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辉
昌邑市土地储备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 261300
摘要:农村土地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想有效的开展土地管理工作,不断的对工作进行完善,就需要科学的对土地进行规划,加强管理制度,在符合社会对于土地需求的基础上,依据农村经济发展规模实施合理的规划。在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党与国家的有关政策以及农村具体情况,坚持以政策文件作为引导,对土地权利体系进行完善;还要全面促进农村土地改革,结合有关规定,坚持执行改革的有关政策;健全土地承包权利体系和征收补偿制度,对管理工作的流程进行完善,有效的提升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工作;落实;完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识别码:A
引言
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落实与完善必须要学会科学、有效的规划土地,并强化土地管理制度,在满足社会对土地需求的同时结合农村经济发展规模进行规划。首先要依据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进行管理,要不断的以政策文件为引领健全土地权利体系;其次要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改革,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不断落实推进农村土地改革的相关政策;最后要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以及土地承包权利体系,进而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程序。
1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
1.1农民耕地矛盾严重
一直以来,土地都是农村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多农村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所以在土地征用和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引发农民耕地之间的矛盾,现阶段土地管理面临的农民耕地矛盾包括以下两点:首先,从我国各个地区的人口统计数据来看,农村人口仍旧庞大,耕地面积快速减少,自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后,土地管理按照分配后具有30年不变的制度,导致很多农户家里新出生的小孩无土地资源可分,老人去世后土地资源未及时上交,引起土地资源分配不均的严重问题,该情况在土地少、口多地区尤为突出。部分农户觉得土地资源用来播种粮食难以达到预期经济效益,所以土地资源在使用中进行苗木、花卉种植,甚至个别农户私下进行非法土地非法交易,以上均与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相背离,同时容易进一步减少耕地面积。其次,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很多地区农民选择到城市外出务工,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水平,当地农村出现无人种植耕地的尴尬局面。造成土地资源大面积荒芜,尽管国家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土地种植相关扶持政策,给种植土地的农民相应补贴,不过因为相较于外出务工而言,种地效益更低一些,所以大部分农民依旧继续外出务工,无法从根源上很好的改善耕地资源荒芜的无人种植现状。
1.2土地规划配置存在问题
首先,农村土地规划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与城市相比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在农村地区大多数都是低水平的科技和信息,没有广泛普及信息化建设,导致农村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水平。与此同时,数据库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和改进,降低了农村土地规划管理进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其次,农村土地规划管理机构配置也存在问题。现阶段,详细的农村用地规划管理工作主要由县级和乡级两个部门进行。然而,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管理计划与规划工作是分开进行的,县级与乡级部门没有进行较好的沟通,这很容易导致农村土地规划制定管理系统之间的矛盾。
2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完善策略
2.1全面促进农村土地改革
从建国之后,国家就注重农村土地改革问题,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表决中通过了相关的土地管理办法,促进了新的《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其也为全面促进农村土地改革提供了指导。新的管理办法加强了对农民土地权益以及权力的保护,基于一些措施,如,加深土地管理经验、调整法律用法、健全管理短板等,就土地的征收、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层面,更好的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全面促进农村土地改革,为的就是要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确保其他经济体制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石,要想让农民经济更好的发展,就要确保农业用地合理化。所以,当前在土地管理中就要基于新的管理办法,遵循土地公有制这一原则,努力让农民的权益不受到损害,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以及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将党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的试点经验以及决策提升到法律层次,清楚的规定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三方面开始着手,提升土地征收的效果。首先,是补偿基本原则,其次,是公共利益,最后,就是对征收流程进行健全,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落实农村土地管理,让农民受益,结合农村的具体情况和有关法律程序的发展,对土地管理进行优化和创新,还要对试点经验进行归纳,探寻出更多、更有效的利用农业发展的国家用地改革途径,为农村土地管理以及改革建立健全保障体系,促进管理和改革的发展。
2.2完善土地承包权利体系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生产的基础,如何加强农业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是时代命名下的重要课题,笔者对于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而言,稳定和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发展农村经济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如何做好土地问题的文章,完善土地承包权的相关体系对于发展我国农业经济而言具有决定性作用。例如,构建我国良好农村土地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机制,以此来促进农村土地要素在法律范围内的合理流动,从而达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同时,农民土地权益的主要问题是给予农民土地财产权,笔者认为传统农村土地承包体系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因此现阶段所要做的是根据新一轮的《土地管理法》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财产权,强化农民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同时根据相关法律体系保护好农民手中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以杜绝因土地承包体系不完整而造成的法律纠纷问题,从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制度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工作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经验积累,目前已经逐渐形成趋于去完善成熟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自身要对制度内容有充分了解,也要将其宣传给农民群众,创新宣传途径,采取微信公众号、电视新闻、广播、到户宣传等策略,让农民群众可以在简单易懂的宣传内容下,通过多条宣传渠道理解国家土地政策,便于群众接受和配合土地管理各项事务。基于了解状态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制度执行过程,群众能够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实现自身合法权益维护,与此同时自觉履行土地承包经营管理中的义务,科学划分权利与义务,促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向着规范化方向不断迈进。着力打造健全稳定和谐公平的承包关系,保证农民群众的土地承包参与均为自愿和有偿,对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创新探索,坚持“边探索、别实践;边研究、边总结经验”的道路,使所开展的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切实突破以往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障碍与束缚,令这项工作流畅的落到实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农村土地管理工作进行落实与完善,能够有效的促进国内农业的发展。在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保证有效的落实土地承包有关制度,结合有关的法律法规对补偿机制进行优化和健全,促进农村土地改革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晓燕.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应策略探讨[J].价值工程,2020,39(17):10-11.
[2]冯素红.试论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落实与完善[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6):133-134.
[3]赵珊珊.新时期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土地管理策略刍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3):168-169.