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形势下中小学在线教学的教育思考和改进建议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赵胜启1 郭萍2 胡红波3
[导读] 整体上说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在线教育教学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碰到了诸多问题
        赵胜启1   郭萍2   胡红波3
        1.襄阳市第二中学   湖北省襄阳市   441000
        2.襄阳市第二十中学   湖北省襄阳市   441000
        3.襄阳市樊城区上茶庵中心小学   湖北省襄阳市   441000
        摘要:整体上说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在线教育教学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碰到了诸多问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从教育教学理念的现实碰撞、学校教学管理的智慧担当、在线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动作、在线教学的理性追求等四个方面对在线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在线教学;问题分析;改进建议
        
        为共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教育部提出“听课不停学”,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响应,尝试将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整体上说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在线教学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对在线学习课程及授课方式感到满意和基本满意。
        调查反映,疫情形势下在线教学也碰到了诸多问题,比如面对在线教学,学校教学工作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在线教学和当前教学改革如何真正结合,在线教学的契机有哪些,在线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点在哪里,在线教学良好发展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改进,等等。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思考和改进。
一、教育教学观念的现实碰撞——在碰撞中审视教育教学
        1.在线教育对学校教育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
        学校教育因其天然使命和独特优势,一直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在整个教育中始终也应该处于老大、正统地位。学校教育有着天然的传统性,在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工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教育改革总是比较难真正推进。教育现代化推进已有很多年,还没有完全落地;未来教育已经起航,也还是梦想。“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项现代高科技工具,本可以提高教育效率、推动教育发展,但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是辅助、结合还是融合,还多是概念的更换。未来教育,是开放的教育,是重视学生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教育,是引导孩子主动探究和快乐学习的教育,是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是强调终身学习的教育,是更加智慧的教育,但是实际情况和此愿景不但有很大差距,很多的做法也大相径庭。全国“停学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一时间学校和老师普遍开展了在线教学,粗看调查结果满意率达到60%以上,似乎还不错。但是教育不是生产,这个满意率离学校和社会的目标还差很远。事实上,学校教育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变有许多不足,在线教学和学校教育结合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学校教育进行内部改革一直有,但多是修正,多是带着镣铐跳舞。但是既然挑战已至,又何尝不是机遇呢?毕竟大方向无需论证,接下来就是转变观念和不断实践的事。道理已经很白话了,我们追求教育质量,创造教育佳话,完全应该尽早借助信息技术和更新教学方式。学生在线学习普遍使用手机。“手机为学习,润物细无声”是学校面对的更为直接的挑战。学生用手机学习占比怎样才能高于娱乐性聊天和玩游戏?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手机电脑原来是可以大量用来学习的,是可以用来查资料的。这对学校教师讲课内容及形式的趣味性、严谨性、持续性、互动性、触动性、感悟性、收获性、成就感自然提出了要求。学生什么时候拿到手机首先想到的是学习,那自然也是对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的现实挑战。
        2.疫情防控战呼唤学校为学生上好人生大课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及时下发“停课不停学”的指令。学生不停的“学”,学什么?从调查问卷看,不乏把抗击疫情作为教科书对学生进行人生大课的教育的,并且调查数据也显示广大教师、学生几乎都一致认为面对疫情应该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责任教育、生活教育、自律教育、爱国教育等等内容。但是通过调查我们也看到很多学校和老师的在线教学仍是知识的传授,考试成绩的提升。传授知识,是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无可厚非。但是在全社会都按下暂停键的时候,我们发现教育根本就慢不下来,反而更加匆匆和繁忙,学校的教育教学仍是追求快速完成任务。孩子成长所缺失的人生大课,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学校教育自然不能也无法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真正买单,在教学中融入教育,结合疫情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环境卫生教育、责任担当教育、爱国奉献教育及自律独立教育,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关心学生保护视力、加强体育锻炼,增加免疫力,远离病毒等等,真的需要我们去唤醒。
        3.教学(学习)无需等待,因为时间奔流不息
        自教育部发布“停课不停学”通知以来,教师边学习边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和家长也积极克服困难立即投入学习活动。调查数据反映了教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可喜情况。但是新的教学形式也确实让许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一时间适应不了,调查资料显示对网课的另一种声音:在线教学只是权宜之计,空中课堂师生交流困难,课堂上无法监控学生教师鞭长莫及学习效率保障不了,学生自觉性太差家长监管无效或没人监督,网上上课就等于瞎子点灯白费劲,寄希望于将来回到学校再落实,如果家长不配合学习效果就是空谈,学生不自律作业无法检查落实不能真正到位,学生缺少学习氛围。这些问题有主观认识的原因,有短期内难以改善的客观因素,有长期对某些问题不够重视的历史缺失。面对作为应急之需的网课(将来怎么成为未来的趋势暂且不说),困难和问题确实不少,疫情防控按下了许多工作的暂停键,但是时间却无法暂停,它依然“逝者如斯夫”奔流不息。学校,是学习之地,教师学好了才可以教给学生学好。面对困难,想办法解决即是,多学习多研究多思考多改进,是基本的立场。这样来应对,会学习的更快,学生会受益的更多。有些学校领导每周都听课巡课、交流反馈,进而对学校在线教学谋划改进;有些教师愿意在备课上花时间、在讲课上下功夫、利用休息时间和学生进行答疑交流、对于网上的作业仍是一如既往地及时认真批改,甚至经常和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在调查中,我们也看到很多学生善于劳逸结合,能够自主学习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承担教的任务的老师来说和对于通过学习不断成长的学生来说,我们都无需等待,因为时间奔流不息。
        4.信息技术正在全面促进教学改革,要继续深化和普及
        有人形象地说疫情防控形势下的中小学全面上阵的网课是中国教育进入4.0时代的一次预演,是学生步入未来学习社会前的一次彩排。这个预演和彩排显然是因为被迫而显得比较仓促,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网课都有些准备不足,或者根本就没有想到平时所谓的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原来还那么处于初级阶段。在整个仓促应战教师队伍中,当然不乏优秀者,但是其比例却低得可怜。在教师卷“您的教学内容学生考试效果如何?”调查中,“学生合格率达到了90%”的比例仅为1.96%。 在学生卷“在线教学期间学校学科考试你的考试情况怎样?”调查中,选择“成绩上升了”的比例仅为3.72%。而学生卷“你觉得回到学校后,在线教学的内容是否应该重新讲授?”,认为“应该重新上课”的比例高达32%。信息技术不是不好,未来教育也很有魅力,但是预演和彩排告诉我们,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改革还要继续深化和普及。


二、学校教学管理的智慧担当——领导有担当,学校更有为
        1.择优使用在线教学平台。一是选好平台,可以选择两个平台以免意外;二是加强培训和实操。目前选用较多的是平台有QQ直播、钉定、升学e网通等。
        2.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一是学校领导下沉教学,常听课,加强研究、加强引导,坚持每日一听每日一结;二是为教师和学生尽可能提供多种服务;三强化线上集体备课管理,开展评课说课活动;四是统一要求,督促激励,点评或评比优秀网课、表扬优秀教师或备课组;五是落实线上教学考勤。
        3.夯实班级学生管理。一各班建立在线学生学习群;二是具体落实学校安排;三是监督管理学生,接纳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四是加强对学生的各种形式管理,如签到、视频照片、家长督促、学情调查等;五是关爱学生身体、了解个别学生缺课情况;六是建立家长群,协调师生家长的关系,加强学生管理,加强家校合作;七是尝试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充分发挥班干部课代表的作用;八是开好班会课、团课、励志课等。
        4.共同提高网络素养。面对学生兴趣减弱、网络卡顿、学生不按时进直播间听课、听课过程中聊天现象较多,面对家庭学习嘈杂、面对上课意外,都要学会心平气和。一方面提前做好准备,一方面加强学习。
三、在线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动作——效率不在空中,在教学环节中
        1.全员参与,各显其能。学校一线教师都要参加在线教学,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运用在线教学方式、体验和改变新的教学方式的机会。当然在具体授课安排上可以是优秀教师先行,其他老师进行补充,督促,检查,进而形成全员参与各显其能的局面。
        2.强化教研,细化备课。面对新事物,集体智慧尤其重要。井喷式进行在线教育,老师们可以说都是新手,每个人都会碰到新问题,此时正是教研交流的时候,技术操作特别是教学内容、课堂互动等问题应该通过教研活动进行深入交流共同解决。而在备课上则要更加细化,如备资源,备学情,备教学任务,备教学模式,备练习,备落实,备答疑,备激发学生兴趣、备引导学生思维碰撞等,比传统课堂教学备课要求多和细。
        3.择优选材,预习为先。疫情突发,学生没有纸质教材,预习更加重要,要提前布置和引导,预习的内容有具体。网络上优秀的教育资源很多,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整合优秀资源分享给学生,信息时代使优秀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不使用很可惜。在线教学特别要基于学生预习进行教学,学生没有预习则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新形式下,预习尽量少采用放羊式,要多一些具体指导,要使学生预习的任务更明确更具体更有利于落地。
        4.一言堂虽然可行,但是效率更难保障。因为传统课堂的特殊性,教师讲得多或许还能对教学效果有一定帮助,但是在线课堂上教师讲课如果还满堂灌就不能抓住学生,老师一讲到底,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了,但是学生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率很难保障。不排除有的老师善于讲授,也不排除有些学科内容需要多讲。如果非要满堂灌的话,在线教学也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像易中天老师那样讲当然效果会不错。
        5.上大课不如上小课,上大班不如上小班。在线教学,使上大课跨越教室限制成为了可能,一个年级不管是有500人还是有1000人;也使上小课或曰小班化教学成为了可能,再也不用担心学校生多教室少的问题了。关于大课与小课,调查显示大多数学校网课课堂形式一般都是年级大课和分班教学。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分班级上课,因为大课班级太多,学生多,难监控难交流,不是大师,不要轻易讲大课,动不动500人、1000人的大课,省了力但是效果不好;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尝试小班教学,小班人数相当于标准班级的小组,便于探讨交流。上大课的教师多着眼于讲和教,上小课方便互动和交流,教师更多地在落实学。班级授课,教师教学安排和原来课堂教学差不多;小班化教学,则要巧妙安排教师的课时啦。如果善于统筹,大课小课交叉,大班小班轮换,倒是可以尝试的,这样的安排有助于效率最大化。
        6.加强在线教学课堂预设和生成的针对性。善于把课堂时间、内容切分成模块,若干教学模块组成的一节课比囫囵一贯到底的一节课有节奏、效果也好些;课堂上的例题或练习务必精选,避免学生因为太难或太简单而厌烦,要善于举一反三;有时候面对课堂意外(比如讨论区学生聊天,发言偏离讲课内容时)不妨和学生在课堂上聊聊天谈谈心,在线学习情况下常常会有些问题超出预设;微课更适用于重难点内容的细化和落实;如果具备条件,可以场外连线,能连线相关专家当然好,有时连线普通一线人员现身说法或许会更真实更亲切。
        7.交流互动是在线教学的生机。在线教学中和学生的交流互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打开视频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存在,随时点名交流或直接音视频对话让学生多一些思考和参与;连麦交流可能有些占用时间,但是有价值的交流本身就需要花费些时间的,这是以学为中心,这是讲和学的统一;互动交流,不单是知识的学习,还可以是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素养的引领和思想的点燃等;大胆重构课堂,在课堂上敢于花时间和学生交流互动,为学生解疑答难,是翻转课堂的精髓,是在线教学应该焕发的勃勃生机。
        8.学科有差异,在线教学的环节应该各有侧重。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学科适合在线教学,经过比对我们发现事实上每个学科都有很多老师认为适合进行在线教学,这也和学生认可的适合进行在线教学的学科比较一致。当然,普遍情况是:文科好听懂,难在落实;理科理解难,严谨不乱。文科在线教学要在落实上下些功夫,理科教学上要重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总之,进行在线教学,应该根据学科特点,采取不同方法,不能一刀切。
        9.在线训练和考试,使教学者、学习者对效率更清醒。在线教学初期,教师们把精力多用在了技术操作和完成讲课方面,对训练和考试重视不够。所以在调查问卷中涉及学习落实情况问题时,不少老师充满了担心,不少学生则是心中没底。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效率如何,落实情况如何,这是极不利于教学持续开展和进一步完善的。但凡教学,不管是传统课堂还是在线教学,训练和考试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操作上,在线训练和考试貌似不便,实则一旦付诸运用反而很快捷,并且统计分析起来很方便,这是信息技术的优势。另外一方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线完成训练或小测试,很有成就感,从而对促进了自己的学习。这一方面给了在线训练和考试很大的启示。在线教学应该创新设计一些习题课、讲评课、反馈课,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在考试中调整自己的学习,在成绩交流中奋发向上。当然,不能为了考试而考试,练习考试的讲解不能枯燥无趣。
        10.技术学习为辅,回归教学艺术探究。在线教学的方式可以直播、可以录播为辅,也可以采用推送优秀资源等方式;但是“在线教学能否被认可,关键是能否提升学习效率。”教师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研究上来。与传统课堂相比,在线教学艺术有必要尝试任务驱动、少讲精讲、讲练结合、互动交流、在线答疑等切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四、在线教学的理性追求——有待解决的问题
        1.网络教学整体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大部分课程还仅仅是视频讲述性质的教学,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问题反馈和学业评价机制不够,与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征不符。
        2.教师在线教学的课程设计、课件制作的理论和技能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课堂呈现不够生动有趣,网络教学功能优势还未充分体现,优质课程不多。
        3.各个平台、兄弟学校间教学资源各自为阵,还需建立共享意识。一方面,各学校教师间缺乏交流,各平台资源众多难以甄别优劣。另一方面,目前尚未形成集中名家大家开发优秀课程资源的积极竞争局面。
        4.学生监管需进一步科学化。教师摇身变主播,家长当监考老师,学生被称为“神兽”。线上教学把学生的监管交给家长,有些学生打着听课的幌子,长时间玩手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提交等一系列问题令家长束手无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