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系统安全下的变电检修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25期   作者:胡昕
[导读] 电力系统的供应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变电检修工作对于电力系统安全而言意义重大
        胡昕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甘孜供电公司    四川   甘孜    626000
        摘 要:电力系统的供应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变电检修工作对于电力系统安全而言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就变电检修技术基本情况概述出发,阐述相关技术的应用和意义,重点分析基于电力系统安全下的变电检修应用和技术,包括开关设备、保护设备、接地线路、验电停电、状态预测以及故障维修,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变电检修技术

        引言:现阶段电能使用广泛,用电需求每日都在增加。群众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状态提出更高要求,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关乎于供电质量。当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变电设备产生损耗比较大并且故障率也比较高。先进的检修技术可有效提升检修工作效率,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强有力的后续支持。
一、变电检修技术基本情况概述
        根据电力设备运行情况而开展的检修工作被称为变电检修,其可降低电力系统运行阶段的危险系数,保障电力系统可以得到安全稳定的运作。主要的检修设备为传感器、变压器、开关设备等。
        检修过程中技术人员需做好设备状态记录,为日后的工作留下技术依据。其中检修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定期检修。该方式工作内容明确、时间固定,还可以称为预防性检修。但此方式一定程度上会浪费资源,时常造成维护故障。第二,事故检修。针对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维修,其被动特征比较明显容易导致设备安全性能较低和经济损失。第三,状态检修。此方式主动性明确,针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设备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实现高效检修。
        实际案例分析:2019年10月某地供电局的110kv变电站设备发生故障,其变电开关出现损坏导致大范围停电,对该地区的电能稳定性产生影响。根据上述案例可知,不全面的变电设备检修方式容易造成电力系统安全事故。不仅对该地区生产生活造成影响,还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二、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一)变电检修技术应用
        目前常见的检修技术主要包括变电设备状态监控和故障诊断,其中状态监控技术就是针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预测,以便于当前设备设备运行效果和往后一段时间内的状态;故障诊断主要观察设备性能,随后开展数据整合分析[1]。
(二)变电检修技术意义
        该技术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主要针对高压设备开展检查。只有设备的安全运作才能保证人们的正常用电,因此还需加强对变电维护技术的重视程度。采取合理的变电维修技术时刻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面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防护。分析出潜在危险,清除各类隐患,为电网的运行提供强大动力。
三、基于电力系统安全下的变电检修应用
(一)开关设备
        结合当前高压电网的运行状态,提前掌握好因高压开关设备产生故障或者事故可更好的找到其规律,其中体现出来的明显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6kv-35kv小规模检修真空断路器的控制能力存在不足。因其生产故障大部分均是由机械造成的,因此需加强真空状态的测试。对有可能发生的连续动作进行有效管理,实时监控相关机械的运作状态。第二,开关日常检修和维护。当真空开关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并且其使用次数达到机械寿命时需加强管护。第三,针对SF6开关的总体性能进行管理。当相关设备工作状态正常时,国外设备的稳定性强、国内设备故障频率高。第四,断路器的封闭性不好。受开端能力的限制,很多开关故障都是由此产生。
(三)保护设备
        分析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原因的过程,检修方式和应用原则需关注以下几方面。首先,定期检测应对不同状态和隐患进行分析和预测。其次,进行状态评估且完善分析工作进而得出具体的检修方案和技术。再次,适当进行设备状态检修。最后,实时进行继电设备的专业巡查、试验和保护工作,逐步加强抗干扰技术举措。
四、基于电力系统安全下的变电检修技术
(一)接地线路
        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前提就是装设接地线路,其安装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消除变电运行设备残留的感应电流,进而保护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装设该线路前需选定适宜的位置,找到容易产生电压和电荷的位置。通过验电仪器,寻找出电荷集中的部位。具体的接地线路安装过程中还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操作人员需设置在两个及两个以上,避免紧急时刻出现危险无法及时呼救的情况。同时需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如佩戴绝缘手套、携带绝缘棒或者穿安全防护服等。第二,执行安全的过程中应有监管人员在旁实时监督。避免技术人员出现操作不当,造成设备的损害和威胁人身安全的情况发生。第三,注重安装顺序。应从接地端逐渐向导体端实施操作,保证连接时具有很好的接触性。第四,关注安装过程是否造成其他故障。若发生安全故障需及时排除,比较容易发生的事故包括断路器故障、隔离开关误合等等。
(二)验电停电
        停电和验电就是接地线路技术的准备工作,安装线路之前应切断电源,并通过验电技术检测是否还有残留电荷。验电过程应注意按照操作标准进行相关工作,根据检测设备的运行特点和电压需求选择不同程度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技术。若电压超过某个固定值而无法用普通方式实施工作,就需要借助绝缘棒来完成相关工作。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可提升验电结果的准确性,做好此项工作也是为变电检修技术提供保障[2]。
        
        图1 某地工作人员实施变电设备检测工作
(三)状态预测
        状态检测技术可以根据电力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预警和分析,结合实际运行状态和特征完成预报工作。在变电设备检修过程中,该技术可以更好地促使技术人员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把握。并在一定时间内结合该技术得出的预报结论进行设备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针对变电设备而言,预测技术的方式有很多。
        例如,神经网络预测以及系统呈现状态预测等。其中“系统理论”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预测的方式,仅仅适用于短期预测。但是此方式一定程度上对机械磨损情况的预测效果比较理想,因此上述状态预测方式对断路器等相关变电设备的情况十分重要。神经网络预测方式与系统理论相比较而言,前者的适应性更强在精确度上更有优势。极强的容错能力可随着环境的转变而实时跟踪,完成数据及时和有效的传输并掌握相变信息变化数据,进而在变电设备检修中发挥关键作用。
(四)故障维修
        1.隔离开关
        具有隔离作用的关键部位就是隔离开关,其能够将电气设备和电网进行隔离,并确保安全检修工作的有序开展。进行该部位的检修工作期间,应对开关、拉杆、机构箱等等进行检测,保证其中开关托架处于水平状态、引线瓷绝缘子保持垂直状态、金属防腐层未出现损坏并且地线位置正确。
        2.设备发热
        变电设备长时间发热就会对供电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技术人员需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日常检查工作中应保持接头处不产生发热的情况,巡查是否出现没有光泽或颜色变深的连接点,使用电力复合脂等材料,防止设备部件出现氧化。
        3.变压器
        运行过程中变压器容易出现部件松动、损坏、短路或接地故障等情况,发出异常声响。结合以下三种容易发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措施,通常情况下比较容易发生三相负载不平衡、引线发生故障、开关故障。
结论:综上所述,电力系统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作用重大。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离不开电能的支持,因此电力系统安全十分重要。变电维修技术可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还需加强对检修技术的研究力度,促使该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以保证检修人员安全为前提,做好相关变电维修工作。
参考文献:
[1]陈继超.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v.5;No.57(01):182-183.
[2]郑卫宾.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分析与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20,000(010):12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