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陪护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治疗期间的临床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0月10期   作者:张时蓓
[导读] 探究亲子陪护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治疗期间的临床作用。
张时蓓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探究亲子陪护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治疗期间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均=34),研究组实施亲子陪护模式,对照组实施无陪护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亲子陪护模式可以减少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效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亲子陪护模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作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由于患儿体内的肺泡表面缺乏活性物质,致使肺泡张力改变的新生儿急症,其临床表现为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呼吸衰竭等症状。由于患儿呼吸衰竭,使得其体内处于严重缺氧状态[1]。目前新生儿病房内主要采取无陪护模式的封闭式传统管理,由医护人员全程为患儿提供疗护服务,但是传统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患儿及家长的需求[2]。亲子陪护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以家庭为中心的照顾模式,家长参与照护患儿,使患儿可得到来自父母的照顾与家庭安慰,稳定患儿的生命体征,更有利于患儿的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8例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中,男18例,女16例,平均胎龄(32.21±2.23)周,出生时平均体重(1.52±0.39)千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5例,平均胎龄(32.86±2.34)周,出生时平均体重(1.50±0.42)千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其内容包括:给予营养支持、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机械通气操作护理、呼吸道护理等。
研究组患儿实施亲子陪护模式的护理,其内容包括:
区域设计,根据家庭病房理念设置亲子陪护区,依据新生儿科病房实际情况在其内建立套房单元,套房分为辅房和患儿房,患儿房内配置必需设备,辅房为家长休息区域;设双通道供家长和医护人员使用。
人员管理,由护士长及教育护士负责亲子陪护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同时设置两名组长指导护理工作,由主治医生及副主任/主任医生统一管理医疗组,对患儿进行治疗;管床护士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患儿病情进展、护理需求,及时对护理工作做出调整。
工作方法,将护理过程分为初期、中期和出院准备期3个阶段。初期,责任护士帮助患儿家长熟悉院区环境,教导家长使用简单设备,讲解治疗方法及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方法,使患儿家长对疾病有一定的认知,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慌乱。中期,指导家长掌握基本的育儿知识和技能,参与医疗护理,在治疗期间正确喂养患儿,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帮助患儿清理口腔及咽喉部分内分泌物,防止感染。出院准备期,检验家长喂养方法、病情观察等技能的掌握情况,若有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教导,保证家长在出院前完全掌握相应及技能,告知家长出院后注意事项及随访事宜。
家长参与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当护理人员及患儿家长存在呼吸道感染时杜绝其与患儿接触,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
观察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比较
研究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且病死率也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出生后不久即表现为三凹征、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症状和体征,发病急、进展快,主要的治疗方法有NCPAP治疗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法,改善患儿肺氧合与吸入氧分数,进而可提高患儿呼吸质量。除去治疗,科学有效的护理也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改善其预后[3-4]。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生转变,传统的无陪护封闭式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患儿护理需求,近年来,患儿家长参与护理的亲子陪护模式受到临床重视与关注[5-6]。亲子陪护模式的护理打破了传统转移的、封闭的临床护理格局,对医护人员与家长来说都是挑战,但这一护理模式可以在保障临床护理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情况患儿与家长的护理、照顾需求,使患儿得到最合适的照顾,对患儿及其家庭都有着积极影响。而将这一护理模式应用于我国临床护理中,还需不断深入研究、实践,同时考虑如何合理投入人力成本及医护患关系问题等[7]。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且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患儿。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亲子陪护模式保证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参考文献】
[1]王佳丽,王瑶,唐云飞.亲子陪护模式在NRDS患儿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5):72-75.
[2]王景.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1):170-171.
[3]张芳. 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J]. 河南医学研究, 2018,5(4):730-731.
[4]王佳媛. 观察体位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012(020):203-204.
[5]胡京梅.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当代护士(综合版), 2019, 026(001):116-118.
[6]王倩.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8,5(A02):85-87.
[7]王佳丽, 王瑶, 唐云飞. 亲子陪护模式在NRDS患儿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 2019.3(15):55-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