来知识的学习。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时候,教师在一开始还没有给学生介绍四则运算相关的基础性知识,然后就设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乘法和除法的先后顺序对运算结果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虽然很好,但是提出的时机明显不对。那么在接下来进行基础的运算规律教学的时候,学会会容易分心,因为在头脑中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困扰他们,导致在学习的时候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还会出现一些学生不顾教师讲解自己往下面学习,这导致学生既没有学好基础知识,也没有掌握必要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是在给学生讲解了乘除法还有加减法先后关系之后再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时候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心理上有了充分的准备,那么也就能够积极进行思考,学生思维可以得到调动,知识内化效果也就会变得更加的轻松。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必须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这样才能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让整个教学的节奏也符合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
        (二)提高课堂提问质量,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要想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还需要提高提问的质量。高质量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提问的方式,注意不仅仅是单纯的借助文本的形式提问。比如在学习数学中乘法这个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三个小盒子,然后在每个盒子里面放进去三根粉笔,让学生计算出算式。然后教师调整盒子的数量还有盒子当中粉笔的数量,借助这个操作来给学生设置问题,这种提问的方式就比较的直观和有趣,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乘法这个概念,进一步深化对于这部分知识掌握的情况。另外教师应该为学生设置一些更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进行思考,从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进行长方体还有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方式,然后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区别,当学生对这些概念都非常的清楚地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正方形计算的公式,学生跟随着教师的引导开始进一步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差别,然后根据掌握的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公式得出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方法,这样也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同时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提出了问题,很多时候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给出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自己就直接给出了答案。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提出了问题直接给答案。应该有一个引导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给出了问题后回顾教师课堂讲解的时候然后结合教师的引导进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进行一定的分析验证,最终得出答案。这些都需要时间,所以教师必须要保证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
        (四)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提高评价效果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同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通过评价能够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评价或者对同伴进行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路更加的清晰,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掌握要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策略,教师需要明确课堂提问的意义,要注意思考探究有效提问具体的策略,可以借助课堂有效提问提高整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1~82.
        [2] 张颜茹.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交往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8.
        [3] 朱莹.小学数学低年级段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M小学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