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
邓家铺名利完全小学 湖南省武冈市 422400
摘要:快乐教学法是对于传统教学法的挑战,注重语文教学中愉悦的学习氛围以及学生对于快乐学习的情感体验,这不仅将素质教育的人本理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而且完全符合小学生的自身特点,能够有效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来强化学生的快乐体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改善意义重大。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将快乐教学法的简介作为切入点展开相关的研究,接着又对应用快乐教学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笔者也为探究快乐教学法的具体策略而出谋划策,以期能够有效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工作。
关键词:快乐教学法;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引言:传统的语文教学采用知识灌输的模式,学生被当作了没有情感的知识容器,个人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就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了,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快乐教学法的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快乐教学法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体验予以高度关注,也给了学生足够的尊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将会成为必然的结果。因此,积极分析快乐教学法的意义和价值并探究其实施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快乐教学法简介
首先,快乐教学法指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引进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来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快乐教学法本质上是要借助学生对于快乐学习的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
其次,快乐教学法是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产生的,其基本原则与素质教育一脉相承,不仅要求教师贯彻落实生本理念,而且要求教师将因材施教的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足够的关注和尊重,快乐教学法对于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视也是生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因此也应该将生本理念贯穿到快乐教学法的各个环节中去。与此同时,结合学生的需求和能力选择教学内容,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观念的体现,也是快乐教学法的必然要求。此外,快乐教学法的实现要求教师能够寓教于乐。事实上,对于小学生而言,寓教于乐才是最理想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快乐体验。
最后,身心发展不成熟是小学生的普遍特点,他们活泼好动,自制力又比较差,难以长时间在枯燥的课堂中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效率的提升更是天方夜谭。而快乐教学法如同为小学生量身定做的教学方法一般,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
二、将快乐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且有助于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尤其是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快乐教学法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高度契合,能够更好地彰显语文学科的特色,给小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其次,快乐教学法在一定程度颠覆了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刻板印象。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将学生视为一个知识的容器来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生苦不堪言,丝毫体会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而快乐教学法的应用有望改变这种现状,进而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
最后,快乐教学法的顺利开展必然需要基于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基于师生之间对于彼此的深入了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积极改善师生关系,设法拉近师生的距离,而师生关系的改变对于良好学习环境的构建将会大有裨益。
三、将快乐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首先,语文教师通过积极的沟通交流来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不仅重要而且必要,这不仅对于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十分有益,还将会有助于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一方面,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主动走近学生,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另一方面,快乐教学法的贯彻落实必然需要基于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因为平易近人的语文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在这样的老师面前才会放下心理负担,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展现出来,而这些,是构成良好学习氛围的必然要求。
其次,积极采用情境教学法,并关注教学趣味性的增强。因为真实而生动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处于形象思维高度发达阶段的小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往往能够更加投入,进而才能深入体会学习的内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越是贴近小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境越能增强小学生的代入感,强化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趣味性的加入在情境的创设中十分有必要。也就是说,快乐教学法要求语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并尽可能地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最后,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故事和游戏来强化学生对于快乐学习的情感体验。小学生对于故事和游戏的情有独钟应该是与生俱来的天性。而故事和游戏与语文学科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快乐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不仅应该将语文教学同读故事讲故事写故事结合起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通过巧妙设计问题来引导小学生积极投入独立思考,在写故事的过程中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而且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来助力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是最能保证小学生的参与度的方式,也是最有利于小学生体验快乐的方式。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应该对课堂游戏的设计予以高度重视,将寓教于乐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去。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引进快乐教学法有利于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通过积极的沟通交流来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还应该重视情境教学法以及课堂活动的应用在增强学生快乐体验方面的独到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宗乾.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34):149-150.
[2]陆霞.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生(下旬刊),2020(10):42.
[3]欧阳芸,石小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法”的措施[J].当代家庭教育,2020(26):157.
[4]臧策.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136.
[5]杨文斌.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品位经典,2020(08):168-170.
作者简介:姓名:陈丽,出生年月:1987年9 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南省,单位:邓家铺镇名利完全小学,学历:本科,职称: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