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熙源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623399
摘要:针对建筑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的问题,首先,结合行业发展情况简述了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的重要性。其次,从检测样本不具代表性、检测报告失真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检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最后,给出了一些促进检测工作效率的具体措施,通过论述证明了其有效性。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检测;优化策略
引言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获得了空前发展机遇,整个行业愈发繁荣,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速,对市政建筑的需求变的更为迫切,工程项目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对建筑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最主要的材料,其质量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而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作为保障混凝土品质的重要举措,在现代土木施工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相关技术理论也成为了研究热点。基于此,文章将展开详细的讨论。
一、建筑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的重要性
建筑业的发展状况与市场经济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因而健康可持续的建筑行业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地区形成多极经济增长点是十分重要的。建筑项目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与竣工阶段。其中,设计工作在施工开始之前对结构的合理性、成本的科学性、技术的可行性、人员的可靠性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把控,从形式上将,具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进行改进。竣工阶段的建筑主体已经完工,相关的收尾工作虽然比较繁琐,但工作执行中可操作性强,对于出现的问题可以做到快速察觉快速解决。而施工阶段占据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大部分时间,与前两者不同,在施工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技术一定的前提下对于施工材料强度进行把控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关系到项目的社会价值,更关系到企业声誉与运营发展。目前,我国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在具体实施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因此,针对这一领域的探讨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混凝土材料强度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一)检测样本不具代表性
混凝土强度检验通常采取一次性抽样检测,根据样品的质量结果来评估新拌混凝土的整体强度。由此可见,样本的真实性与代表性直接决定了检验工作的有效性。然而,当前许多混凝土现场施工检测取样时会对样品进行养护或制作,这导致样本相对于混凝土的实际质量情况并不具有代表性。另外,部分取样工作在搅拌站内进行,一些样本的真实情况只有搅拌站自己知道,这给混凝土强度检验评价工作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二)检测报告失真
根据标准,当混凝土样品强度小于 0.85 倍标准强度时,则将该批次混凝土强度评定为不合格,这种评价方式看似合理但却混淆了样本“组”与混凝土“批”的概念,从理论角度讲并不够谨慎。在检测报告中,对于单个试件强度的检测结果只能作为样品组是否具备参与对混凝土批次质量检测的资格,但不能代表混凝土“批”的强度质量是否为合格。
(三)无效试件被处理
从当前的混凝土检验评定方法来看,样本组数是影响评定结果的关键因素,而样本评定结论决定了批次混凝土是否合格。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往往会将一些质量远低于期望水平的试样进行剔除,从而得到平均质量结果,这种方式实质上降低了试样检测与批次混凝土合格率之间的有效性,在评判混凝土强度级别时参入了过多人为因素,导致试验缺乏真实性、代表性。
(四)回弹法与检验批不合格
在一定程度上回弹法并不能作为混凝土强度验收手段。因为标准回弹法的测试方法实际上只是对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强度,但混凝土表面强度并不能完全表征其内部应力特性。由此可见,回弹法只能用于对混凝土真实强度的间接推断。当前,许多施工现场在进行混凝土材料强度检验时都采用单一的回弹法,这是不合理的。
二、促进混凝土强度检验工作的策略
(一)加强检测监督管理
其一,进一步完善混凝土检测工作条例,要求试样的采集、制作、养护等工作必须在作业现场完成,并且需要有专门负责人进行全程监督。对于违反规定的生产单位,给予严厉的处罚措施。
其二,相关部门要依据法律法规落实好对混凝土材料强度检验工作的监督力度,坚决打击造假行为,使试样的检测结果具备代表性与真实性,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借助射频识别等技术来避免样本被调换的行为。
(二)优化评价标准
首先,基于样本强度与标准值的偏差程度来对混凝土强度进行“不合格”与“合格”的评定方式是存在很大不合理性的。因此,相关机构应当进一步优化混凝土轻度评定模式,细化样品“组”与混凝土“批”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次,评定过程中不应将强度值远低于经验值的混凝土样本进行剔除,这种评定方法会降低样本对批次混凝土强度质量的代表性。最后,对于试样强度的测定手段不应局限在一种方式,当试样的初次检测结果为不合格时,还应当采用回弹法、超声波法等方法进一步检验试样强度。
(三)全过程强度检测
首先,要全面施行精细化管理,对混凝土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时,技术人员应当根据细度指标对样品进行合理筛分,为全面指标参数的获得提供必要条件。其次,完善原材料的管理制度,依据检测程序对粉煤、添加剂、石灰等材料进行综合判定,在确保其符合生产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质量检测。同时对检测过程进行全面监督,避免弄虚作假的行为产生,确保数据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
(四)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要提升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效率就要切实做好对检测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注重人才队伍是施工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落实到位的基本要求。其一,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不仅要对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还要对领域内前言研究领域有所认识,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人才培养需要以构建专业素质过硬、职业责任意识够强的队伍为目标,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具备灵活变通做好检测工作的能力。其二,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检测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一方面,通过鼓励措施调动检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检测工作的综合水平,同时,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原材料检测结果失真问题。另一方面,将绩效管理工作与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的检测内容进行充分融合,使检测管理机制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细致化,从而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应用先进技术
混凝土强度受到其内部组成物化性质的影响,并且在不同温度、湿度环境下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应力特性,因此对新出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时要应用多种检测手段实现优势互补来做出综合评估结果。
1.钻芯法
使用钻芯机在混凝土内部进行取样,借助专业的检测设备对样本进行强度计算。技术要点:取样时应合理布置钻芯位置,避免对建筑结构造成影响;钻芯直径的选择要根据待测混凝土骨料的直径来选择,一般而言,前者为后者两倍为宜;钻芯法过多的使用会破坏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因此需要与其他检测技术搭配使用。
2.超声回弹综合法
超声回弹综合法既同时使用回弹仪与超声检测技术,对混凝土表面强度进行精确的数值计算。技术要点:超声检测面与回弹检测面可以在同一深度,但超声探头不能与回弹撞击点重合;超声回弹综合法能够实现10cm厚度混凝土塑形与弹性强度检测,但不适用一些在低温、腐蚀、火烤环境下的混凝土。
3.超声脉冲法
超声脉冲法依据声波在不同介质中反射、衍射状态不同的原理,通过收集声波变化数据间接的计算混凝土内部致密度、孔隙率、含水量等参数,从而得出强度指标。技术要点:一般控制声波频率在20KHz至500KHz之间;检测面的长宽应大于20cm,并保持检测面干燥、清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对于提升建筑质量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确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实际,从多个角度考虑,提出了几点技术措施,希望对行业进步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唐细明.建筑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技术探究[J].四川水泥,2020(10):26-27.
[2]路琳.建筑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16):60+63.
[3]李雨.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9(09):14.
作者简介:李熙源,1977-06-11,男,四川省内江市,汉,大专,工程师,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