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0月10期   作者:郭小兴
[导读] 目前在基层医疗机构广泛应用了基本药物,也逐渐增多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为了对基本药物进行安全、合理、有效应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查阅药品不良反应原始资料、访谈等方式,分析了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以及原因,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建议。
郭小兴
(常州市武进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151)
【摘要】目前在基层医疗机构广泛应用了基本药物,也逐渐增多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为了对基本药物进行安全、合理、有效应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查阅药品不良反应原始资料、访谈等方式,分析了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以及原因,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建议。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原因
20世纪70年代,世卫组织将基本药物提出,将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处方集以及标准治疗指南制定,可确保基本药物安全使用。在我国,基本药物是指剂型适宜、价格合理、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公众可以公平获得、可以保障供应的药品,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必需性,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质量稳定。1979年,在药品管理中,将基本药物概念引入[1],2004年,国家已经多次调整了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基本药物的原则是安全有效、临床必需、使用方便、价格合理、中西药并重,目的是保障基本药物合理使用以及安全有效,将以药补医局面有效改变,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行有效缓解,还可以将群众看病负担明显减轻,对人民健康起到一定维护作用,体现了社会公平,同时对医药卫事业发展也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临床应用意义较大。
1 不良反应
在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医师报告占比51.4%,占比40.6%的报告是药师报告,护士报告占比6%,其它报告占比2%,引起药品不良反应例次最多的基本药物是抗感染药物,然后是中药制剂,分析原因,与抗感染药物占比16%基本药物中生物制品以及化学药品存在关系,也与使用抗感染药物高频度存在关系。而且,任何一种给药途径均可以导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其中静脉滴注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最多。
基本药物可导致多种多样不良反应类型发生,可对人体各个器官以及系统造成累及,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皮肤损害。由于发生时间长短不同,患者临床表现存在较大差异,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痊愈。我们对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报表进行了相应调查以及统计,结果显示,不良反应包括10种类型,其中占比44.44%的报告是皮肤以及附件损害报告,分析其临床表现,是局部或者全身各型皮疹,包括瘙痒、斑丘疹、皮肤红肿、荨麻疹等[2],占比32.74%的是全身损害,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全身不适、寒战等,占比7.32%的是呼吸系统,主要临床表现是双肺布满干湿啰音、呼吸困难、咳嗽、气促等,占比5.42%的是循环系统,主要临床表现是胸前不适、心慌、心律失常、心悸、静脉炎等,占比3.52%的是消化系统,主要临床表现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呃逆等,占比3.06%的是泌尿系统,主要临床表现是少尿、肉眼血尿等等,占比2.35%的是肝胆系统,主要临床表现是巩膜黄染,占比0.81%的是骨骼系统以及肉,主要临床表现是肌肉酸痛、关节剧痛以及活动困难等。
2 原因
2.1药物
在遴选基本药物过程中,应对药物质量,稳定
性以及安全性进行把握。使用过程中。虽然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但是对比非基本药物来说,严重程度以及发生率均大大下降。换言之,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程度较轻。治疗之后,患者可以基本痊愈。对于基本药物来说,在不良反应方面,任何给药途径均可导致。其中注射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更高[3]。

2.2使用
在调研之中,由于用药不当导致的不良反应占比较多。
未按照药品说明书操作,可导致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患者注射部位发生静脉炎,主要临床表现是瘙痒、红肿、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疼痛或者可以触及串珠样结节,将导致静脉炎发生的其他可能因素排除之后,根据左氧氟沙星药品说明书注意事项,每100ml本品最少滴注60分钟,若过快,可导致静脉刺激症状,因此,在静脉输入抗生素过程中,应严格依据药品说明书相关要求,可避免类似不良反应发生。
不合理联合用药,可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合理联合用药,可增效减毒。举例说明,将丹参注射液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中,会导致患者发生两肺哮鸣音、呼吸困难、气短、心悸以及胸闷,会出现瘙痒、皮疹等临床症状,丹参注射液中成分复杂,并存无效成分以及有效成分[4],混合其他药物,可改变颜色、澄清度以及pH值,混合静滴丹参注射液以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会大大增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
不合理用药还包括针对特定患者使用单个药物不合理以及联合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前者包括剂量使用偏低或者偏高、药物过敏、用法不正确,特殊人群包括哺乳期妇女、孕妇、肝功能不良患者、老年人、儿童、肾功能减退患者等,应慎用、禁用或者对剂量进行调整,若患者将多种药物同时使用,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大部分有害,联合药物使用,可下降药效并增加毒性,可导致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包括变色、沉淀、分解等,若重复用药,其中含有相同成分,可升高患者血药浓度,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2.3患者
对于不同个体来说,由于体内代谢酶、遗传基因以及免疫系统均不同,药物反应也不同,若患者为过敏体质,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婴幼儿、老年人及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对药物耐受性较差,使用基本药物过程中,容易发生不良反应[5],应慎重使用。
临床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报建议,首先应该对基本药物重点监测目标进行共同制定,根据不同服务特色医疗机构以及不同层次医疗机构,对基本药物监测品种进行重点分配,落实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应将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平台开辟,各个地区药监部门应对相关工作目标进行制定,在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中,注意分析以及总结等。
参考文献:
[1]王书红. 论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现状与建议[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028(028):83.
[2]孟丽君. 头孢菌素类基本药物用药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 北方药学, 2018, 015(006):165-166.
[3]孟祥云. 某三甲医院2012—2016年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 安徽医药, 2018, 22(12):2470-2474.
[4]孟祥云. 某三甲医院2012—2016年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 安徽医药, 2018.
[5]俞华. 80例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分析[J]. 健康必读, 2019, 000(036):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