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下   作者:潘佳丽 林标文
[导读]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课作为劳动育人的重要课程阵地,在劳动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的融合过程中,既能形成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知,培植劳动情怀,又能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独特的价值优势,帮助学生在劳动中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劳动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广东清远广铁一中外国语学校 潘佳丽   林标文 511500

摘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课作为劳动育人的重要课程阵地,在劳动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的融合过程中,既能形成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知,培植劳动情怀,又能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独特的价值优势,帮助学生在劳动中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情怀、劳动育人
        一、劳动教育观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呈现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观点最早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中呈现的。列宁提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重视劳动精神的教育化,将劳动与学校教育相结合。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通过劳育的实施促进学生认识能力和本质能力的提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由此可以深切认识到劳动教育在育人中发挥着独特的教育作用。
        如今,中国正面临着百年之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对于国家的发展、健全个体的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观我国劳动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例如学生直接的户外课程较少,劳动机会减少、轻视劳动,劳动意识缺乏、有学生不会劳动、劳动技能的不足现象,这些都对于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正确“三观”的形成都是不理的,通过学习感悟,让广大学生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美丽的劳动认知,懂得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对全面发展学生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勤劳的品质自古以来都是对华夏民族生活的写照凝练和传统美德,现阶段重视劳动精神在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生根发芽,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劳动教育在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核心价值便得到继承与发展,培育学生高尚的劳动情怀、厚植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基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劳动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践行
        学科教学是传递知识、交流思想、培育素养、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阵地。在2017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文中,进一步强调贯彻教育方针,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其中新增了有关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进一步阐述了劳动教育的实施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的重要意义。
        在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高中思政课的劳动教育精神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三观培养都发生着巨大作用,这要求我们从学科的视角,充分挖掘劳动元素,厚植劳动情怀,发挥劳动育人的独特作用。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思想最先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并提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人也非常重视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论断。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在其教育思想中均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将劳动教育的育人重要性,把劳育确定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劳动是渗透一切,贯通一切的东西”的重要论断,要求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二者统一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人教版《经济生活》中的商品货币理论和价格价值论教学过程中,本人通过专题教学的推进,促使学生生成知识:通过劳动才能创造出物质资料。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进而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认同:劳动才能真正创造价值、幸福是奋 斗出来的,通过课堂活动的开展让他们懂得劳动产生美德,使他们坚信 ,只有通过勤奋劳动 和耕耘才能创造社会财富,真正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价值观念。例如 ,《经济生活》 中有关就业和民生的话题,涉及劳动者就业的重要原因,通过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社会人通过劳动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不断生产。同时劳动就业也使人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文化生活》的视角中,劳动教育归根结底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积极的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对正在成长的学生产生深远持久的熏陶和影响,培植学生心中的劳动情怀,间接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除此之外,劳动教育所提倡的劳动精神亦和我们伟大的奋斗民族精神、国家所号召的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在此劳动教育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好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劳动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促进学生在劳动技能的习得、生活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中,劳动教育也是对学生价值观念的教育能够起到正确价值观对学生的向导作用。劳动在于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劳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影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劳动教育总目标为指引,确立本课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的劳动价值观具体目标;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和理性思考中提升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017 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光明日报》,2020 年 3 月 27 日
[3]劳动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融合的路径研究[J].教学实践探索,2020.09:193-194
[4]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探析[J].现代交际,2019.09: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