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刘东俊
[导读] 深度学习是一种以生为本,注重学生主体性激发,是自主、质疑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
        刘东俊
        赤壁市第二实验小学  437300
        摘要:深度学习是一种以生为本,注重学生主体性激发,是自主、质疑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就语文学习而言,深度学习落实着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的训练;着力于学生的语文思维、审美力的提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深度学习,在阅读思考、联系生活与想象的发挥中,获得语文知识、能力与阅读品质。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策略
引言
        如今社会节奏在不断加快,人们都在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资讯阅读,此类阅读大多数属于浅阅读模式,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浅尝辄止。学生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受到浅阅读的影响,没有深入进行分析,对文章的理解浮于表面。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帮助学生们掌握了深度阅读的方法,才能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一、鼓励学生参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的主要目的除了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能力之外,还有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深入学习不仅需要教师带领,更需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索和自我思考,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课前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让学生更容易对文章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观潮》为例,由于很多学生没有真切体验过,所以很难理解课文中描述的自然之壮美,所以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在课前播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对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也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更多讨论和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外部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入课文情境。以《古朗月行》为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逐字翻译,通过分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大意和主旨。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细致、有效,但是忽略了学生的自主自考空间,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的方式,以“大家有什么方法可以理解这首诗”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想法。外部学习氛围的营造可以借助课外辅助材料、影视素材等让学生对文章的背景或者人物情节有初步了解。以《草船借箭》为例,可以通过《三国演义》相关影视片段的观看让学生对“借箭”的经过及结果有初步了解,同时也对课文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更深刻的体会。当然,鼓励学生参与并不代表弱化教师的作用,而是让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承担辅助者的角色,对学生想法、创意给予肯定的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带领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最后,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一些学生感情充沛、善于朗诵,一些学生逻辑严密、精于分析,一些学生共鸣力强、善于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在学生自由发言的环节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成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优势资源。


二、生活情境教学法
        深度学习视角下,教师在阅读课上应当采取生活情境教学法,将阅读材料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一方面,在心理上缩短学生与语文课程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能动性、积极性。另一方面,生活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学会将书本上的知识或者自己通过阅读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促使深度学习目标的落实。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采取生活情境教学法,使阅读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上《画杨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购买一个或多个杨桃,将它们带到课堂上,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站在讲台上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展示杨桃,使学生看到不同形状的杨桃。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给学生分析课文,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课文内容并且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东西是不相同的,从而达成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的目标。又如,在上《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等课文时,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分享一些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以此唤醒学生的情感。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解读课文,学生对课文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加深刻的感悟。
三、合作探究学习,引导深度参与
        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宄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做到优化课堂教学。如学习了《海滨小城》第四自然段后,我引导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小结,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这一环节和“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是相符的,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深度理解。这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且能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理解与运用之间互为因果,即应用是理解的结果,而理解了才会运用。之后,我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宄的方式主观能动地学习《海滨小城》第四、第五自然段,力求以学法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活学活用的目的,使学生实现“学会”到“会学”乃至“乐学”的转变。此过程中,教师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把课堂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深度参与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行深度学习理念,通过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推动学生主体性、合作性的阅读和思考,促成他们阅读兴趣、阅读分析方法和思维能力提升,达成阅读教学效果的增强。
参考文献
        [1]曹国露.探索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新路径[N].语言文字报,2020-05-08(002).
        [2]吴艳.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19(33):130+132.
        [3]王美娇,王岩.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