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圣奎
(重庆市开州区临江镇中心卫生院;重庆400000)
摘要:阴道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产方式,也称作顺产,在一定的产力作用下、良好的产道环境中以及健康的胎儿三种因素处于正常的情况下,胎儿经过阴道进行自然分娩的方式,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引导分娩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部分的产妇会在分娩期出现产后出血的问题,产后出血属于阴道分娩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在进行阴道分娩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分析分娩期产后出血护理进展。
关键词:分娩期;产后;出血;护理进展
前言:分娩期产后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分娩期的并发症,通常是胎儿分娩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很多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的2小时以内。晚期的产后出血是在24小时之后,通常发生在产褥期,子宫大量出血,一般发生于产后1-2周内。晚期的产后出血比较的严重,使得产妇血压急剧降低,甚至于休克、死亡,对于产妇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对于分娩期的产后出血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护理,通过有效护理避免和减少产后出血的问题。
一、分娩期产后出血的预防
护理人员要对于产妇的生产进程密切进行观察,若是发现产程停滞,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处理。在第二产程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于产妇的会阴状况进行评估,指导产妇以正确的姿势进行生产,协助产妇胎头俯屈,以免造成软产道的裂伤[7]。对于产妇的第三产程,护理人员要对于产妇的胎盘剥离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测,协助胎盘娩出,对于产妇的软产道要及时进行检查,若是发现有裂伤,要尽快的进行缝合。另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注意产妇宫缩的状况,检测胎儿的胎心以及胎动的变化,耐心指导产妇合理、科学的进行生产。在胎盘分娩以后,要对于胎盘以及胎膜的完整性进行仔细的检查,若是发现有血肿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将血块清除[1]。在第三产程中所要运用的预防措施:应该根据产妇的情况使用宫缩剂、对于脐带进行控制性的牵拉、延迟钳夹脐带以及产后的子宫按摩等。对于一些重症的产妇要采用构建多个静脉通路等,使得产后出血即并发症减少。若在2小时内无异常情况,护理人员要将产妇送入病房,鼓励产妇与新生儿进行亲密的接触,引导产妇进行哺乳,有效增加母婴之间的感情,促进产妇的子宫收缩,减少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在产后应该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引导产妇进行情绪的宣泄,确保产妇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不但有利于产妇的哺乳,还能够避免产后抑郁症的产生。护理人员在产后也要给产妇进行健康宣讲,给予产妇合理的饮食指导,为产妇讲解一些腹部按摩的方法,提高产妇的认知程度,促使产妇凝结血块的有效排除,使得产妇的身体恢复更加良好[8]。在产后的24小时内,也要重视产妇的情况,鼓励产妇适当进行一些运动,加强身体机能的恢复,降低出血量,促进产妇的身体能够更加健康发展。
二、分娩期产后出血的急救
对于产妇出血后的急救是非常关键的。若是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应该立即实施抢救方案,抢救的人员应该立刻就位,由一定的负责人进行指挥和分配,促使抢救的工作可以更加顺利的开展。其次,对于产妇要及时补充血容量,构建两个以及以上的静脉通道,若是必要时可以采用留置的针头;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皮肤颜色、表情等,准确把握患者静脉输液的速度,避免患者因输液过多而造成相应的肺水肿;保持患者呼吸的通畅性,及时让患者进行吸氧,采用双鼻导管流量。进行吸氧的过程,还应该注意患者吸氧的情况,例如患者面颊、指甲以及唇周是否逐渐变红润,患者呼吸是否正常。要进行子宫底的按摩,使得子宫收缩,促进子宫壁血窦闭合[2]。通过按摩可以将其子宫腔内的积血压出,避免使得子宫收缩受到影响,有效达到止血的目的。另外,产后大出血相比于阴道大出血,所谓的细水长流的出血性较大,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在对产妇进行检测时,若是发现产妇的出血量大于等于200毫升时,一定要高度的进行警惕,存在有产后出血的可能性。此时,要认真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并且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出血处理。最后,对于一些有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存在巨大儿以及多胎妊娠等的高危产妇要多注意观察,主要是由于此类产妇的相应心血管系统在怀孕期间发生了一些功能性以及器质性的病变,若是发生产后出血,进展会非常的迅速,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对于这类产妇从开始生产到结束都要密切的进行观察,出现异常情况后要及时的进行处理,避免更大的危害发生。
三、分娩期产后出血高危并发症方面的护理
产后大出血比较严重的临床表现是弥散性的血管凝血以及失血性的休克,这些都会造成产妇死亡等。产妇在分娩结束后短期内会大量的出血,接着会迅速发生失血性的休克。所以,护理人员要对于产妇早期的失血性的休克症状进行严格的把控,例如无尿、恶心、口渴、胸闷、呕吐、眩晕、呼吸急促、打哈欠、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以及意识模糊等。针对失血性的休克,应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早点进行血容量的扩充,不然,若是进入到休克的中期和晚期,机体微循环床开放,就要在进行血液的补充,也不能够获得好的效果,还会加大机体相应器脏功能的障碍。对于产妇发生出血性休克是否该及时进行大量血容量的补充,很多研究者对此都存在质疑,认为大量的补液会使得血液稀释,造成稀释性的凝血功能障碍。但是目前缺乏一定的证明。DIC是产妇急危症的一种,其发病率比较低,然而若是发生,病死率比较高,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救治工作,严格、仔细的观察产妇的病情以及生命体征等,做好一定的用药护理以及抗感染护理等,保障产妇的抢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3]。
结束语:很多病例研究表明,对于分娩期产后出血运用有效地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产妇进行术前、术后以及术中的护理,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概率,促进产妇在产后能够有效恢复。
参考文献:
[1]高永妍. 分娩期产后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07):63-65.
[2]陈健伟. 分娩期产后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J]. 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6):5191-5192.
[3]边彩云. 分娩期产后出血护理研究进展[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05):1191-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