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荣
四川省通江县回林乡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空间、实践、创新等能力的,现重要时期,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也重视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但效果不尽人意,没有找到有效培养方法,笔者在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发现,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培养方式,但是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需要注意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知识相对简单,但其中也不乏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如空间图形内容,虽然其逻辑性较强,但是该内容与其它数学知识学习的差异性在于,其操作、实践性更强,那么就不难发现,其比较适合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要想使其实现在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有有效的教学策略,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种适合进行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空间与图形能力的意义
第一,帮助人类认识现有的赖以生存的空间。儿童在世界发展中最先认识的世界是三維世界,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空间图形”。人先要认识周边的事物,然后结合事物的形状、颜色和特征进行实物间联系。其实学习中直观的模型表达是准确描述客观模型的最好方式,通过了解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第二,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发挥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空间图形能在继承几何课程优势的前提下,增设各个学校阶段的图形变换形式,通过变换器图形的位置、操作方向,不断地探索其内容,并给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能快速适应今后的数学图形学习。
二、以感性经验为依托进行教学
如果拿出15加63这类数字卡片让学生去计算,学生兴趣感低,但如果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化情境,使其以感性经验来解决就不一样了,如去让学生自己去教师创设的商店去买东西计算价格,这种形式学生会比较偏爱。那么在进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来进行教学。笔者总结了四点以感性经验进行教学的策略。第一是以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如学习“认识图形”以相关的实物图形作为教具相比于教师直接呈现出图形来告知学生是什么样的图形效果要好很多,如教师拿出长方形的尺子对学生进行展示要比拿出长方形这个图形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记住。第二,学生会看到许多空间与图形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转变为生活问题,学生能得到更直接的感触,并能以实际情况去进行设想。“周长”是小学阶段小学生必学的一项内容,周长的概念是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直接去理解数学概念比较困难,但是将其进行生活化的转变,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如笔者在进行这一数学问题的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场景,“某天你心情不好,想一个人到操场走一走,当时你低着头,但是当你抬头时发现你在不知不觉中又走回了原点。在这样生活化的情境创设中学生就容易感知什么是周长了。第三,恰当的运用生活实例。
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小学生更好地观察生活,确立空间与图形的概念。例如,在引导小学生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后就要鼓励小学生,尽可能列举生活中遇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例如学生会说粉笔盒的正面是正方形、文具盒的正面是长方形等。第四,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在运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时,教师要力求将小学生的个体认识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缩短,能够激发小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规律。例如,给小学生介绍正方体这个概念,就应该让学生亲手摸一摸正方体教具。
三、给学生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
第一,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空间。小学生对教师讲授的间接性知识往往不能很好地领会,只有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做的机会,才能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教师不要怕浪费教学时间,要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例如对“厘米”这一节的学习,为让学生真切领会到“厘米”这一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枝铅笔作为标准来对课桌的长度进行测量,从而建立学生的测量观念。第二,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在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做的过程,教给他们做的方法,教师更要给学生提供有益的指导。例如,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让学生计算:将两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如果光凭想象学生很难对其进行回答,因此要让学生先自己画一画,教师此时要给学生提出一些必要的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画数学、量数学,还可以指导学生拼数学、演数学甚至剪数学。第三,让学生感受到动手的快乐。数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理性美,空间与图形正体现了数学这种理性美。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学生才会真正地热爱数学。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动手实践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让学生理解“对称图形”这一概念,可以让学生用剪纸的方式来体验,将一张纸对折剪出图案,打开之后就成为一个对称图形,这样学生既获得了美的享受,又感受到了惊喜。这样一来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受到数学美的熏陶。第四,提倡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空间与图形教学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模仿和实践,同时也强调小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必须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答案,达到开拓思维的目的。这样有助于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探索问题,从而使小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提高,发展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结: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小学生的思维程度来说学习起来不容易,但教师运用一定的策略后,学生学起来会比较轻松,同时在这种策略的教学中学生能逐渐对学习学习有兴趣,能体验数学魅力,学生的各项能力也能随之提升,因此教师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需要寻找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培芳从训练思维到领悟思想——例谈“开放题”的教学策略[J]..新教师2014年Z1期
[2]任菊红.例谈“数学广角”的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14年21期
[3]张平.数学课堂“预习交流——探索延伸”教学策略[J].新教育2014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