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瞻,杨璧泽
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鄂州分公司,湖北省鄂州市,436000; 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廊坊市,065000
摘要:建筑工程有异于其他工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不仅影响施工质量,而且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要保证建筑完成后有较高质量的同时能够节约企业成本。同时结合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实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提升施工企业竞争力。想要提升建筑的质量,就要在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力度上下功夫,以此确保整个工程能达到国家和行业规范标准,项目管理体系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工程相关技术体系的持续化完善,也为建筑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针对相关的建筑工程建设企业而言,其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追求提升经济效益的多样化方式。建筑工程场地建设管控作为核心的环节,借助增强场地建设管控,明晰实际的场地管控标准,对于有效缩减工程建设周期,提升企业经济收益有着极为关键的推动作用。
1、建筑工程现场项目管理问题
1.1质量监督体系不足
因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因素有很多且情况复杂,施工设备多样且材料丰富,所以建筑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过程安全顺利。现阶段虽然人们对施工质量已经足够重视,却没有构建合理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制度的缺乏使得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被忽视,这些小问题积攒起来就会对整体的施工质量产生不可逆的影响。由于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问题一旦爆发,现场工作人员无法按照标准的规章制度进行有序处理工作,导致施工现场会出现一段无序时间,这极大的影响着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1.2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有待提升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时间较长工作量较大,所以需要在大量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情况下来完成,他们有着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人员他们具备的专业知识时刻影响着施工的质量。所以这就对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当管理人员不能保证施工质量而且不能对现场的突发状况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时,就会让整个工程项目产生安全隐患。
1.3建设材料品质问题
建设材料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直接关乎着建筑工程的品质。特别是伴随着大众生活水准的持续化提升,对建筑工程品质要求也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建筑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施工材料的型号与品类也日趋多元化,这无疑也进一步提升了建筑材料品质检测工作开展的难度。现阶段在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依然运用着传统的现场检测模式,同时会随机挑选一些类别一致的建筑材料作为现场检查的目标。此种传统方式往往缺乏系统化的交叉运作,因此往往会导致工程建设中运用质量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这无疑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安全风险。
1.4工作人员专业素质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控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准对于整体工程管控工作的开展品质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在建筑领域极速化发展的阶段,其行业的发展也充分展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以往的建设技术已经逐步被淘汰,此种转变,对现场建设管控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准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不过,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往往具有流动性较大的特征,因此这也导致相关的工程建设管理人员普遍匮乏专业的技术培训,这无疑也让工程施工现场的管控品质无法得到切实保障。
2、建筑工程现场项目管理措施
2.1质量管理
现阶段迫在眉睫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只有创新监督管理机制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让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都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工程建设施工的监督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更多的是需要施工建设单位自行进行监督管理。施工单位在建设好监督管理机制之后需要落实到实处,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保证每一级的管理者都要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和需要落实的内容。通过实际工程项目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只有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得到有效的监督,并且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建筑工程施工当地政府要以相关质量标准制定者的身份参与进来,对建筑企业的相关资质进行严格标准审核。通过这几种方式让施工的管理和质量监督形成完整的一个机制,对目前施工建设中的问题有一个科学有效地应对措施。
2.2安全管理
施工过程的安全问题更多的是现场施工人员要多加注意。如果施工人员对安全意识把控不严格,即使企业监督得再严格,也是不能对质量进行有效提高。企业监管和施工人员自行监督两者相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成效,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相比企业的监管更加重要。最好的方法是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养,提高安全意识。只有安全意识深入每个人的人心才能形成自然的安全规章制度。要使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应对现阶段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必须做到岗前培训。最后,重点做好关键部位、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针对特殊工种等人员必须强化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2.3注重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首先,由于建筑物材料标准和要求不同,因此在对材料进行挑选时,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建筑物的要求与特点,与设计人员沟通和交流,掌握和明确设计图纸的标准,进而保证材料与建筑物要求相符。其次,在购买材料时,采购人员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目前,建筑市场中有很多材料供应商,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在采购施工材料时需要加大监管力度,监督材料采购人员,以防出现为谋取私利而采购劣质低廉的施工材料的情况,以免给后续施工带来安全隐患。最后,部分施工材料对存储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如混凝土若保存不科学、不恰当,会影响材料的质量。
2.4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
在建筑项目正式开展施工运作之前,相关企业需要针对建设人员的岗位工作开展要求展开深入地培训,妥善运用激励机制,提升建设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学习与工作的主动性,为建筑工程建设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关的管理部门可以运用实地调研与绩效考核多元化解析的方式来解析场地管理人员的现场管控状态,总结出管理人员在现场管理之中所产生的问题,从而确认管理人员的具体培训需求。并且管理部门在挑选管理人员培训模式的阶段,需要充分兼顾其自身的工程运作情况,挑选具有有针对性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训练方式,在完成培训活动之后,也需要运用诸如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询问受训相关工作人员,从而整体掌控培训品质,为之后的培训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对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需要充分考虑到项目存在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对管理策略进行调整。因此在进行施工管理中需要结合项目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严格落实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施工单位也需要不断创新应用项目管理方式,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加快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真正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整体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季达.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山西建筑,2019,45(5):238-239.
[2]刘华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4):43-44.
[3]李玉超.试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4):178-179.
作者简介:李瞻,1987年3月,男,四川省资阳市,汉,本科,工程师,工程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