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华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虹溪镇虹溪小学 652308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小学是我们学习生涯中的基础阶段,语文也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学好小学语文才有利于促进学生以后的发展,语文文化素养从小学抓起很重要,语文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各科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语文作为一门向学生传授国学文化的主要学科,它不仅培养学生基本读书识字的能力,更重要是的发展学生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深化对语文内在素养的感悟,提升学生的思维构设、促进审美和认知能力进步,完成对国学的传承。
一、实施情境教学,锻炼学生养成良好语文情境感知能力
情境教学方式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途径,因为小学时期的学生由于年龄原因,他们不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与知识积累,对于一些复杂的语文内容很容易出现距离感和陌生感。情境教学方式主要是根据教材内容所创设出来的教学情境,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中将原本复杂的语文内容变得简单化、直观化,促使学生积极融入所构建的教学情境之中展开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语文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不但可以吸引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语文情境感知能力。情境感知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能力之一,只有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能更加高效地学习语文内容。
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月光曲》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对文本内容进行一个准确的评估,寻找有关月光曲的资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剪辑),以此吸引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促使学生融入音乐情境之中,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篇文本内容;最后教师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形成语文情境感知意识,不断锻炼学生的语文情境感知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使学生在这样课堂氛围中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不断积累
我国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历史文化极为丰富且源远流长,有较厚的文化底蕴,语文知识内容更是我国文化历史的体现,语文教学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水
平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课文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将其文化素养等内容渗透到教学中,鼓励学生不断积累,引导学生养成记录优美词句与文化底蕴内涵段落的习惯,也可以要求学生背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另外,学校还要为学生创建课外阅读的读书课,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学生在兴趣的促使下会主动对课外书籍进行阅读,更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能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推荐课外文学作品类的相关阅读书籍,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与文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知识延伸,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层面。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一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文化内容,例如课文中对雨的描写,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描写的意境与情感,也可以根据课文知识内容为学生拓展课外知识,例如描写冬天、春天景色的文章,学生能通过文章阅读积累更多描写景色的优美词汇。课文中作者对秋雨的描写活灵活现,且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学生对描写景色的词汇有了一定的积累,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外有关描写景色的书籍内容,不断积累词汇与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三、倡导课堂上的小组合作互动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同样要让教学形式尽可能丰富多元,让学生有更多学习参与的空间,基于各种学习活动来发展锻炼学生的多元学科能力。课堂上教师可以更多的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交流,让大家在互动探究的背景下就所学文章做有效剖析,并且基于文本的分析解读和相应问题的讨论,加深就原文的理解。这其实也是在发展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让学生在过程中不断掌握文章分析的方法,并且积累一些有效的阅读技能。这才是语文课堂上应当带给学生的积极学习收获,这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典型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教学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教学的特点做合理的设置,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要真正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式的教学模式。
比如在学习《四季之美》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析讨论这篇文章,每一个组员找到文章中对于特定季节的描绘,分析这一季节的特点和美感。这种小组合作交流不仅可以让学生就原文的分析更好的推进,学生之间在交流交互时也能够加深就原文的理解认识。这不仅很大程度提升了文本教学的效率,这也让学生对于文章有更好的理解感悟能力,这样才会更加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建立。
结束语
语文并不是一个理性的学科,而是一个感性的,缺乏评判标准的学科。同时文化素养也是抽象的,难以琢磨的,但是语文文化素养的提高也是必要的。语文文化素养在人的一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之外,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气质。
参考文献
[1]范红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华少年,2020(12):57-58.
[2]户悦悦.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A].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一)[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3.
[3]蓝志坚.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