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1期   作者:梁金柱
[导读]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之下,我国在供水工程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梁金柱
        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000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之下,我国在供水工程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现阶段,我国供水工程已经基本覆盖到了所有的城市与乡镇,其建设标准也越来越高。基于此,相关部门早已将研究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作为核心工作。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几点相应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供水工程运行效率的提高带来帮助。
【关键词】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用水户协会;企业化
        【引言】供水工程作为市政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提高国家市政工程水平的重点项目。供水工程对解决居民的用水问题具有极其关键的意义。但是就我国当前供水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来看,供水工程运行管理采取了多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要,然而在运行管理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尽快解决,以促进供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 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
        1.1城乡管理结合模式
        相关部门采用城市供水工程管理与农村供水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管理工作,通过城市自来水厂的一条供水管网,同时为城市与农村提供用水,并由自来水公司进行管控,能够促使城市与农村家家户户的用水安全与用水质量都得到保障。
        1.2村集体管理模式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供水工程管理工作更加需要关注,而村集体管理模式的运行,能够令供水工程的运营成本大大减少,从而能够更有效率地对农村用户地用水问题进行解决。但是,就现阶段而言,村集体供水工程管理的专业性并未成熟,很容易导致供水工程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状况、却无法及时得到解决的现象,这将会使供水工程的实用年限大打折扣,而水费收缴工作的难度也因此提升。
        1.3 工作站管理模式
        由于工作站管理者的编制有一定限制,而供水工程的数量较多,其相关工作又比较繁杂,所以对于管理者来说工作压力较大。如果管理者过于忙碌,可能偶尔会难以发觉或顾及到供水工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粗放式管理模式很容易导致维护者的责任责任意识减弱,而且缴纳税费率也不是很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供水工程的发展。
1.4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
        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的落实能够降低供水工程的运营费用,还能促使用户对于水费缴纳的意义有所了解,从而带动用户主动缴纳税水费。这一模式的规模相对较小,其经营利润也不是很高,因此容易对工程日后自负盈亏的发展目标有所影响。
        1.5 股份制管理模式
        股份制管理模式可以帮助国家控制供水工程的投入成本、减小国家对供水工程的运营压力,辅助水利部门解决一些供水工程上出现的问题。在供水工程竣工之后,要对其进行股权划分,调动起持股人对于工程运营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尽量降低供水成本。就我国当前的供水工程管理情况来看,股份制管理模式尚未得到全面普及,而且部分已经采用的地区上处于发展阶段,政府对此监管力度较低,供水工程的运营管理专业程度不足,这些问题都影响力供水服务的水平。
2 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日常维护工作较为繁重
        不同地区的供水工程具有不同的差异性,其中很多地区的供水工程数量较多、其管线也相对较长,一些工程在建设阶段并未依照严格的规定和标准执行,从而致使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问题繁多。诸如设施老化、管网压力不足以及跑水漏水等情况层出不穷,这些都为供水工程的运行和维护增添了工作负担。
        2.2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一些地区的供水工程管理人员在专业性和经验上稍显不足,在对供水工程进行日常维护和维修时效率较低,难以保障供水工程的及时顺畅运行,从而影响到供水服务的顺利开展。


        2.3计量收费难度大
        在我国各个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以及村镇之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贫富差距。而在一些相对贫困的地区,当地居民的节水意识较为薄弱,普遍认为自来水是“福利水”,缺乏计量缴费的积极性。部分地区的居民用水量和取水量之间存在大量的水资源损耗,导致当地的供水工程的收入情况与支出情况不平衡,从而阻滞了供水工程的发展。
3 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策略
        3.1提升供水工程的建设标准
        保障供水工程的建筑标准,是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根据实践调查得知,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的供水工程建筑标准尚未达标,相关部门应该对此加大重视,要求地方供水工程项目严格依照“四制”及政府监督等制度要求进行建设。在供水工程的设计阶段,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开展设计工作,引入新式技术与新式工艺,将新式材料合理应用于设计和建设之中,力求在保障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压低建设成本,保障供水工程建设效率的最大化。
        在进入建设的阶段,要将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监理制、以及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落到实处。对于工程建筑中的技术标准一定要严格执行,秉承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采用招标投标的方式来优选施工企业参与建设,委托专业资质健全的施工团队开展施工,依照相关部门通过的建设标准、建筑规模以及建筑内容执行工作。企业要对工程的质量与数量做出保障。此外,在供水工程建设期间,建设材料与设备的成色是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基础保障,因此,在材料与设备的质量方面必须要经过相关人士的严格检验,一旦发现有供应商或采购人员滥竽充数,一定要严格处理,并及时更换建设材料及设备。监理单位的“四控、两管、一协调”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施工质量的巩固,对此,相关部门要予以强化和落实。合同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都有涉及,并能够在工程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从签订合同、管理合同直到履行合同的整个过程,都要认真对待,以保障施工质量、确保经济效益。
        在项目建设完工之后,要及时依照相关的施工质量规定,对竣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以防供水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
        3.2开展专业化维护
        相关部门需要对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中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要求。对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必须要严格审核,在其考核成绩通过之后方可录用。在试用阶段,要对专业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考察,确保其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胜任供水工程的维护工作,以保障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另一方面,在工程的日常运营时,相关部门一定要建立健全工程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带领维护团队对设备进行保养,对水质实施检测等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照管理制度开展工作,促使供水服务水平的提升。
        3.3合理制定水费缴纳政策
        关于水价,必须严格依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核定。在核定过程中,有关参与者要共同商议,由物价机构统一核定。与此同时,要想办法提升用户的节水意识,一方面通过节水宣传达到目的,另一方面,为了让部分地区的用水用户的缴纳税费积极性有所提升、同时让用水户形成节水意识,相关部门可以制定“递增式水价”,并采用定额补助的方式,利用已经收取的水费设立鼓励基金,把这些基金作为奖励分配给用水量较少的用户。
        【结论】我国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种类较多,在运行管理体系方面相对全面。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城市化的供水工程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农村的供水规模开始逐渐扩大,为了促使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我国供水工程的运行和管理必须从多个角度探究发展策略,以期提升供水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的用水需求。
【参考文献】
[1] 朱嫣.浅谈平罗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J].科技风 ,2018(31):160-161.
[2] 韩绒利.当前我区农村供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14-15.
[3] 梁林梅.方山县农村供水工程现状及解决对策[J].山西水利 ,2016(5):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