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梅
(泰州市高港中医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目的:本研究着重对厌食患儿治疗方式进行分析,讨论小儿推拿法与自拟消积散穴位贴敷联合治疗,评价其效果。方法:针对70例本医院诊治的厌食患儿纳入实验资料,上述患儿均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入院治疗,分组方式选取为随机数字表法,组间分布显示为实验组与参照组,组间均分为35例。参照组开展西医治疗、实验组的患儿行推拿法与自拟消积散穴位贴敷进行联合治疗,比对临床疗效。结果:(1)在临床治疗之前,厌食患儿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较之于参照组的厌食患儿,实验组患儿在治疗之后,其体重明显升高,可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临床治疗之前,厌食患儿积分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较之于参照组的厌食患儿,实验组患儿在治疗之后,恶心呕吐、腹胀、精神状态、大便性状症状积分有所降低,可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3)与参照组的患儿(74.29%)进行比较,实验组厌食患儿,其临床疗效(94.29%)较高,可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厌食患儿实施小儿推拿法联合自拟消积散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儿体重,缓解其临床症状。
【关键词】厌食;小儿;小儿推拿法;自拟消积散;穴位贴敷
厌食为小儿较为多见的一种脾胃疾病,厌食会造成患儿食欲下降,长此以往极易发生营养失调,需要实行积极治疗和护理干预[1]。本研究针对厌食患儿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推拿法与穴位贴敷消积散联合治疗的临床意义。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针对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医院诊治的厌食患儿纳入实验资料,70例,分组方式选取为随机数字表法,组间分布显示为实验组与参照组,组间均分为35例。实验组厌食女男比是17比18。年龄上限8岁,年龄下限2岁,年龄均值是(5.63±1.02)岁。参照组厌食女男比是15比20。年龄上限9岁,年龄下限2岁,年龄均值是(5.68±1.05)岁。对2组厌食患儿年龄、性别数据资料实行验证,P>0.05,具有可比性特征。
1.2方法
参照组予行西医治疗,基于患儿多潘立酮悬浊液,三餐前口服,每次剂量为200-400ug/kg[2]。实验组采用推拿法与穴位贴敷消积散联合治疗,推拿法治疗方式,取穴:中脘、脾腧、足三里穴、胃俞,对上述穴位进行按揉,予以按摩腹部操作,行200-300次按摩,按摩后予以捏脊操作,一周5次[3]。自拟消积散穴位贴敷:基于患儿的神阙穴、中脘穴实施穴位敷贴治疗,采用我院自制的消积散,药物包括山楂、鸡内金、砂仁等,每日敷贴治疗1次,每次4-6h[4]。全部患儿均实施3个月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厌食患儿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体征参数,包括体重、身高。对厌食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症状积分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如下方面:恶心呕吐、腹胀、精神状态、大便性状,取值范围为5分,其中0分为完全无症状,5分为厌食症状极为严重。厌食症状临床疗效的评价标准为:患儿治疗后厌食积分下降率≥65%判别为显效、厌食症状积分下降率处于35%-65%判别为有效、其余患儿则判别为无效[5]。
1.4统计学分析
全部70例厌食患儿资料通过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对比分析,参数、症状积分以(均数±标准差)实施t检验。临床疗效以n(%)采用X2检验。P<0.05,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参数比较
对比厌食患儿治疗前后体征参数数据(见表1),在临床治疗之前,厌食患儿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较之于参照组的厌食患儿,实验组患儿在治疗之后,其体重明显升高,可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厌食为临床儿科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于小儿脾胃位置发病,导致其脾胃存在比较大的负荷情况,其脾丧失健运状况[6]。厌食对于儿童身体发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厌食的患儿由于饮食不调,故增加了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是导致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治疗之前,较之于参照组的厌食患儿,实验组患儿在治疗之后,其体重明显升高,厌食患儿治疗前症状积分具有一致性,实验组治疗后恶心呕吐、腹胀、精神状态、大便性状症状积分低于参照组,实验组厌食患儿临床疗效高于参照组。小儿推拿能够促使厌食患儿脾主运化相关功能得以恢复,起到健胃和脾、益气补中、消胀散结的临床应用效果,并能促使患儿食欲得以改善[7]。现代医学认为,厌食一般多因设置中枢神经抑制所致,造成其胃肠功能疲劳,患儿胃肠排空延迟,大部分患儿均表现为消化液量减少、消化能力较低,最终导致患儿发生胃肠动力下降问题,厌食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腹泻等。通过自拟消积散穴位贴服方式进行治疗,山楂、鸡内金、砂仁等药物,通过穴位给药,能够起到消食、化积、温中、健脾的应用效果。同时,通过穴位-皮肤给药形式,能够避免口服用药造成的肝损伤问题,其临床应用安全性水平相对较高。
综上其述,本研究针对厌食患儿治疗方式进行分析,给予患儿推拿法与穴位贴敷消积散联合治疗,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恶心呕吐、腹胀、精神状态、大便性状,患儿体重得以有效提升。因此,小儿推拿法联合自拟消积散穴位贴敷于厌食治疗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祝昌敏.穴位贴敷和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45):224-225.
[2]王庆花,李华东.推拿联合脐部贴敷治疗小儿脾胃不和型厌食症[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14):29-31.
[3]王克天,肖靖.小儿推拿法联合自拟消积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4):6201-6203.
[4]杨建军,马秋艳,王秀娜, 等.至阳八阵穴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1):63-65.
[5]李飞燕,杨光静,梅燕, 等.中医外治法在小儿厌食症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医儿科杂志,2017,13(2):91-94.
[6]姜宁,邵征洋,詹璐.中药健脾贴敷联合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3):471-474.
[7]刘盈.推拿配合敷贴和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脾失健运型厌食的效果对比[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