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特色教学探究—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环境设计系教学实践为例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30期   作者:严黎1 刘瑶2付知3 蒋娟娟4
[导读] nCOV-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际,我国大学线上课程如火如荼的开展
        严黎1  刘瑶2付知3 蒋娟娟4
        (湖北省武汉市华夏理工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0 )
        摘要:nCOV-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际,我国大学线上课程如火如荼的开展。环境设计作为艺术学体系中研究环境空间的专业,本文探索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何减少疫情影响并开展特色教学。
        关键词:新冠病毒,人机工程学,特色教学
        一、课程安排背景及调整方式
        教育部于2月28日下发《部署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根据这个规定进行了多项部署:1.根据本学期课程总体要求对课表中每个月所上的课程进行细化调整。通过调整教学大纲和课表力争做到课程调动不影响整体教学进度,不影响教学计划,不影响公共课程的安排。2.调查环境设计专业所有老师的实际情况。对于教师家庭受灾状况和课程准备情况进行摸底和交流。并对出现问题的教师实行精准帮助。3.统计学生的家庭情况,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按时上课。对于确实有特殊情况的学生也通过沟通来调整这位学生相应的学习计划。
        二、建立特色专业课堂
        1.1课堂教学主题结合“抗击疫情”。
        在全球人民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通过课堂与时代紧密结合,让同学们除学到专业知识之外还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意识。
           《设计色彩》是本学期环境设计系大一年级下学期第一门网络课程,也是上课教师和同学们网络教学开展的第一课。本课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一直以绘画教室作为课堂训练支撑。在疫情的特殊时期,课堂训练已不可能。通过调查反馈得知学生大部分都没有教学所需要的硬件条件。绘画所需要的笔,纸张和颜料由于疫情影响送不到家。电脑也没有带回家。唯一可以参与教学的仅剩下手机。课程主讲教师通过分析课堂面临的问题采用三种方式完成线下课堂教学的替代工作。
        1.2通过QQ直播的方式与学生建立教学环境的搭建与沟通。
        1.3通过超星平台建立的资料的汇总与收集。平台可以在线收集同学们的签到和布置课堂作业情况。同学们在课下可以查阅收集资料和作业提交。
        1.4通过sketchbook app 让同学们在手机端完成绘画的工作。sketchbook提供高质量的画笔,同时可以从预设集中选择或制作画笔。软件可以保存自己的作品。拥有灵活的图层等众多功能。丰富的功能使它可以支撑老师的网络教学,满足同学们的绘画需求。
        运用多渠道满足教学条件的同时,授课老师把《抗击疫情.加油武汉》作为主题延伸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疫情的影响可谓方方面面,同学们也能深刻的感受到疫情带来的灾难。通过课堂调研大部分同学心里都希望能为家乡为灾区做一份贡献。所以当老师布置主题的时候和同学们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最后确定以“武汉之美”作为主要展现方式。
        
        2.2深度挖掘网络课堂教学的特点,将网络课堂的形式完全融入日常教学之中。
        《景观设计初步》是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类课程中的第一门课程,为将来的《景观设计专题》和毕业设计的景观方向选题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在开课之前一周教师决定在超星平台自己建设课程。当即准备笔记本电脑、麦克风、数字绘图板由于前期有在线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经验, 3 周时间紧锣密鼓地完成了 20 多个视频的录制、剪辑和上线,以及其他教学环节的建设与布置。此外,还有 10 多个教学视频正在持续制作中。


        (1)教学理念
        本课程综合采用了 BOPPPS 和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与方法。以课前引导、线上学习、课后答疑作为学习的主要路线,并设置形式丰富的内容,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练习巩固。
        (2)教学目标
        根据目前情况,本课程的线上部分以理论学习为主要目标,通过线上的录播视频和直播课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通过手绘练习、案例分析和小型场地设计实践辅导的方式培养学生
        
        (3)学情分析
        借助超星学习平台,通过后台可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具体学习情况如下:
        学生基本完成视频学习人数为 95%以上,观看全部视频和回看人数达到 80%以上;学生提交作业数量最 90%以上,除近日发布的作业外均已批阅。由于平台设置了提交作业的时间节点和督促提醒的功能,学生提交作业的效率有大幅度提高。也由于线上作业即时提交、即时批阅,无需学习委员催促、收集和整理等,所以即便三周内发布作业的数量达 16 次之多,师生并未觉得负担过重。
        (4)教学组织形式
        本课程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设计实践为辅。计划设置 48 学时为线上学习,开展理论部分的教学(含小作业练习);设置16 学时为返校后的线下学习,计划做学校测绘场地并进行模拟改造设计。
        目前已全面开展了线上教学方式,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对课程进行了精心的建设,每次课程均设置如下教学环节:
        ①签到——提前 10 分钟开放超星直播平台,学生进直播间签到。
        ②引导——采用超星直播平台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导入,布置超星泛雅学习平台的学习内容,并对本堂课的“主题讨论”和“作业”。
        ③线上学习——教师提前在线上平台进行了内容的建设,一般设置了 3-5 个任务点,如10 分钟左右的视频学习 3 个,拓展阅读 0-2 个。并设置一些非任务点内容(非任务点),如课件、主题讨论、设计资料和参考书等。学生并学习边做笔记,并按教师要求将笔记以“作业”的形式提交到平台,供教师批阅。
        ④线上作业——学生在进行线上学习后,要完成相应的作业。作业通过超星泛雅学习平台的【作业】功能发布,学生一般通过手绘完成后再电脑或手机上进行处理或分析,然后上传供老师批阅。
        ⑤答疑——通过超星直播平台,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通过超星直播的互动功能,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未理解透彻的进行讲解;设置有讨论环节的,对学生提交的言论进行评价;重点对学生提交的课堂作业进行讲解,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强调,要求作业不合格的学生撤回重交。
        ⑥批改作业——课后批阅学生作业。部分学生会多次提交,部分学生会拖延提交,教师均应给予相应的评价。
        (5)教学资源的利用
        本课程主要借助超星泛雅学习平台进行建设,在备课环节则通过各种平台搜集资料,尤其是同济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的相关精品课程,还收集到微课设计竞赛的教案和教学视频, 对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四、 总结
        通过开学前的充分准备,老师运用创新的上课方式在网络课堂开辟了新的“战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在线教学实践后,其效果达到甚至超过部分线下课堂。经过在线课堂的教学探索以后大家认识到教学质量的好坏不取决于上课的地点而是取决于教师对于课程的认知及准备的程度。当运用新的手段进行教学时,创新的思维、坚定的执行力和学校的广泛支持是其获得优秀教学成果的重要保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