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铮 陈志恒*
(潍坊市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潍坊261041)
在依据《中国药典》做中药检验长期的药理分析实验中,对古人提出的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意思就是说,用中药的寒热温凉来调整人体的寒热温凉。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有异曲同工之妙。内经曰:“夫四时 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与生长之门。”历代医药学家对此解释纷纭,并未取得一致。主要有唐代药学家王冰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强调以制为养等为代表的观点。
今天我们就用中药的寒热温凉理论,结合温病学病因病机,来解释“秋冬养阴,春夏养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之中随着季节不同而阳气不断运动变化。春夏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阴气盛于外而虚于内。清代张志聪也是这个观点,秋冬季节的特点是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这个道理和夏天外热而地下水却是寒凉,冬天寒冷而地下水温一样。所以在春夏要注意顾护理阳的温养,秋冬注意顾护理阴的滋养。
秋冬季节为何阴虚于内?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时令特点
秋冬季节气候寒冷,以阴气收藏为主,阴气当令,肌表致密,阳气不易外泄而致阳气偏盛,阴气偏衰。加之秋冬季节外界天气寒冷,自然界中阳气收藏。
2.饮食习惯
在秋冬季节大家都知道天气寒冷,厚加衣被,加上北方地区还有暖气空调等,吃的都是高热量食物。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也越来越追求厚重口味的饮食,这也是为何麻辣火锅流行的原因,而麻辣、辛辣等刺激性的饮食也是导致内热的一个途径。 加之快餐、油炸等所谓的垃圾食品的盛行,穿得暖吃得饱,容易造成食积内热。使人们体内聚着一团火,煎熬着体内的阴津。
3.气候干燥
冬季相对干燥,自然界干燥,风多,正如俗语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较易发生火灾。秋冬多燥邪,同样人体内部也容易出现干燥状态,燥气重,燥盛则干,易伤阴液,需要阴的濡润。外部气候相对干燥的情况,造成了一种相对体内热邪,所以在冬季的时候,我们人体内往往都积蓄有内热。
冬季流感的病机多是外寒内热,其中的内热就是这么产生的。内热灼伤津液,耗伤体内的阴津。从而出现了秋冬阴气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局面,所以秋冬时,应注意保养阴气顾护阴津。这样才能使自身阴阳二气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
如果内热不加以处理,不能养阴,到了春季的时候,春三月,此调发陈。发陈,可以简单理解为发越、推陈致新,天地间的阳气是升发的,万物欣欣以向荣,随着自然界阳气的升发,人体内的阳气也随之升发,就会形成一种阳气上亢、多风多热的邪气。犹如火苗点燃了火柴,表现为风温、春温等。若是内热壮盛,虽有风吹草动之风邪小疾,也能引发犹如燎原之势的热,表现为大热、高热,古人称之为伏邪温病,即一发作就表现为里实热证。
可以说秋冬不养阴,阴不足,就是冬不强精,冬不藏精就会春必病温。这也是为何冬季多内热,到了春天的时候多发温热类疾病的道理是一样的,怎么办呢?我们要秋冬养阴。“秋冬养阴”归结于秋冬易内热而阴伤。由此可见,若是想避免春季温病的发生流行,最好的办法就是,秋冬养阴和冬藏精。
疾病具有内伤基础。《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预防春季流感的两种方法: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补正气以御邪气。补正气,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气。而是根据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而决定,补的目
的是为了充实正气,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达到预防疾病。秋冬季节阴盛于外而虚于内,内在不足,就应该补阴滋阴。若秋冬不能滋养阴津,秋冬季节阴津不足,则容易造成阴虚内热的状态,春季阳气升发,造成阴虚阳热,从而容易发作温热类外感疾患。这也是为何冬季寒冷,而风温却多发于冬春季节的原因。这也是为何古代中药学名家强调秋冬养阴之目的。
春季多风温风热之邪。因春季阳气升发,人体阳气也开发,这样积蓄一冬的内热容易外泄而表现为热证。阴液先亏,感受风热之邪,内外相引, 两阳相煽,因而酷烈。若人体津液充足,并无里热者,安能招引外界热邪哉?
秋冬季养生则要顺应阴气主静、主藏之势。要让阴气内虚而养阴。今天我们不谈用药,只谈理解。冬季养生最重要一条要养阴、要藏精,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多吃辛辣食物、适当饮水、多吃蔬菜等补充津液。另外《温病条辨》里面的五饮汁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食疗方,我们可以把其其中的荸荠、甘蔗、梨等拿来食用,增加津液,达到濡润的目的,达到秋冬养阴而春不病温的目的,从而达到预防春季流感的目的。
温病的春温,古人认为是伏邪。但现在基本认为是感受的热性明显的外泄所致。为何春温一发作即是气、营血分的高热状态?即是因为春温的易感人群是秋冬阴液不足而内热体质,所以容易感受温热邪气。但需要注意,秋冬养阴并不是阴越多越好,而是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即阴平阳秘,静很乃治的最佳状态。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医药名家张景岳曰:“今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泄,以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症,此阳胜之为病也。“指出若不养阴的危害,和温病学观点一致。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焦篇》银翘散方后注曰:“经谓冬不藏精春必温病,又谓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又谓病温虚甚死,可见病温者,精气先虚。”从文中银翘散预护其虚可以看出吴氏认为是阴津虚。所以用芦根、甘草滋养阴津。
吴又可在《原病篇》中曰:“不藏精三字须活看,不专主房劳说,一切人事之能摇动其精者皆是,即冬日天气应寒而阳不潜藏,如春日之发泄,甚至桃李反花之类亦是”。更是指出如冬季应寒而反暖,以至于桃李花开,直接影响藏精。可见,冬季温暖、没有早睡晚起等凡是损伤阴津的,都可以认为是“不藏精”。此处冬不藏精的精,即秋冬所养之阴、
春夏养阳。
春夏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夏季气温较高,但为何临床上伤寒病反而多见呢。虽然冬季严寒,但人们多内热,所以伤寒病反而少见。夏季气温高,自然界养阳气较旺,但人体汗出较多,则易造成阳气虚,《伤寒论》云:发汗过多,亡阳故也。津液为阳气的载体,津液损伤过多,则阳气亦耗伤、同时因为夏季气温较高,所以人多不注意保护阳气,肆意饮冷,喜吹凉风,使寒邪反而易于直中于里,损伤阳气,故反而夏季多见腹泻、腹痛等寒凉病。
这也是藿香正气散中运用白术、伏苓等补益脾胃的药来治疗夏季暑湿的原因,药学大家李东垣清暑益气汤以补中益气汤为底方,皆是这种道理。《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虽夏季炎热,但人体内部阳气较虚,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更要注意养阳,治疗中要注意培护阳气,勿犯虚虚实实之戒。为何夏季反而多见寒邪?古人说,秋冬季节多风寒邪气,春夏季节多温热邪气,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有所变化。夏季空调的应用其实造成了一个相对寒邪的入侵,比如夏季炎热的时候,人的皮肤腠理是开泄的,此时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寒凉的室内,有空调的房间,就相当于造成了一种皮肤毛孔腠理开泄状态下,相对于一种风寒邪气的入侵,如汗出入水中浴的机理是一样的,所以更加容易生病。这就是夏季反而多见寒邪的原因。冬季多见热邪,石膏大黄多用,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大黄泻下力较强。夏季反而多见寒邪,麻黄桂枝多用,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与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之功效。与药典中中药饮片的寒热温凉药性相统一。
中国药典是个宝,我们平时只把他当检验标准用,精研药典也能开启养生之道。与《黄帝内经》相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藏于精,春不病温。春夏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阴气盛于外而虚于内。从温
病学病因发病观,秋冬容易内热而阴精不足,若冬不藏精,导致阴伤更甚,加重阴虚内热的状态,结合同病相求、内外合邪理论,到了春季,随着阳气生发,内热状态下就非常容易感受温热之邪,表现为风温、春温等。也在一定程度上
反应古人已经认识到内热是外感性热病的内因。目前现代也有相关认识,阳明内热造模实验的小白鼠更容易得流感病毒。夏季反而人体内在阳气偏虚,加上空调造成相对的寒邪,太阴病反而常见、麻黄桂枝反而常用。药典与经典并重,中医药事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