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发展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1期   作者:薛海东
[导读]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城市规划管理当中亦是如此。
        薛海东
        黑龙江省海伦市工程质量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海伦市  1523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城市规划管理当中亦是如此。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发展历程中依旧存在许多矛盾,因推广程度不高、建设滞后、缺乏健全管理体制等,在城市规划管理当中,信息技术的作用与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为加快城市发展速度,应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将信息技术与城市规划管理有机相互结合,实现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城市规划建设;创新策略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
(一)具有海量性特点
        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的作用与优势逐渐得到凸显,海量性是其存在的主要特征。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因其中包含的数据内容相对较多,可为使用对象提供一定参考资源,进而保证使用的价值。因此,面对海量的数据信息,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增强信息的时效性。
(二)具有时效性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时效性得到充分凸显。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因其所涉及到的内容均是最新的,应根据实践维度,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各项信息内容进行分类处理,将其应用价值充分凸显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从根本避免传统信息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给予各项工作高度重视。
(三)具有空间性特点
        在大数据时代下应用信息技术,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开展城市规划设计等工作的过程中,空间性属于一项主要特征。在具体的工作当中,能够将城市规划工作的价值充分凸显出来,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解决更多的数据信息问题。另外,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主要是依靠3S技术获取相关信息与数据,通过三维信息形式展现出来,将其应用性能凸显出来。
二、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推广程度有限
        在现阶段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当中,信息技术的推广程度不高,是影响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城市规划管理、业务办理、规划监察等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既能够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还能够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但是在推广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因尚未给予高度重视,在思想认知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在城市规划管理当中的报建审批环节当中,依旧使用纸质材料,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较少。
(二)缺乏健全体制
        因缺乏完善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当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中,难以将其作用充分凸显出来。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将其应用于城市管理规划的各项工作当中,依旧存在缺乏完整信息数据、信息数据不对称等问题,归其根本,导致相关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完善的共享机制。因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各个行业之间的数据信息缺乏标准性与规范性,难以在各个行业之间,更好地使用、共享与更新各项数据,满足城市顺利发展的需求。
(三)发展建设不同步
        因数据资源建设与系统平台建设不同步,导致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开展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将业务应用作为主力,以信息化平台作为载体,将达到城市规划服务水平作为总体目标。目前大部分地区逐渐实现规划审批方案与规划检查图文一体化发展,但因城市规划基础空间数据的建设较为落后,并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使得数据不完成且数据更新速度较慢,为系统平台的推广应用产生一定阻力。
三、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数据共享平台
        因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城市规划资源的流畅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的系统建设属于一项较为基础的工作,数据资源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因此,应给予城市规划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高度重视。整合城市规划管理的数据资源,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建立全方位的城市规划技术资料。另外,搭建城市规划数据共享平台,还能够提高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水平,并其他城市提供相关的城市规划信息。
(二)推动标准化建设
        目前实现信息系统整合及数据共享的重要保障,就是建设城市规划信息化标准,满足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需求。城市规划信息标准化建设,应从规划信息标准化基础及执行制度这两方面作为切入点,构建完善的信息标准体系,保证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城市规划信息标准化的建设,还能够对城市规划方案审批、业务管理、实施监督等各项工作进行完善,构建相应的平台,突破系统之间与行业之间的限制,为实现城市规划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
(三)制定科学管理决策
        新技术的推广、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决策中的应用,这两方面均是城市规划管理决策信息化所包含的内容。推广与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发挥其作用,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决策等工作,推动城市发展速度,向着健康科学的方向过渡。另外,在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当中,应用信息技术主要体现在城市模型构建、城市规划数据分析以及信息资源挖掘等不同方面,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推动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搭建信息化平台
        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当中应用信息技术,还能够促进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业务审批、城市规划基础数据的发展。但在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市民的参与程度十分有限,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考虑公众的实际需求搭服务信息化平台,实现城市固化管理信息化的拓展。将为公众搭建信息化平台作为前提基础,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城市规划建设以及城市规划决策等工作当中,向外公开城市规划建设的政务信息,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增强人们的幸福感。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将其应用到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当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全面分析两者之间的特点,将其有机相互结合,真正促进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将传统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作为基础,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城市规划数据共享平台,提高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只有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才能够实现城市化的发展,既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还能够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现状与路径——基于长株潭城市群与关中城市群的比较分析[J]. 郑烨,樊蓬,朱敏芝.  商业时代. 2012(05)
[2].海绵城市的规划方法探索——以青岛市为例[A]. 张相忠,王晋,张靓.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工程规划)[C]. 2017
[3]发展建筑工业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A].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施工机械化分会2014年会论文集[C]. 2014
作者简介:薛海东(1976-12-26),男,汉族,籍贯:黑龙江省海伦市,当前职务:黑龙江省海伦市工程质量服务中心副主任,当前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