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30期   作者:李文华
[导读] 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渠道,它不但能促进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学生对科学的理解与认识
        李文华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柴河第三小学,黑龙江 牡丹江157131)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渠道,它不但能促进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学生对科学的理解与认识,而且促进其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探索事物,提高了自身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打下夯实的科学知识基础。本文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并提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冀为这一领域的教学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科学素养
        随之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展开和深化,人们愈发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这不但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落脚点,而且对个人生活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小学科学学科的设立,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途径。故而,在现代教育环境下,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主导思考,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需要来优化教学方法,以此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断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果。
        一、链接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众所周知,科学与生活的关联性,科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它们相辅相成,紧密联系。这同样是教师在组织科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方面。故而,要想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就需要将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进行整合链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并以科学的态度分析及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地做到科学知识的学以致用,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一重要目标。
        例如:以“杠杆的科学”一课教学为例,笔者首先紧密结合小学生这一阶段的发展特征,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精心创设了生活情境,旨在激发和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促进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提升科学素养。笔者在课上向学生发问:“请大家思考,路上有块大的绊脚石,谁能运用轻松的方法将这块绊脚石撬起?”该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热情,他们热火朝天的探讨着。笔者很高兴有不少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想到“撬棍”,来启发其他同学。笔者借此机会,导入了新课“杠杆的科学”中的原理,有的学生感慨生活中真是处处见科学,能够通过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上,笔者链接实际生活,唤醒学生的科学意识,从而不断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
        二、引导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与实验密不可分,实验的合作性及易操作等特点,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动手的欲望,点燃其热情,而且易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与此同时,实验探究功能在科学教学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故而,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开展一些实验践行活动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及树立科学观等,从而以此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达到显著的培养效能。
        例如:以“解开生物结构的秘密”一课为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开展实验前,将引导学生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划分若干小组,随后以制造问题悬念的方式开启小组合作之门,引发组成员深入探究新知。笔者抛出的问题有:大家想不想知道头发在显微镜下的样子?厨房为什么要分为生食与熟食砧板,以及砧板反复刷洗后,就一定干净吗,有没有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微生物)?为什么鱼缸里的水会变绿呢?通过一系列的疑问,调动起组成员的探讨兴致。待组成员探讨完后,笔者让组代表展示小组成果,为了验证学生的思考猜测,笔者引导组成员取鱼缸里的水进行实验。鉴于学生在实验前已进行初步思考与探讨,建立一定的合作意识,故而,在小组实验时,在制订实验方案和记录实验成果时,组成员间的协作和谐,配合默契,在强烈的求索欲望驱动下完成了实验教学活动,教学达到了理想效果。
        
        三、拓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随之新教改的发展,在素质教育观趋势下,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被提上日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避免传统机械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注重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明确教学要求及内容基础上,根据学科知识点延展教学内容,以此达到开阔学生的思维,以及丰富课堂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拓展的知识内容要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这期间注意避免机械训练,同时延伸扩展的科学内容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扎实巩固学生学科知识基础上,不断深化科学层次,有效进行拓展知识的迁移,拓展学生学习视域,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以《让灯泡发光》一课为例,灯泡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笔者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学习这一常见物品发光的内在原理,并继而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灯光不亮以及影响灯泡亮度等问题的原因,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点拨他们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强化他们的践行意识。在该课上,笔者依据灯泡发光的核心规律及基本原理,延展出更多的相关问题及知识点,以力求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他们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而言之,科学素养是学生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也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故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科特质,根据学生发展特点,运用正确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充分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健康综合的发展。基于此况,笔者以此为研究课题,对科学素养的培养对策进行研究,以期待对这一领域教学有效开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裘群雷.浅析核心素养价值取向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8
        [2]高雯雯.人文视角关怀下的小学科学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