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兵
(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 目的 探析抗精神疾病药物联合氟西汀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0例患有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精神疾病联合氟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ANSS评分以及用药不良反应。 结果 结果表明,观察组在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后SAN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比可知,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特别是出现阴性症状的患者,采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氟西汀能够改善患者病情,对患者体重过度增长起到控制作用,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水平,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抗精神疾病药物;慢性精神分裂症;有效治疗;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它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特征表现为患者个性、感知、行为、思维等多方面出现障碍[1]。该疾病的持续周期比较长,如果患者在发病急性期间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会呈现出恶化的情况,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2]。目前,关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暂无特效治疗方式,但如何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0例患有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展开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0例患有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观察组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18-40岁,人均年龄(35.18±2.14)岁;病程3-8月,平均病程(3.18±2.48)月;对照组男性55例,女性25例;年龄20-41岁,人均年龄(36.71±2.10)岁;病程3-9月,平均病程(3.94±2.13)月。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P>0.05)具对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纳入标准:无其他重大疾病,临床资料完整,近期无接受其他相关药物治疗,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排除标准:患有其他重大疾病,存在肝、肾、心功能不全,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排斥医生治疗。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精神疾病药物(25mg/d,10d一疗程)治疗。(是否将“抗精神疾病药物”改为利培酮4mg/d,28d一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氟西汀(生产厂家: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4844;规格:20mg;用药标准:20mg/d,28d为一疗程)治疗。
1.3疗效标准
(1)关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痊愈:患者无不良症状;显效:患者不良症状得以改善,发病次数得到缓解;有效:患者不良症状得以缓解,发病次数不变;无效:治疗后患者病情未得到改善或加重情况。
(2)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情况,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病情情况越好。
(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如头晕、焦虑、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患者治疗效果
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内容所示。
3讨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严重的精神类疾病,尤其是该病的阴性症状,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发病的机制与发病原因至今不明确,可能与中脑皮质多巴胺功能损伤有关[3]。主要症状表现为:情感淡漠、思维活动缺乏、意志贫乏、社交兴趣减弱、注意力不集中等[5]。
传统的治疗中,主要是依靠采用抗精神疾病类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能让精神分裂症患者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依旧没有达到长远治疗的效果[5]。而在当前采用抗精神疾病类药物联合氟西汀治疗,它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发病的症状,达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以及认知水平,从而最终起到较好的预后功效[6]。 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0例患有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展开治疗,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AN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采用抗精神疾病类药物联合氟西汀治疗能取得更多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使得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与单用抗精神疾病类药物对比,抗精神疾病类药物联合氟西汀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更好的作用,治疗中不良反应更少,在改善患者症状及认知功能方面疗效更佳,其安全性较好、起效较快,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庆迎.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焦虑情绪与苯二氮卓药物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4):156-157.
[2]汪恺.试论心理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心理月刊,2020,15(11):239-240.
[3]程秋霞,赵徽.奥氮平、利培酮以及阿立哌唑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07):56-57.
[4]王阳.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服用奥氮平与氨磺必利的临床效果评估[J].心理月刊,2020,15(02):11+13.
[5]梁永珍,韦东民,周芳珍.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科,2019,14(06):748-750+747.
[6]蔡伟红,高艳红,张颜波.抗精神病药合并帕罗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