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室内体育课开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下   作者:孙权权
[导读] 培养“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展现室内体育课应有的风采,笔者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讨论等方法对本市几所小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主要发现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散漫、被其他课程挤占等问题。根据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课程资源、搭建教学平台、优化学习评价,以一种特色化的室内活动和评价方式让学生们去感受室内体育课的快乐。

浙江省瑞安市潘岱小学 孙权权

摘要:培养“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展现室内体育课应有的风采,笔者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讨论等方法对本市几所小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主要发现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散漫、被其他课程挤占等问题。根据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课程资源、搭建教学平台、优化学习评价,以一种特色化的室内活动和评价方式让学生们去感受室内体育课的快乐。
关键词:核心素养;室内体育课;课程资源;信息技术 
        前言
        体育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按其类型可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而室内体育教学活动又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了教学需要而组织学生在室内完成的课堂教学,是室外体育课教学的有效辅助及补充。改进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室内体育课教学内容,提高室内体育课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但很长时间以来,室内课体育教学在许多学校都无法正常、健康地进行。本人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针对本市4所典型学校的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初步采集到了有关小学室内体育课开展情况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展开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 现状分析
        关于调查题目的设置大致分为三方面:一是有关师生对于室内体育课的认识;二是目前室内体育课开展的现状以及影响室内体育课开展的主要因素;三是学生对于室内体育课课程安排的喜好。
        二、优化小学室内体育课堂的教学策略
        体育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在教学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出色地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除了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运动水平以及丰富的教学理论外,教学手段的合理化运用也很关键。随着现代化教育要求的提高,教学媒体不断地得到更新和普及,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体育课堂,依托信息技术这个大平台,天然的融入到室内体育教学的课堂中,我觉得具有深远意义。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优势。”因此在室内体育课教学时,我们应打破时空的限制,充分挖掘室内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教。
        三.搭建教学平台,体现“生本”理念
        新课程的改革明确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合作者。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话不愿说,有问题不合作,有方法不交流的现象普遍存在,可以说是我们教师的一块心病。经过调查分析,本人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教师本身的问题,包括很多方面,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机智、调控能力等;(2)学生“说”的能力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学生不“说”,课堂就无法实现师生互动,师生之间没有良好的互动,新课程理念就等于空谈,得不到顺利实施。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室内体育课堂上敢说、想说、会说、说得精彩,本人总结出以下四点:
        (一)创设情景,使学生敢说;教师要积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畏惧感,能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二)引导点拨,使学生会说;在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往往是零碎的、不连贯的,甚至会出现偏差,尤其是低年级段学生。
        (三)相信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我想只要给他们一定的空间,他们就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四)优化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确定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它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因此评价时,我们要以人为本,抓住时机,积极评价。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时,收获自尊、自信、满足自我需要。方法如下:
        1.例如在室内进行的一些趣味性素质练习、讲体育故事以及其它各种游戏时,我们要适时激励学生,多一点赞美,我相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自豪感和上进心。
        2.对于学生的一些发言或者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给出对与错的评判,而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形成共识。这样,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使“最精彩的话”从学生的口中说出。此时,我们要适时激励,延迟评价,让学生说精彩。
        3.建立一个室内体育课的奖惩制度,同时建立班级学分册,并以此为契机创建一个良性循环的竞争环境,相信学生们兴趣会更高,课堂纪律也会变得更好。
        四. 结论
        新课程把教学活动看成是课程意义不断挖掘、不断生成的过程,留下了体育课太多的不确定性,可变换的弹性目标、时间和空间。这种不确定性的特征并不意味着体育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信马由缰地开展教学活动,而是要求有更为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同样应有弹性。因此室内体育课就有更多可挖掘的教学空间。
        叶澜教授曾指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而新课程又赋予了室内体育课新的面貌本人认为:上“活”室内体育课,不仅是学生们的期望,也是我们体育老师的追求,我们一定要重视室内体育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路,做到室内室外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师生角色互换、言语激励、建立学分册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找到快乐。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育理念,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从而有效提升小学室内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实现室内体育课的真正精彩。
【参考文献】
[1]夏卢根.浅探成就室内体育课精彩的策略[J].教师,2012(34).
[2]马其阳.让室内体育课也精彩[J].新课程:小学,2011(12).
[3]李晓燕.发挥多媒体优势 上活体育室内课[J].学园:教育科研,2011(24).
[4]杨文轩,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王福江.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体育游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