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九州
(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河南洛阳471013)
[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三联抗抑郁强化治疗双向抑郁发作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96例自2018年10月~2020年9月患者双相抑郁发作临床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选用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8例,常规的方案抗抑郁小剂量治疗为对照组,试验组用小剂量三联抗抑郁强化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MADRS评分和BPMS评分、有效率更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三联联合抗抑郁强化治疗双相抑郁发作,对患者发病症状缓解显著,可优化MADRS评分和BPMS评分且安全,对双相抑郁症状缓解显著。
关键词:抑郁用药;剂量;用药方案;艾司西酞普兰;利培酮;疗效
双向抑郁障碍病因复杂,病程长、发作次数多,这对患者的生活和个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近年来有文献[1-3]显示抗抑郁剂加心境稳定剂或联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治疗双相抑郁显著疗效,但在用药治疗方案和剂量方面尚无一致定论,故本文随机选自2018年10月~2020年9月96例患者双相抑郁发作临床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予随机分组研究汇报如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用西酞普兰 (CIT)(国药准字J20130028,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丙戊酸钠(VPA)(国药准字H20067474,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早晚2次服用VPA、40mg/d,且增加20mg/每2d,维持日剂量40mg,依照患者机体耐受情况调整剂量应在5mg~10mg、CIT每天清晨10mg口服。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每晚口服利培酮 (RIS)(国药准字J20120018,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依照患者机体耐受情况及疗效、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应在0.5~1.0mg 以强化治疗,疗程两组均为60d。需注意的是疗程期间,其如果出现睡眠障碍可予以使用小剂量笨二氮卓类药物进行干预。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精神抑郁状况,(1)选用由伦敦Guy医院和斯德哥尔摩Karolinska研究所蒙哥马利和阿斯伯格抑郁症MADRS等级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前后的精神抑郁状况,MADRS等级量表包含10项内容:自杀观念、抑郁、注意集中困难、抑郁诉述、动力不足、内心紧张、悲观思想、睡眠减少、感受不能、食欲减退,每项均有6个选项,均为0~6分,总分60,得分越低则症状越轻;(BPMS)躁狂评定量表13项内容用5级评分,每项0-4分,得分越低则症状越轻,(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效果,显效:患者治疗后的MADRS 评分比治疗前评分下降了≥50%且BRMS减分率下降75%以上,症状体征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后的MADRS 评分比治疗前下降在25%一50%之间且BPMS减分率在50%-75%;无效:患者治疗后的MADRS评分相比治疗前下降了≤25%或无变化、BPMS减分率少于50%;有效率=(显效+有效)/本组总例数×100%。(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头晕、头痛、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分析选用IBM公司SPPSS25.0做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²检验,P<0.05则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治疗前后的MADRS评分和BPMS评分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①②P<0.05)两组均明显好于治疗前,与治疗后同期相比试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②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之间比较 不良反应概率发生统计学差异不明显 (P=0.615>0.05),对照组发生口干11例、试验组发生口干9例。
3.讨论
双向抑郁发作临床症状表现具有复杂性,难治性,极易导致患者精神痛苦及身体功能损伤,这给临床医师带来巨大挑战而备受医学界关注。目前有关双向抑郁障碍药物治疗,国内的研究尚少,临床治疗仍主要依据国外防治指南诊治,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药物治疗仍是此类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用药及剂量尚未见统一标准。一项采用随机对照对72例双向抑郁发作患者均分为两组研究结果表明[5],心境稳定剂配合抗抑郁药治疗可改善患者精神状态,缓解病情,李聪颖[4]采取数字随机法对90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实验研究,对照组采取艾司西酞普兰加丙戍酸钠为期42天的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的利培酮治疗,结果发现可以显著的改善双向抑郁发作患者临床症状。
本研究小剂量利培酮联合西酞普兰加丙戍酸钠治疗60天实验组总有效91.67%,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王锐昊[5]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MADRS评分BPMS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王辉[6]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小剂量利培酮联合西酞普兰加丙戍酸钠药物动力学中患者中枢神经5-羟色胺抑制可增强甲状腺素和细胞外多巴胺浓度,进而达到发挥显著抗抑郁发作。综上,双向抑郁发作患者临床治疗在常规抗抑郁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利培酮,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
参考文献:
[1]洪军.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3):93-95.
[2]单玉.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临床治疗作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1):107-108.
[3]徐庆迎.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老年抑郁症伴发焦虑情绪的疗效对比[J].中国处方药,2020,18(3):80-81.
[4]李聪颖.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临床治疗作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7):56-57.
[5]王锐昊.运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20,26(14):118-119.
[6]王辉.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比较[J]. 中国医药指南,2020,0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