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马婷婷 刘宁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下   作者:马婷婷 刘宁
[导读] 随着新课改实施,大众对学生核心素养越来越关注,而核心素养教育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综合性工程,它不是各个学科的单打独斗,而是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将学科进行深度结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比较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第六小学  马婷婷 726000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第二小学  刘宁 726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实施,大众对学生核心素养越来越关注,而核心素养教育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综合性工程,它不是各个学科的单打独斗,而是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将学科进行深度结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比较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基础知识类科目,具有非常抽象性的特征。在新课改理念影响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摒弃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逐渐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以便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教师要意识到他们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局限性,在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的前提下,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着重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提高数学素养。
        一、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课堂氛围消沉,学生参与积极性差
        现如今,很多学校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引起重视,积极寻求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式,虽然被广大教师进行推崇和认可,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效果非常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为学生预留探究数学问题的时间,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在这种低沉的环境中无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生思维形成定势,阻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现如今,很多中小学校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解题技巧方面,整堂课几乎都在讲解固定的解题方式。虽然学生考试正确率有所提高,然而这种成绩只是短期的,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会逐渐僵化,解决问题时只会一板一眼的按照教师的思路去解题。在数学教学中并没深入探究数字与数学规律之间的微妙关系,而小学是学生形成发散思维的关键时刻,如果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则很难在这一时期激发学生的发展思维。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1.借助于感性认识,培养学生逻辑能力。
        教师只有唤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更好的对学生开展思维训练。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思想发育尚未成熟,对很多未知事物抱有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这个特征为切入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热爱。


如此一来,学生在情境的熏陶下,能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从而能够获得思维的启迪,进而能够训练自身的逻辑思维。比如教师在讲解角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关于角的物体,比如扇子和五角星等让学生在观察真实角的过程中产生感性认知,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中涉及到一些定理和法则,这些教学内容对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定理和法则的作用,教师应创造富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抽象的内容能够产生感性认知,促使学生对这些定理和法则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2.展开分层教学,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学生思维能力存在局限性,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给予相应的指导。尤其涉及到重难点知识时,教师要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时,应认识到每节课重难点知识的重要性,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将重点知识进行诠释,促使学生将知识内化。
        此外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以及思维能力的不同,在讲解重难点知识时,要按照分层教学原则,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要融入重难点思维训练,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取得进步。比如教师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在布置习题时要按照分层的原则,对于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他们只需要计算正方体、长方体的面积即可;对于学习基础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将几何体进行变换,然后进行组合,最后再去求面积,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3.理论和实践结合,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点和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要融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能够提高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能够自主结合数学知识,将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以便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还能让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意义有更好的了解。比如教师在讲解元角分的问题时,教材内容涉及到了货币和买卖。为了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师可以模拟超市购物场景,然后将大家所熟知的商品以卡片形式作为替代,随后在卡片上标注每个商品的价格,最后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和买卖场景相结合,促使学生在实际交易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元角分的知识。
        总之,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为学生设计一系列逻辑性、关联性以及循序渐进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将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效的解决。事实证明,核心素养数学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数学积极性有明显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联想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文朝.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培养研究[J].才智,2018(06):132+134.
[2]谭必伟.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7,0(1Z).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