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丽
楚雄欣源水利电力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源进入到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之中,其中的科研人员对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研究,对现有技术进行创新,创造更加具有先进性的可操作性强的建设方法。目前大多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在应用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就是理论与实践上的区别,因此研究人员必须要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技术创新与规划能够发挥出积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水利;规划;设计;技术
1水利规划设计步骤分析
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的前提为工程情况,工程情况也是水利工程规划的基础,实际工程进行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首先,施工单位必须对建筑物形式或类型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布置,水利工程建筑位置的选择与施工地地质条件及气候环境变化情况息息相关,不同地区的建筑物布置形式各有不同。面对这种情况,需要相关施工单位在对建筑物进行选择时必须对其周边水源条件、地质情况及环境因素进行充分考察,保证工程施工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能够更好开展。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工作正常开展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为灵活性,若工程施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则会遇到不同类型的问题,需要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及调整,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工程竣工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定期养护及检查,将工程使用寿命进行一定延长,为我国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2水利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①片面强调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希望依靠管理的方式提升工程的效果,提升经济效益,却没有考虑水利工程本身的承载能力,导致水资源过度开发,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引发了水资源紧缺等问题;②过分强调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希望通过相应的措施,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但是相应的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对于资金的需求量也较大,因此对水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分析,开展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时,应该在严格遵循有关建设标准的情况下,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保证水利工程建设与区域实际相互协调;③对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存在问题,当前部分地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没有充分考虑水源的优化利用问题,部分地区存在重复建设,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而部分地区存在供水空白区域,无法满足区域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
3水利规划设计关键技术
3.1基坑降水设计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地下水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就必须要采用一定的防范措施,从而避免地下水发生沉降。在进行水利规划设计时,要将地下水沉降考虑入工程设计中,尤其是要避免发生涌水和涌沙,并且做好降水的预防工作。在进行基坑的支护施工时,要将降水工程视为基坑支护施工之中的一部分,在多方面进行分析以及讨论,从而避免地下水位超过基坑桩承台的0.5m。(2)深基坑排水。为了更好的控制地下水位,就必须要进行深基坑的排水工作,目前比较主流的深基坑排水技术类型包括了坑内降水、井点降水等,设计与施工人员应当根据不同的建筑工程类型,选择适当的深基坑排水措施,要全面分析工程的质量、安全、特点等多方面,从而确定一个适当的深基坑排水方式。目前比较主流的深基坑排水,是采用井点降水配合悬挂式深搅桩止水帷幕的方式进行,效果好,成本低。(3)基坑降水设计技术。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技术上,应用进的技术比较多,其中,基坑降水设计技术是使用比较频繁的一种,在使用该技术施工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地下水降深。施工人员要先把素土层挖穿,再进入到砂层之中,砂层一般都有着比较强的透水性,基坑的出水量会比较大,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就要尽可能的减少涌水或涌沙现象出现,降水设计工作就是减少该现象出现的有效方法。[1]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将其看成是基坑支护的组成部分,通常,地下水的水位不能高于基础桩承台0.5米以下,基坑的中心线位置降深至少低于基坑底部0.5米。其次,需完成深基坑的排水工作,我国使用比较多的方法就是坑内降水、井点降水以及帷幕止水等,在实际的运用过程当中,需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方法技术,确保方法技术实施的效果满足施工要求。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可以将几种方法进行整合加以运用,达到排水目的。
3.2除险加固设计
3.2.1防渗墙设计
从水流工程的整体出发,进行防渗墙的设计与施工,可以选择使用两钻法的方式来搭配土浆液进行钻孔,再利用动力泵,将混凝土浇筑在需要防护的位置之上,完成如上作业后,再使用冲击钻,将槽段两段钻出一个孔作为主孔,孔的深度一般在1m以内,在往孔内灌注土浆液时,要保证土浆液始终位于槽顶面的50cm以下位置,如果出现浆液泄露的情况,需要进行堵漏,再做好补浆,从而保证防渗墙的效果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3.2.2帷幕灌浆设计
帷幕灌浆设计是进行除险加固设计的另外一种常见方式。在这种方式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帷幕能够和混凝土连成整体,保证防渗漏的效果,在防渗墙中预埋一段10cm的注浆管,将距离控制在2m以内,从而发挥出帷幕灌浆的效果。
4水利规划设计创新途径
4.1优化水资源配置
优化水资源的配置,能够有效的改善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从而对水利工程的未来发展也产生积极的作用。在供水工程之中,要对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各类水资源进行全面的规划以及设计,从而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要重视河道水资源的利用,采用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保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能满足水利工程日常运行的需要,同时也能够避免各类水资源短缺情况的发生。
4.2重视水资源分类
想要更好的利用水资源,就必须要做好水资源的分门别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水利工程开发人员会将水资源分为地下水以及地表水两类。一般情况下,只要对水资源进行了全面的勘验与分析,就能够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明确的分类,从而在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前提下,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不断推动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的水平。
4.3强调持续利用
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规划进行创新,强调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对于水资源的适度开发,避免出现盲目开发和过度开发的现象,以此来实现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平衡。通过设计创新和应用,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整体角度考虑水资源的再生性,做好必要的完善和创新,强调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做好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减少和杜绝水资源污染问题。通过综合性的措施和手段,可以提升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水质标准,这也是对水利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创新的基本途径。
5生态护坡设计技术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生态环保事业,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是生态环保的重点项目之一。在对其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也必须全面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护坡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乔木、灌木等,打造功能化的生态护坡系统。[3]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施工单位要格外关注水利工程所在位置的水文情况、气候、地质以及植被类型等信息,以本土植被为核心,引入一些新型的、抗逆性比较强的植被,起到更好的生态作用。
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其能够产生直接影响作用,水利工程建设成功并投入使用之后能够加大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农业长远发展目标实现,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大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相关企业必须重视水利规划设计技术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程士林.浅谈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思考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8):180-182.
[2]倪强.浅谈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3):120.
[3]田永和.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思考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2):198.
[4]董嵩.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思考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5(06):143.
[5]张国浩,温首威.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思考探讨[J].内蒙古水利,2013(03):152-153.
[6]朱超.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思考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5(1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