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玉静
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现如今城市基础设施愈发完善,城市居民对于城市功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全面推进老城区提升改造的重要环节,而对老旧小区二次供水管道进行改造不仅是提升老城区城市功能的重要举措,更是老旧小区居民用水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城镇老旧小区二次供水现状展开讨论,针对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改造,保障居民生活用水质量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城镇小区;老旧小区;二次供水;供水改造
一、城镇老旧小区二次供水现状
城镇老旧小区是指在上世纪8、90年代开发商建设的一批以居住为目的的建筑房屋,因年代久远,许多小区都出现了墙体脱落,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备等问题,而供水管道年久失修,安装质量不符合现代标准,基建材质老化进而导致供水管道生锈影响居民生活用水质量等问题也普遍存在,且在设计安装环节,由于整体结构缺乏合理性,致使生活用水不能被高效利用出现浪费现象,进而导致供水厂供水效率降低,出现经济损失。针对以上问题需尽快完成其二次供水的改造工作,以保证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提高供水厂供水效率与水资源高效利用避免浪费和经济损失。
(一)传统的城市二次供水方式
二次供水通常意义上是指使用加压设备,将不能满足水压、水量要求的供水进行再次加压,从而使其能够送到更高的楼层,让高层也能用上自来水。以往的城市二次供水方式是将生活用水收集至蓄水池内,在利用水泵加压的方式将蓄水池中的水抽送到每家每户。但是二次供水公司的成立是需要得到相应资质才可投入使用的。而且供水设备也要定期的进行消毒。一些常年使用的设备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供水设施中的抽水水泵经过取水,加压后经供水管线到高位水箱,再到各个用户家,这样形成一整套的供水系统,在用水量的缓和期利用水箱将过剩用水储存起来用于补充在用水量过高时期用户所需的生活用水,然后再通过水泵加压送至每个用水点。因此开发商在施工建造楼房的时候,会考虑到这种常用的城市供水方式,而安装二次供水设施,确保高层用户正常的使用。
(二)传统二次供水方式改造的必要性
传统二次供水装置确实属于有一定的安全性的设备,但调节二次供水设备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往往也会构成二次污染。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二次供水管道设施因为材料的选用、结构的不合理设计、不进行规范性施工等原因对水质造成污染行为。再者供水设备需要的造价也是比较高的,日常清理卫生和保养过程更是比较麻烦。
(三)二次供水管网对水质的影响
1. 二次供水管道的管材对生活用水的影响
大多数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使用时间过长而且所使用的管材受年代所限基本都是金属管材,而金属管材中杂质较多,在经过水流的长期冲洗金属与杂质很容易产生化学反应,进而腐蚀供水管道,并产生大量的铁锈等腐坏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腐坏物质及其他杂质对水质的危害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大。水的PH值是偏酸还是偏碱也会对管道材质产生影响,若水的偏酸性则容易对管壁产生腐蚀作用,而生成的杂质会随着水的流动混入水中,影响水质,因此控制水的酸碱度也是防止管道被腐蚀的重要措施之一。
2. 管网设计不合理对生活用水的影响
管道结构的不合理也会对生活用水造成巨大的影响,如管径尺寸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水的流速,而水流速是导致供水管线中水质产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的流速过大会将已经被腐蚀的管壁上的污染物冲掉落到水中,污染水质。另外,水的流速高其所含氧元素也会增加,这样会加速供水管道的腐蚀,进而对水质造成更严重的污染;水的流速低时,导致生活用水在长时间滞留在管道内,潮湿的环境容易引发细菌的滋生,使水质进一步被污染。此外,供水管网内水流速过低,还会导致管道内氧元素的缺失,进入加重管道腐蚀情况,这也是导致管网水质降低的主要原因。
3. 影响管网水质其他因素
除上述影响水质的原因之外:二次供水管道在施工时操作不合理,导致管道内供水设备接口安装的不够好,导致管道内进入杂质,从而影响水质;管道在进行维护或是抢修工作时,一些人为因素会造成管道内的水压明显下降,影响水的流向,而管道内水的流动速度突然改变或者水压突然改变,也是影响生活用水质量的一大因素;管网水中金属离子过多,也容易造成管道内壁结垢,久而久之会出现腐蚀管壁等现象,进而产生多余杂质造成污染。
二、城镇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措施
二次供水原理如图1所示,而城镇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工作主要针对储水设备改造、输水管道改造以及泵站等内部配件改造等方面进行展开,同时还涉及到楼体内供水阀门、水表的改造工作。本文将从改善储水设备及输水管道材质,二次供水方式优化以及安装水质检测系统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图1:二次供水原理
(一)优化储水设备及供水管道材质
因老旧小区建设年代久远,许多基建配套设施因缺少日常维护而出现老化,损伤等现象,其中就包括储水设施以及供水管线的材质老化问题,而供水管线老化是影响居民生活用水质量与企业供水效率的直接原因。
在进行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工作的过程中,更换原有供水管线所使用的管材是最直接有效的改造手段,按照《二次供水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中的规定,储水设备、水泵过流部件应选用不低于 06Cr19Ni10 的不锈钢材料,焊接材料应与设备同材质,焊缝应进行抗氧化处理;供水管道的材质选择、开关质量标准及其它配件都应该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执行。使用过程中要符合工作需要,也应该考虑到产品故障时,维修更换要便于操作。而老旧小区所采用的供水管线大都是铁质与镀锌材料铸成的管子,虽然在施工阶段进行过防锈措施,但因长期经水流冲刷,其抗锈能力大打折扣,这对居民用水质量难免会造成影响,进而无法保障居民用水安全。因此,在管线选材方面外用管要选用钢塑复合管,球磨铁管等具有高耐腐性,高强度特质的管材,楼体内用管则应选用具有高质量特点的 PPR 和 PE 管材。
在储水设备材质选用方面,现阶段,新建小区在二次供水储水设备材料的选择上多选择不锈钢材质,其优点是具备较高的抗锈性与硬度且结构性强能够随意进行组合,易于安装,市场价格相对便宜,其密封的空间杜绝了细菌的滋生,居民的用水安全得到了保障。
(二)二次供水方式的优化及改良
居民二次供水的改造,还有就是在二次供水方式上,常见的二次供方式有气压供水、变频调速供水、叠压供水三种。下面我们就从以下三方面谈谈如何进行优化改造。
首先,我们谈谈气压供水方式,当水泵向供水管网加压时,会同时将多余的水灌入气压容器,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增大,气体的体积缩小,容器内的压力也逐渐升高。当压力升至所设定最高工作压力时,水泵停止工作,容器内被压缩的气体形成一种新的压力将容器内的水压入给水管网。水的体积缩小,气体体积扩大,容器内压力逐渐下降。压力降至所设定最低工作压力时,水泵重新启动工作,如此周而复始,保持管网供水以压力自动控制整个系统供水,下达工作指令,控制水泵启动进行和停止。高水压低水压之间的压力差过大,罐体体量比较大。24小时频繁使用不可避免的造成较大的能量浪费。并且罐体中的空气压缩胶囊的材质是比较容易消耗品,会出现破损,破损后的清理不易操作,碎末容易流入居民饮用水中,威胁着居民用水的安全性。对这种供水方式进行改造主要要对高位水箱进行改造,取消高位水箱的设置。
再者,我们浅谈一下变频调速供水方式,主要是根据供水压力、流量变化传输给感应器,感应器反应情况,来完成对用户用水量的变化监测,变频器起到中枢控制作用,通过变频器来改变电动机的供电频率,使其达到调节水泵转速改变水泵出口压力的目的,来实现二次供水满足用户自来水的需求。它的优点是突破了供水管道中的供水阻力,使因截流造成的效能上的损失明显减少,同时也也降低了轴承的磨损度,提高了散热性,进而增加了水泵与电动机的机械使用寿命,自动化控制得以实现,不需要操作人员频繁操作,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人员成本得到控制。这种方式的改造主要应考虑减小对传统供电的需求,可大力发展太阳能供电系统。由于变量泵工作在变频工况,在其出口流量小于额定流量,泵转速降低,减少了轴承的磨损和发热,延长泵和电动机的机械使用寿命。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叠压供水方式,它主要核心技术是真空补偿技术,利用室外给水管网余压直接抽水再增压的二次供水方式称为叠压供水。市政供水管网压力小,不能完成楼宇层数都很高有户用水需求,以往蓄水箱都是安装在楼宇底部,市政管网的水自动流到水箱,然后再用水泵打上去。蓄水水箱不具备足够的封闭性,市政管网的水压被蓄水箱泄压,造成能量浪费。且外界的粉尘、杂物容易进入水箱,需要定期进行清理,维护也比较麻烦。叠压供水方式改造就是取消水箱,改用储水罐、水泵来增加市政自来水管网的压力,这样既可达到环保要求,也可减少能源损耗。还有就是在市政管网和居民用水管网之间安装阻隔设备,防止居民用水时发生事故,造成整个供水管线的全程瘫痪。
(三)安装水质检测系统
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是改造老旧小区二次供水系统的重要工作环节,开发安装线上水质检测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结合现代计算机系统与通讯手段等电子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对水质的取样,样品分析,测算数据等工作的有机结合,完成水质的测量工作,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水质检测数值的准确性与有效性。通过样品数值与标准数值的比对,可以清楚地了解居民用水的状况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维护和改善方案提高供水管线维护工作效率,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结束语:
对城镇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进行改造是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本文从老旧小区二次供水管线的现状分析了管道选材,管网结构设计以及其他认为和自然因素对生活用水质量产生的影响,并针对其中问题从改善储水设备及输水管道材质,二次供水方式优化以及安装水质检测系统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造措施,以期为老旧小区改造及旧城区改造工作提供有力帮助。
参考文献:
[1]高延宝. 城镇老旧小区二次供水现状与改造探析[J]. 居舍, 2020(15):7-7.
[2]姜明. 老旧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成效分析[J]. 科学与财富, 2018, 000(03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