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爱玉
惠安县涂寨中心幼儿园 福建省泉州市 362133
摘要:学前教育是幼儿的启蒙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身心发展都在初始阶段,所以游戏教学就成了最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学习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游戏运用;实践探究
引言
游戏是孩童的天性,在学前教育中针对幼儿的发展规律,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教学是最适合幼儿的教学方式。幼儿在身心发展的启蒙阶段,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喜欢对感兴趣的事进行“研究”,喜欢“搞破坏”。如果用讲课的方式来教育幼儿,枯燥乏味的课堂并不会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游戏已经成了幼儿教育的主要方式,幼儿在游戏的环境下对事物进行认知可以帮助他们开发心智,开拓思维。
一、现阶段幼儿园学前教育现状
目前仍然有一些幼儿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幼儿很难融入到课堂上来,很难对教师的教授进行理解消化,幼儿对这样的课堂不感兴趣,所以根本就学不到东西。还有部分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不会根据幼儿的心理素质展开教学,通常都是一些刚毕业的幼教老师,缺乏岗前培训,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还不够。而一些懂得用游戏来教学的幼儿教师,在游戏的运用上缺乏细致的考虑,虽然他们知道在教学中要用游戏的方式来教育幼儿,但对幼儿接受游戏的能力没有充分的考量,游戏难度过大或缺乏有趣性,这都不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无法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达不到教学目的。当然还有一些幼师过于注重游戏形式,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在专注的玩游戏,没有领会游戏的目的,这样不能提升他们的学习意识,不利于他们形成在探索中学习的习惯。在幼儿的启蒙时期还要加强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帮助幼儿树立健康文明的道德观,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加强德育教育,在幼儿以后的发展中会受到很大的阻碍。
二、幼儿园学前教育引进科学游戏的重要性
游戏是帮助幼师展开教学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幼儿更容易地理解教学理论。在幼儿教育中加入游戏教学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减少幼儿走思的可能,让幼儿融入到教学中来。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加强幼儿的记忆点,每当幼儿想起有趣的游戏就能想起游戏里的知识点。科学游戏可以促进幼儿主动去学习,学习的速度和理解程度受幼儿自己心智的影响,他们如果可以接受这样的游戏就会有极大的兴趣投入进来,用积极的态度对待这节课,学习效率就会很高,而且通过反复的游戏动作,还会让幼儿形成机械记忆,把知识以某种具体动作的形式形成自己的记忆方式。
三、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采用游戏教学的教育方法先要保证游戏适合幼儿,保证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感受到快乐,并能选择幼儿喜欢的方式,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丰富游戏活动内容。
游戏的内容不能过于单调,这样时间久了幼儿就会对游戏失去兴趣,就会在教学过程逐渐退出,所以在设置游戏教育的时候要保证游戏的丰富性,提高游戏教学的质量。
首先幼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幼儿的脾气性格,在游戏中尽量设置能够符合各类幼儿特性的游戏环节,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进来,选择幼儿喜欢的游戏项目,让幼儿主动参与游戏;其次,在游戏教学中幼师要关注幼儿在生活方面的体验,可以让幼儿认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比如厨房用品,或者展示一些图片,这样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就会对游戏环节产生感性的认识,以及对生活中的物品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最后,幼师要对游戏进行思维延伸,将游戏引入到生活中来,让幼儿的情感得以升华。
2.创新游戏组织形式。
游戏组织的形式有很多种,但是为了提高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效率,要对游戏组织的形式进行创新。首先要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状态的游戏,幼儿身体各方面没有形成较强的平衡力,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幼师要选择简单的,时间不宜过长的游戏,还要注意变换游戏的方式,让幼儿的注意力保持较长时间的集中,增加幼儿活动的时间。其次,游戏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应该对幼儿充满吸引性,让幼儿对游戏充满好奇和兴趣是设置游戏的目的,过于简单的游戏因为没有挑战性,所以幼儿就会很快失去兴趣,在设置游戏的时候幼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游戏难度,让幼儿稍稍努力就能完成,这样难易交织的游戏形式,既能保持幼儿的挑战心理,还能满足全体幼儿的要求。最后,在游戏中幼师要让幼儿主动去做游戏,不要对他们进行过多地干涉,让幼儿自主地投入到游戏中去,让幼儿在多动手,多动脑,多交流的体验过程中,体验游戏中的知识。
3.营造良好游戏环境。
环境会影响一个人人的心情,长时间的环境影响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是保障幼儿高效游戏高效学习的基础。首先要对游戏环境进行选择,设计两种以上的游戏环境让幼儿自主选择,让幼儿轻松的环境中对游戏产生兴趣,幼师在了解幼儿的经验基础上可以让幼儿参与到游戏的环境创设中来,让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游戏环境,增加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均等的参与机会。这样幼儿就会在游戏中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并愿意分享自己的游戏经验,促进幼儿自主地、独立的、就有创造性地学习和发展,让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习,在自主游戏中成长,在自主游戏中学会与人交流。保证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环境的同时,还要保证游戏环境的安全和舒适,让幼儿在自主、宽松、和谐、安全的环境下展开游戏,让幼儿在这样的前提下好毫无顾忌,毫无约束的互相游戏,互相表达自己的情感,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个性,幼师温柔的眼神,鼓励的微笑等都会让幼儿充满信心,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去。
总结
学前教育中幼儿园的游戏教学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在幼儿的启蒙阶段,用游戏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既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还适合幼儿思维方式简单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特点,因此幼师在游戏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幼儿的特点,创设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化的、环境安全舒适的游戏,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幼儿才会释放自己的天性,提高学习的效率,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在游戏中学习可以丰富学前教育儿童的生活,还可以帮助幼儿在身心方面健康的发展,对未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梅崇铁.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6,(08).
[2]李春良,张莉.大班幼儿判断游戏活动的依据——基于儿童视角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17,(05).
[3]孙瑛.幼儿园绘本游戏课程的目标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