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可平
(赣州市人民医院介入科;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 研究介入护理在大咯血患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80例大咯血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围手术期介入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围术期对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大咯血患者实施介入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介入护理;大咯血;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
前言
大咯血患者发病后若不能及时进行治疗,患者的气道极易受到血块的阻塞,从而引发窒息或失血性休克的状况,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多是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该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为良好,但由于支气管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手术后极易引发并发症,影响整体的治疗效果,还需配合优质的护理干预,才能确保治疗效果[1]。介入护理是针对介入手术制定护理措施的护理模式,在提高治疗效果方面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就介入护理在大咯血患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80例大咯血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5~70岁,均值(45.66±3.24)岁,支气管扩张症25例、肺结核8例、肺癌7例;观察组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6~70岁,均值(45.71±3.25)岁,支气管扩张症24例、肺结核9例、肺癌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①经支气管镜、X线检查确诊为大咯血者;②日咯血量为100~500ml者。排除标准:①日咯血量<100ml;②伴有急性传染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以及用药护理等。
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介入护理。(1)术前护理:检查患者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并帮助患者建立心电监护,对其生命体征严密进行监测。(2)术中护理:准备好手术的相关物品,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若患者突然出现咯血以及胸部疼痛的状况,需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3)术后护理:严密对患者的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进行监测,并嘱咐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干预。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主要包括血肿、栓塞综合征、吞咽困难以及异位栓塞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临床多以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大咯血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但有研究表明,实施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患者中,20%左右复发的可能性极大,还需结合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才能有效减少疾病复发的几率。
介入护理是一种围绕介入手术所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相互配合的方式,在术前及时了解患者的病变部位以及出血原因,术中配合医师进行治疗,并在术后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饮食以及运动的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降低血肿、栓塞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能够早日出院[2]。本文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介入护理后,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通过介入护理的方式对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大咯血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为良好,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少。
综上所述,在围手术期对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大咯血患者实施介入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婷,韩晓蓉,刘文静,等.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9,054(005):686-689.
[2]韩平.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大咯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8,22(004):718-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