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源财
山东诚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1
摘要:软土地基是由静态水或水流缓慢的环境中的沉淀物形成的,因此具有很高的含水量,此外,软土地基还具有压缩性强、透水性差、承载度低、固结时间长等特点。使用这种类型的土层结构作为建筑物的地基,容易使房屋建筑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变差,并引起上层建筑结构中出现质量问题。因此,相关人员必须针对可能出现的状况,策划合理的处理措施,以增加软土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力,从而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在房屋质量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行业中,要全面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持续发展和人们对于住房的需要,其中,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具有关键作用,这项技术的应用情况会给房屋的整体质量带来影响,因此,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须引起足够重视,保证软土地基可得到有效的处理,提高房屋建筑整体质量。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希望能给予同行业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不断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有效运用。
1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征
软土地基的土质具有相对松软、黏性大、含水量比较高、负荷容量相对较低等特点。软土地基会造成房屋建筑工程的不均匀沉降,进而破坏混凝土结构强度,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等损伤,对房屋建筑工程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软土地基中除了有密度低、黏性大的软土,还存在大量的有机物质,会腐蚀建筑基础中的钢筋,降低建筑结构基础的稳定性。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应着重考虑房建工程的结构性能,换填的地基材料不能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力学性能造成影响。设计单位制定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时,应尽量选用容易采购的建筑材料,降低地基换填成本。由于软土具有较高的含水量,蓄水性能较强,软土地基的结构稳定性比较差,增加了建筑基础的腐蚀性,进而破坏建筑基础稳定性。软土地基中含有的物质较多且丰富,软土地基具备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当环境发生一定变化时,软土地基结构也会发生一定变化,埋下了极大的建筑结构安全隐患,使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能得到保证。软土地基由于土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压缩性比较强,因此会造成后期房屋建筑工程的不均匀沉降,降低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2房屋建筑施工中对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这些特性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软土用于建筑施工中,而是要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些软土的特性,从而避免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隐患。软土地基的养护建筑单位主要是根据软土地基的特点,运用相关的技术措施来改善土壤性质,让土地的透水性和可压缩性变低,这样就能更好地完成软土地地基的处理工作,并有效增加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和承载能力,提高负载性和稳定性。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土壤的性质,达到有效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程建筑的安全性的目的。总而言之,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综合考察施工场地,对梯层结构的类型进行准确定位,并派遣相关的技术专家、提供专业的设备对土层特点进行改进,为后期的施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3.1胶结材料处理技术
可对软土地基进行胶结材料的处理,利用软土土基含水量高的特点,把其与胶结材料拌和。通常施工现场会在软土土基中混入水泥砂浆,由于软土本身的含水量较高,施工人员应注意水泥砂浆配合比的选用,确保软土地基处理的有效性,提升地基的力学性能。部分房屋建筑工程中也会融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胶凝材料,将软土地基转化为复合型地基,进而提升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改善地基的化学性能,确保混凝土基础不被腐蚀,进而提升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性。胶结材料处理技术在施工现场运用得较为广泛,具有代表性的有灌浆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注浆法等。
其中高压注浆法技术要求比较高,通过高压设备将浆液喷出,突击软土将其冲散,使高压浆液与原软土土基充分融合,凝结硬化后提升原软土土基强度,提升地基基础结构强度。
3.2强夯法
实际进行建设施工中,强夯方法在应用时主要通过应用起重机结合重锤,选择使用自由落体的方式,对地基进行相应的强夯处理,通过采用重复的强夯作业方式,最终可达到提高地基静荷载力及提高地基结构稳定性的目的。此外,施工的时候,强夯法的工艺技术并不是十分困难,施工过程中成本较低、效果很好,所取得的效率比较理想,因此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强夯法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3.3换填地基的方法
换填地基方法,主要是将其地基中的软土层进行相应的挖出,之后通过应用其他的材料进行填充,使其能对地基的实际承载力进行提升,这种方法通常情况下主要应用到浅层的软土处理过程中,所填充的材料主要是灰土和粗砂等。通过合理地应用这种方法能全面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质量,使其为房建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升奠定相应的基础,因此,在实际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方法引起足够的重视。
3.4深层搅拌加固方法
对于这种方法而言,在进行应用时采用特殊的一些底层搅拌装备,对混凝土注浆方式进行相互结合,从而对底层进行加固处理,实际进行施工的时候,则是通过一些连续性的底层搅拌加固方式,对地基的荷载性进行全面的提升。此外,深层搅拌加固的方法应用中,须对前期的地质勘查作业引起重视,保证机械设备实际施工中的有效应用,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3.5土工合成材料法
土工合成材料法运用人工合成的聚化物,处理了软土地基。这种方法具有提升软土地基的过滤、排水及防护效果,并降低软土地基的水含量的作用。在使用土工合成材料法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需要挖出地基结构中的软土层,其次铺设钢筋垫层,再检查钢筋垫层与土层间摩擦力,在确定其达标后才能开展后续加固措施,最后达到增大地基结构强度的目的。此外,土工合成材料法的使用可以改进土壤的内部结构,全面优化土壤的性质,并增加地基的载荷力。
3.6混凝土碎石桩基方法在岩土地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区域存在较多的碎岩结构,尤其是碎岩结构之间的孔隙率相对较大和稳定性比较弱的底层,则可通过采取混凝土碎石桩基的方式,对其工程地基作出合理的处理。具体实施中,混凝土碎石桩的方法是通过钻孔及钢筋笼下方的方式,在此基础上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也可为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出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建筑施工过程中,基础的承载能力决定了整体建筑结构的力学性能。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应格外注意软土地基的处理,确保整体施工结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施工单位应配置处理软土土基的专业人才,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施工工艺的专业性,提升整体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应对软土土基施工过程进行监管,并制定监管方案,对软土土基施工过程进行责任划分,提升施工人员责任感,确保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在施工前应与地质勘探部门交接,进而了解现场土壤、土质实际情况,对软土地基进行合理处理,确保房屋建筑工程承载能力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参考文献:
[1]袁小玲.试析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J].低碳世界,2019,9(12):172-173.
[2]戴宜斌.简析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J].居业,2019(12):124-125.
[3]任天耀.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30-31.
[4]杨晓涛.房建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62.
[5]齐双双,周芳.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