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
身份证号:1201051979****0045 天津300138
摘要:从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来看,人民生活水平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汽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直接给公路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当前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越来越高,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也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探索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探索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尽可能地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
关键词: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有效策略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整体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越来越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更加重视道路安全管理,加强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运输法,努力确保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交通工具与环境因素
根据相关数据和信息,一些交通事故与车辆和环境密切相关。首先,只有保证运输工具的质量,才能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但也有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对交通工具的要求也不高。如果不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修,交通事故就会频繁发生。同时,外部环境因素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大多数人缺乏安全意识,不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导致明知故犯的现象。有的人不在人行道上行走,而是在机动车辆的路面上行走;有的车辆不按规定控制车速;违法停车、乱停车现象依然存在。
1.2法律规定不完善
道路安全法主要包括车辆和行人。车辆范围主要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轮式车辆。四轮以上的车辆属于汽车,而三轮以上的车辆不属于汽车,这些车辆属于黑车,因此道路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三轮车包括燃料和电力,所以执法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比较混乱,不能很好的治理。我国的汽车管理非常强大,一旦出现违法违纪行为,一定要严查到底,并用人性化的方式处理,自行车和三轮车的问题比较多。三轮车、非机动车虽然属于弱势群体,需要保护,但不能违法造成严重交通事故。
1.3司机技术素质有待提高
在交通运输中,大多数驾驶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都比较薄弱,一些驾驶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也缺乏。往往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进而在管理中出现问题,都是由于广大驾驶员没有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由于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一些行为无法控制,无法保证安全完成运输任务,严重影响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驾驶员的人身安全。
1.4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不统一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缺乏独立性,大部分人力资源都是由交通局管理的,因此在管理上缺乏针对性无法避免漏洞的出现。同时,相应的管理者也不能发挥重要作用。这不仅是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管理方法不能很好地实施,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能及时发现。因此,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管理,这是保证道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
2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提升策略
2.1将道路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以提升
对于道路运输业的整体发展来说,安全管理是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了规范道路交通,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出现较大问题时出现安全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不能有侥幸心理。在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制度和规范,最大限度地避免非法营运问题的发生,从而为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3]。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通过开展安全培训活动,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这样,当具体工作过程中出现危险时,结合相关的安全风险制定防范措施,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保证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管理能够更有效地开展。
2.2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
对于道路运输而言,驾驶员在道路行驶中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道路运输的安全。因此,有必要重视对驾驶员的安全培训,帮助他们对具体工作过程中的危险事件及时做出判断,并在驾驶过程中制定一些安全问题的相应解决措施。目前,我国很多驾驶员没有遵守规则、文明驾驶的良好习惯,特别是在交叉口,因为司机相互竞争,对行人不礼貌,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此基础上,要重视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加大对违章驾驶员的处罚力度,帮助驾驶员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识,制定相应的安全教育宣传制度,采取更加多样化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措施,规范驾驶员诚信驾驶行为,提高道路运输安全。
2.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过程中,通过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落实各部门的职责。相关安全管理部门必须明确自身职责,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更好地担负起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责任。道路交通管理各部门要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要加强综合查处,对造成严重道路安全的车辆要依法依规查处。
2.4完善安全防范措施
道路运输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安全因素,应不断优化安全措施,这是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在运输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安全措施的完善。首先,要定期开展交通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其次,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加强对驾驶员的动态管理,实施对夜间车辆超速、超载等行为的监控,确保驾驶员的安全。建立健全相关车辆管理制度,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测,一旦车辆不符合标准,应停止运输工作。
2.5加强运输行业管理,整顿运输秩序
在建立道路运输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合理、有序的原则。在道路运输管理中,要严厉打击无牌车辆非法营运行为,为交通运输业创造良好环境。加强运输动态信息管理,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企业,要进行教育,不断改进。对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并制定相应的审查制度。告知运输作业人员,他们是运输的主体,有安全意识。有关管理部门继续优化监督管理机构,配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车辆技术条件,做好车辆维修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
2.6严格控制车辆超载
在道路运输管理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同时,交通、路政等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多角度管理和监督,主要是在道路交通收费过程中,以及乱建卡、乱罚款现象。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要按照国家规定和标准进行认真的监督和管理。停止超载运输,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交通运输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交通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虽然相关制度的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不仅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强管理,驾驶员也要有安全意识,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它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共同努力,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法律法规。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有利于道路交通畅通。
参考文献:
[1]王世刚.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12):202-202.
[2]邵源,孙超,张俊峰.大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主动管理策略[J].交通与运输,2019(3):31-35.
[3]李霖.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13):293-293.
[4]于志刚,邵毅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体制的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8(10):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