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琳
中储粮(天津)仓储物流有限公司,天津市,300000
摘要:作为农业消费及生产大国,农产品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的关键时期,在重视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农业市场发展成为重要环节。由于国内及国际市场综合实力偏弱,导致粮食企业整体发展缓慢。因此调整企业发展目标,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成为粮食企业发展目标。
关键词:粮食企业;内控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阶段,企业内控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愈发受到企业和市场的重视。作为一种内部控制行为,内控管理是基于企业内部和企业环境开展的。它来源于企业,并服务于企业。就目前的企业发展形式而言,合理并且有效的内控体系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先决条件,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现实效益的增进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是一种制度上的保障。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生存空间被逐步压缩,并且垄断主义的萌芽已经出现,在此前提下,传统的管理体系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拖油瓶”,终将被时代的洪流所抛弃。故此,制定并建立一个有效且合理的内控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基础,逐步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我国农业企业内控管理的弊端
1.1内控意识薄弱
现阶段,国内农业发展中集约化与现代化程度较低,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比较松散,企业内部传统管理思路根深蒂固。在这一背景下,导致农业企业开展经营活动时高度重视采购和生产等基础性工作,企业管理者并没有深入了解内部管理观念。企业管理者在经营中重视短期利益,忽视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力与优化组织管理。另外,部分管理者将内部控制管理等同于制定并落实规章制度,导致内部管理并未发挥内在价值,并不能落实到经营管理中,管理决策更加倾向管理者自主意志,为农业企业发展带来较大风险。
1.2内控制度不健全
企业实施内控管理制度为基础保障,同时是企业落实内部控制的根本依据。我国在2008年6月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等部门共同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截至2019年在国内企业中仅应用11年,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更加倾向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企业成功经验。国内农业企业发展较晚,企业发展更加依赖传统型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直接导致企业自身管理呈现出疏散化特征,农业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能全面覆盖全部经营活动,致使农业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真空部位。比如采购生产材料时,为谋取私利,选择质量较差的商品,借助虚报账目方法扣留经费,产生这一情况的主要是财务管理未落实内部控制中规定的《不相容岗位分离》管理制度。
1.3缺乏有效的执行监督与检查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想要在粮食企业顺利地推广实施,相应的监督与检查机制就必不可缺。部分粮食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缺乏配套的监督与检查机制,对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缺乏常规而持续的监督检查,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时作出评价;内部监督运行不力,难以发现在实施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或缺陷,导致内部控制失去重要保证。有些企业监督管理层责权利不清,缺乏风险评估机制,不能对来自内部或外部的风险做出及时有效的评估,导致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减弱,阻碍了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粮食企业内控管理的策略
2.1提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粮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内部控制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需要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各职能部门及企业全员共同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职责。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指导与宣传,要让企业管理层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更新观念,强化管理,通过企业开展内控知识培训、学习指引手册等形式,加强企业员工对内控的认知,使员工充分认识实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让内部控制制度分解落实到企业各个业务部门及每一位员工,做到企业上下、全体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内部控制指标。企业管理层要着眼于企业的科学发展,善于从宏观层面审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遵循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的要求,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实现粮食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促进粮食企业可持续发展。
2.2完善粮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高效完善的粮食企业制度必然缺不了内部控制制度这一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内控制度是企业稳健运营的前提。强化粮食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可以规避和防范企业运营中的各种风险、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粮食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要以企业的会计控制制度为主,通过将各项制度进行涵盖,形成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使内部控制制度发挥更强的效力。
2.3执行要给力
执行是内控的关键环节,执行过程不走样是保证内控有效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要关注内控的执行者,也就是说企业要对内控的执行主体施加控制,如企业的负责人、业务经办人等,企业一方面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重点加强对他们的管控。企业要求对总经理、总会计师实行问责制。再有企业要从反腐倡廉的角度出发,对每名业务相关责任人进行法制教育,以确保他们自身的廉洁。
2.4完善相应的紧急预案和风险掌控措施
首先,企业一定要依据自身情况,以市场环境为基准,制定合理并且完善的紧急预案,预案不能只包括风险处理,还要对风险的评估和控制,以及特殊情况下如何识别风险进行规划完善。同时,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灵活地做出发展调整,及时做好止损工作,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减少风险,借此使得企业能够在认识风险的基础上,更好地处理风险,进而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完善铺筑道路。其次,要明确风险体系的作用,要依照风险预估工作存在的基本目的,即:掌控企业内部环境和自身环境的风险,从根源出发,从基础完善,并严格按照企业风险评估为第一要领的原则,构建一个高效、有效的体系制度。同时,要充分应和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和现阶段市场的现状,依托于财管模式进行风险掌控措施的完善工作,使得内控过程中有制度依照,有体系依仗,借此实现优化内控管理制度的最终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风险预估和紧急止损措施的,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完善相关工作,进而实现企业内部控制能够顺利进行,财务管理能够稳定开展。
结束语
粮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是为了保证企业经济业务的有效进行。在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中,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来保驾护航。粮食企业在加强经营管理的同时,必须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全符合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和需求。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内部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才能确保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世梅.粮食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17):146-147.
[1]陈雷.粮食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9(30):253,255.
[3]陈甫俊.粮食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2019(11):46.
[4]孙来敏.经济新常态下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全国商情,2016(19):25-26.
[5]李东.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完善措施[J].管理观察,2019(20):16-18.
作者简介:韩琳,1994年10月,女,汉,山东省烟台市,本科,研究方向:粮食 化验 行政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