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曼1 代孔灵 李波2*通讯作者
(1云南省中医医院放射科;2云南省中医医院骨一科;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1.5T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脊柱外伤的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诊治的脊柱外伤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CT诊断腰椎脊柱外伤情况,观察组在CT的基础上加做MRI诊断脊柱外伤情况。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脊柱外伤的结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检出椎间盘突出20例、椎体脱位6例、脊柱骨折5例,脊髓损伤0例、无法诊断12例,诊断的总确诊率为72.09%;观察组患者中检出韧带损伤8例、脊柱骨折3例、椎间盘突出10例 、椎体脱位6例、脊髓损伤15例、无法诊断l例,诊断的总确诊率为 97.67%。观察组患者中韧带损伤、脊髓损伤的检出率及总确诊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核磁共振诊断脊柱外伤骨折的准确率较高,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 脊柱损伤;64排CT;1.5TMRI;临床价值
脊柱损伤多为T11~L1椎体,因缺少肋骨的保护,加上脊柱活动和牵拉比较频繁,以脊神经根脊髓损伤的临床症状为主,是较为常见的损伤部位。临床上常见的脊柱损伤的类型有韧带损伤、椎间盘突出、椎骨骨折、椎体脱位及脊髓损伤等。脊柱损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治疗及手术的关键[1]。为了探讨核磁共振诊断脊柱损伤的影像学意义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本文回顾性选取 43例具有CT及MR影像资料患者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脊柱损伤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做检查的影像检查类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只进行CT检查,有43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CT的基础上加做MRI检查,有43例患者。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类型及损伤原因等一般资料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查方法 (1)对照组:采用美国GE公司64排128层Light Speed螺旋CT对患者进行薄层扫描,时间≤0.75/360°,管电流设置为300mAs,管电压120kV,准直设置为64×0.625,采集层厚为0.625mm,矩阵设置为512×512,扫描后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容积再现技术等分析观察图像。(2)观察组:应用荷兰飞利浦公司Multiva 1.5T 磁共振成像 (MRI)进行检查,配合应用SENSE脊柱线圈,对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包括矢状位检查:T1WI/T2WI/T2WSOA1R,还包括轴位检查:T2WI。
1.3 评价方法 通过2名放射科主治医师及1名骨科主治医师联合分析。诊断存在分歧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脊柱损伤的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检出椎间盘突出20例、椎体脱位6例、脊柱骨折5例,脊髓损伤0例、无法诊断12例,诊断的总确诊率为72.09 %;观察组患者中检出韧带损伤8例、脊柱骨折3例、椎间盘突出10例 、椎体脱位6例、脊髓损伤15例、无法诊断l例,诊断的总确诊率为 97.67%。观察组患者中韧带损伤、脊髓损伤的检出率及总确诊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脊柱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承重作用,还具有保护脊髓、缓冲、震荡、维持体形 、保持身体运动与平衡的功能,成人脊柱包括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椎5个及尾椎骨 3~4个,在高空作业事故、交通肇事、外伤等强力撞击下易发生脊柱损伤[2]。临床上诊断脊柱损伤常用的方法是 CT,CT可清楚显示脊柱的三柱解剖结构、骨折的部位及骨折线向,诊断脊柱骨折和脊柱脱位的敏感性较高,但对于隐匿骨折,MRI较CT更敏感,能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及脊髓,能反映是否有韧带撕裂、肌肉损伤等。对于关节内骨折(指外伤性或病理性骨累及关节),MRI能清晰显示骨折周围出血、水肿和软组织损伤,但对骨折的显示显示不如CT[3]。另外,CT检查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对脊柱骨折线走向进行了解,同时为不稳定骨折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将骨折与椎管间的关系反映出来,可作为椎管爆裂性骨折的重要诊断依据。
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氢原子核在磁场内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影像技术,利用人体内构成最多的氢质子,将氢质子放入强外磁场中发射射频脉冲,以射频信号的形式释放出能量,这些被释放出的、并进行了三维空间编码的射频信号被体外线圈接收,经计算机处理后重建成图像。因其氢质子共振成像的特点,故对脊柱外伤软组织显示最佳。随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推广,其在脊柱损伤诊断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核磁共振不仅能充分显示椎骨骨折的形态和部位、椎体滑脱的情况、椎管狭窄的程度及脊柱成角的方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的观察椎管的矢状径、脊髓受压的情况及脊柱损伤的情况,还能准确诊断韧带损伤及脊髓损伤等比较急的病症。
本次研究中,针对脊柱损伤患者分别采用64排CT及1.5T MRI检查结果及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发现,核磁共振诊断脊柱软组织损伤和神经根损伤的准确率较高,CT诊断脊柱阳性骨折的准确率较高,说明对于阳性脊柱损伤可以采用CT作为首选检查方式,对于隐匿性损伤及周围神经根软组织损伤可以采用MRI作为主要诊断方式,两种方式各具特点,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脊柱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作为初步的影像学检查。
参考文献
[1]梁洁.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在脊柱骨折诊断中应用[J].医药前沿,2016,06(01):15-18.
[2]李曼,宗吉龙,赖长权,等.64排CT及1.5TMRI对脊柱骨折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10):58-62.
[3]杨志永.多层面螺旋CT三维重建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1):10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