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基荣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广东 韶关 512000
摘要:变电运检一体在韶关供电局运作已有一年半,相对以往运检分离的传统管理模式,优化了资源配置,转变了管理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益。然而变电运检一体在融合的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运检双向融合的效果不高,在此基础上对变电运检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策略进行分析总结,促进变电运检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运检一体;双向融合;问题;改进策略
1引言
随着电力改革深化、智能电网发展及电力设备的不断更新改造,在传统的电力制度模式下,停电工作时运行、检修、继保及试验等专业人员需分别到现场作业,造成人力资源的重复浪费。现有的检修操作管理模式急需改变,变电运检合一成为了设备运维的新思路。然而在变电运检一体在实际运维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制约了这种电力管理模式的发展。
2运检一体化运作模式下的应用效果
“大运维”是采用“运行组+专业组”运作模式,整合了运行、继保、检修、试验等专业力量,在站长的垂直管理下,解决传统变电管理模式工作协作效率较低、跨专业协调工作量大等问题,经过一年半的运作,变电运检一体化应用效果显著。
(1)事故处理及应急响应速度更快。韶关站多面广,运检合一后办公地点设置在各巡检中心,由于地域优势,相对传统专业管理模式组响应速度更快,能更早到达变电站查找故障源。
(2)优化了资源配置,简化了作业流程。实施运检一体后,运行人员可协助开展专业工作,原专业人员可协助开展运行工作,工作时可共车出行,实现了人员、车辆、设备的集约安排,减少了人、车资源不足的制约。其次,在运检一体的模式下,充分协调了专业与运行专业工作,压缩工作许可、验收、终结和检修作业之间的等待时间,在本班组实现系统的计划编制、消缺、验收等闭环管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3)设备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在传统运行模式下,运行人员主要关注设备的监测,对设备检修、原理剖析度不足,运检一体模式实施后,原专业人员变成了各变电站的设备主人,以更专业的眼光开展周期巡视,能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及隐患,提升对设备的运维质量及管理。
3运检一体化运作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3.1培养“通才”目标有待提高
“大巡维”成立后,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运检人员由从前的“单一”工种转变为“运行+专业”工种后需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任务,具体的工作内容、标准、要求和难度都发生了明显的差异,因此要求员工在大巡维模式下掌握一专多能,一岗多证。但是现阶段巡维中心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员居多,学习能力下降,求学欲望不大,跨专业考证及完成现场作业的难度较高;其次,后继人才培养难度加大。新大学生需要掌握多个专业的知识,专业工作又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知识才能满足不同设备的检修要求,延长了新员工成长周期;最后,运检中心管辖的设备具有类型多但量少的特点,设备检修周期较长,运检中心人员容易忽略工作时的注意事项、具体要点,使得工作质量未能得到有效提升。显然,现阶段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数量的培养仍有待提高才能满足电力生产的要求。
3.2现场安全及工作质量有待加强
运检一体化后,运检人员需同时承担运行及检修专业工作,由同一组人员先后完成倒闸操作、安全措施布置、试验、定检及检修等全过程管理,而不同专业作业时所对应的风险点及控制点有所差异,运检员工对各专业的安全风险点理解不够透彻,在作业现场中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会导致现场安全环节脱位的问题。在工作质量方面,每项专业工作的标准、生产系统流程及规范均有自身专业的要求,运检一体后,运维人员存在同时承担多项工作时经验不足、“通而不专”的现象,会导致现场作业时未能及时辨识到现场作业质量关键点,在系统回填重要信息数据出现问题数据的现象。
3.3单一劳动强度过大造成工作质量下降
随着运检一体工作的开展,运检人员在工作量大的时候会被安排同时承担运行、试验、继保或者检修等不同专业的多重任务,作业人员需在不同专业的角色中不断切换并实施作业,会造成单一人员的劳动强度过大。伴随着工作标准的提升、停电可靠性的考核要求,同组员工因年龄偏大精力不足以在不同环节中饰演多重角色,这样使得工作许可、交底、检修、验收过程中出现把关不到位的情况,会导致作业风险加大,工作质量下降。
4运检一体化运作模式下的改进策略
4.1优化培训,持续推进“运检”双能人才培养
在运检一体后,要注重本班站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鼓励本班组员工能够掌握多项技能,确保满足所辖区域的日常运检所需。开展各专业的技能培训学习,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结合部门及班组的培训内容开展专业授课,提升自身的实际技能水平。扩展培训渠道及方式,通过班站内部工种轮换模式开展现场培训,结合实际工作配对人员组合进行交叉互帮互学,组织人员到专业班组跨专业跟班培训等模式提升运检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对于后继力量,在人员紧缺的专业领域,为新员工打造“一专多能”的培养方向,逐渐完善紧缺领域技能人才的递补增强,让新员工在未来的变电领域成为“万金油”。鼓励员工考证取证,加快运检融合的深度,逐步完善运检一体人才队伍的建设配置。
4.2优化流程及标准,保障现场作业安全及质量
运检一体在实施过程中,完善合理的生产管理制度,重签岗位责任书及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运检人员的岗位职责、奖惩规定。划分业务界面,设定专人负责,优化不同专业生产信息系统及报告流程、要求及标准,明确运检记录要求,确保运检一体化信息资料有序开展。在现场工作中,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制度,在同日停电即有运行又有检修工作时,合理优化停电工作量及人员安排,实施运行、检修人员的单项工作安排,避免运行、专业人员的交叉重叠工作,避免一人兼任多职导致许可、检修、验收等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形成有效监督。
4.3强化激励机制,加大运检文化渲染
运检一体人员来自不同班组和专业,仍保留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工作习惯及文化认同感,因此需要加强对运检一体的文化氛围渲染,培养团队合作及跨专业作业的积极性。通过团队文化建设,加强员工对不同专业工作的认同感,促进对不同工种作业的学习兴趣,尊重不同工作的作业方式,端正工作态度,增强团队相互作业的凝聚力量。适当强化激励保障措施,加大对跨专业作业的奖励制度,鼓励员工多持证、持高证,将持证数量及等级纳入工作量化考核及年度评A考核中,统筹好各专业的工分标准,实现多劳多得,提高员工跨专业工作的积极性。
5结束语
变电运检一体实施后,优化了运维工作模式,提高了资源的使用率,人员素质及技能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变电运检是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在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在运检一体开展过程中,各巡维中心应坚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等方式,结合变电专业的安全保障制度、工作指引及改革激励措施,提高员工融入运检一体的积极性,解决运检一体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运检一体的工作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泽鹏.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2),279-280
[2]张海涛,刘方方.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的分析[J].河南科技.2013,03:103
[3]洪焕森.电力主网运检一体化模式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8):108-109
[4]窦征,柴天富.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存在的问题[J].通讯世界.2015,05: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