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与传承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吕芳芳
[导读]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传统文化渗透,有效彰显立德树人的本质
        吕芳芳
        扶余市第一中学 吉林省扶余市131200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传统文化渗透,有效彰显立德树人的本质,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并自觉转化为自身的进步意识和价值观念,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渗透;传承;
引言
        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可以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填补教学缺失。语文教学中,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推动学生素养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当前社会中,网络逐渐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教育优势,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这一工具,将传统文化引入到高中语文课堂中,带给学生新的学习感受,强化学生的综合学习效率。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增强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首先,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心智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诸多典故、哲理、事件等,不仅在特定环境下有重要意义,对于当代中学生的心智发展也有很好地熏陶作用,如其中蕴含的孝道、忠贞、守信、明礼、度势等,对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传统文化渗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国的对外交流越来越广泛,对于文化自信的要求非常高,故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深度提升学生的国家自信,文化自信,这样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三,这是中华传统文明进一步传承和发扬的需要。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其中有繁荣,有衰败,有动荡,有抗争,更有中华人民的不懈奋斗。高中生是即将成长起来的崭新一代,他们的身上不仅肩负着个人实力,更有极强的,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家国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渗透,能够更好的增强他们的文化传承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积极努力。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增强传统文化渗透的积极策略
        (一)设教学情境,推动学生在情境中去感受
        优秀传统文化多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为此,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若是生搬硬套对学生进行灌输与传授,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与排斥的心理情绪,进而影响其后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与信念,从而导致最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也不理想。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采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巧妙渗透,灵活引导,让学生一层层解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去实现更深刻的认知、理解,并能转化为自身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行动。而要想更好地达成这一效果,借助便捷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无疑可以发挥出其突出功效。比如,我们教师在面向学生进行古诗歌的教学时,便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古诗词内容的音频,让学生在富有感情的吟咏声中去走进古诗词所营造的优秀传统文化世界。
        (二)强化情感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适当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以及习惯,不要强行教育,也不要突兀教育,引起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

为了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教师可以适当地穿插情感教育,以情感为载体,将传统文化输送到学生的心中。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传统文化信息。综合来说,语文本就是一门情感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情感的熏陶下,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例如,在讲解《沁园春·长沙》、《雨巷》以及《再别康桥》一类的抒情诗词时,教师就可以基于情感的角度,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这些诗词的背后信息,加深学生记忆,使之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三)结合文学著作,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国有非常多的传统名著,在这些名著中能够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展示给人们。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这些名著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文化价值,从而潜移默化地学习传统文化。在当下,我国还特意成立了研究文学名著的学科,例如“红学”,这是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科。在我国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解读角度十分广阔,其中的文化蕴藏也颇为广博。特别是经过时间的考验后,其中的文化价值得到了更多的体现,也因此更加适合后人探究。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一种“抛砖引玉”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自发的进行阅读,进而更好的感受其中的优秀文化。我国的优秀传统著作浩如烟海,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其中的文化价值,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从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多的积极因素。教师可以将阅读计划穿插至教学预案中,通过针对性的安排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阅读名著,汲取其中的文化精神,不断充实自身的道德文化素养。这些优秀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有更好的自我认知。
        (四)延伸至课外阅读,积淀学生人文素养
        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课堂之外的社会生活才是我们丰富的学习外延。为此,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就不能仅仅将目标局限于教材中,停留在课堂上,而应当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深入进行充足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浩瀚的书籍海洋中去了解,去接触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开阔视野范围、丰富学识与见识的过程中积淀下丰厚的人文素养。
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民族认识,强化学生的学科素养,同时这一行为也是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长远传承的重要举措。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情感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认识,加深传统文化在学生学习以及思想上的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燕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与传承[J].文学教育(上),2020(11):74-75.
        [2]林通伟.浅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承[J].试题与研究,2019(19):186.
        [3]罗德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承策略探究[J].高考,2019(16):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